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探究实验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
思维能力
单元教学价值分析

以水为载体研究混合物分离

以电解水为例研究纯物质组成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一节水的净化 第二节水的变化 第三节水资源的 开发、利用和保护 从化学回归社会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研究内容
研究混合物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研究纯净物组成的 一般思路和方法
硬水的危害 硬水软化的方法
中学化学 九年级 第4章
上册
最常见的液体——水
第二节:水的变化
课标要求
认识水的组成。
提取信息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分析
1. 认识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和水
的循环。 2.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经过证据推理,从宏观和微观角度 认识水的组成,体会研究纯净物组成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 结合水电解的实验,培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推理得
鉴别硬水 和软水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探究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问题】杂质是如何进入水中的?
【任务1】模拟水被污染的过程
【任务1】模拟水被污染的过程 【任务1】模拟水被污染的过程,向250mL的烧杯中加 入100mL的水,然后依次加入氯化钙、高锰 酸钾和泥沙。
杂质 氯化钙 高锰酸钾 泥沙 现象 白色固体溶在水中 溶到水里,液体紫红色 不溶水,液体浑浊
推导过程
结论: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为 2:1。
【小结】电解水的实验可以得出: 1.生成氢气和氧气,V正:V负=1:2 2.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为2:1。
电解水实验
水的化学变化
观察实验现象, 并记录,分析 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
1.给注满水 的电解水装 置同直流电 源,观察电 极上和集气 管1和2内产 生的现象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两玻璃管中 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
V正:V负= 1:2
实验步骤 2.将带火星 的木条,放 在集气管1上 方,旋转活 塞放出少量 气体
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 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
化学核心素养的“结构”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化学学科 核心素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中考说明中的3方面能力
自学能力
信息获取能力
实验能力
观察能力
2. 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和简易鉴别方法,了解对硬水进行软的
简单方法。 3. 知道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初步认识 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水的净化方法
教学难点:对吸附和蒸馏净化水原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任务 活动 核心 素养 学科 能力 模拟水被 污染的过程 水的净化
通过布置任务自主学习,初步了解水污染的严重后果和防治水污 染的方法和重要意义,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策略分析
1.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了解研究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

2. 设计层层递进性问题, 深入研究水的组成。 通过布置任务自主学习,加深了对水资源现状的认识,树 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构建知识网络图,促进对水的认识。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两玻璃管中 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
V正:V负=1:2
水通电条件 下生成了氢 气和氧气
电解水的实验
结论: 1.两电极上均产生气 体,正极产生气体是 氧气,负极产生气体 是氢气。 2.V正:V负=1:2
观察实验现象, 并记录,分析得 出结论
【任务3】根据电解水的实验推测有关水化钙
固体小颗粒
高锰酸钾 氯化钙
蒸馏 消毒
高锰酸钾
氯化钙 (高锰酸钾)
氯化钙 (高锰酸钾)
剩余的水
【任务3】谈谈你对净水过程的体会。
净水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海水淡化的装置
练习:
【问题】蒸馏后的水和经过滤、吸附处理后 的水,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异?
演示 实验
硬水和软水
阅读 教材
【问题】如何将这杯污水变成纯净水? 副板书: 1.难溶性杂质 2.可溶性杂质 3.微生物、细菌
【追问】如何除去这些杂质,你的方法是什么?请你设 计实验方案?
除杂 方法 除去的 杂质 剩余的 杂质
副板书: 1.难溶性杂质 2.可溶性杂质 3.微生物、细菌
净 水
过 程
污水
污水
沉降 过滤 吸附
大的固 体颗粒
出结论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研究纯净物 组成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研究纯净物组
成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过程
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
组成 结构
性质

变化 用途 存在 制备
存在
水的物理变化
从宏观、微观角 度分析水的三态 变化。
引出 水的化学变化
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提升的单元教学
第四章 最常见的液体——水
什么是核心素养呢?
• 最早提出核心素养的是上海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组织者—— OECD(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7年启动了 “素养的界定与遴
选:理论和概念基础” 研究项目。其中是这样界定的:“素养不只是知识
实验装置
带火星的木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
有氧气生 成
实验步骤 实验装置 3.旋转集气 管2的活塞, 放出少量气 体点燃,在 火焰上罩一 个冷而干的 小烧杯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火焰为淡蓝色, 放热,烧杯壁 有氢气生 上有水雾 成
实验步骤
1.给注满水 的电解水装 置同直流电 源,观察电 极上和集气 管1和2内产 生的现象
核心素养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单元教学目标
• 通过水的污染和净化的活动探究,了解过滤、蒸馏、吸附等净化 水常用的方法,增强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及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认识水的组成,体会研究 纯净物组成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培养观察分析现象、归纳推理得 出结论的思维能力。
3. 4.
课时安排
中学化学 九年级 第4章
上册
最常见的液体——水
第一节:水的净化
课标要求
1.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2.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分。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分析
1. 通过水的净化的探究实验,了解过滤、蒸馏、吸附、沉降等 净化水的常用方法,体会混合物分离和提纯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