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9章(旅游线路和旅游解说系统规划)

第9章(旅游线路和旅游解说系统规划)


可靠性、准确性不确定
由书面材料、标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语音等无生命 设施、设备向游客提供静态的、被动的信息服务。
内容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信息量有限
游客使用不受时间上的限制
设备易受破坏
旅游规划中的解说系统是指自导式旅游解说
按旅游解说物的功能分类
目的诱导 具有诱导利用者到达目的地的功能。内容主要 型解说物 是目的地的名称、方向、距离等。 说明型解 对重要景观进行介绍、说明。 说物 环境地图 绘制整个景区或者局部的道路、景点、服务设 型解说物 施,标明目前所在地位置。 警示型解 以保障安全与维护景区环境与空间秩序为目的 说物 的解说物。
旅游线路规划设计的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 按旅游者的需要设计线路
突出主题原则
将性质相同或类似的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或几个主题
1992年14条专项旅游线路选
安全性原则
游客安全
遵守旅游目的地的安全规定
机动灵活原则 不宜将日程安排过于紧张,应留有一定余地 游程不重复原则 旅游者对感知过的事物会感到乏味,旅 游线路设计应尽量避免重复,形成环线
旅游解说系统的类型
1 2
按旅游解说的主体分类 按旅游解说物的功能分类
按旅游解说的主体分类
向 导 式 解 说 自 导 式 解 说
定 义 优 缺 点 定 义 优 缺 点 以具有能动性的专门导游人员向旅游者进行主动 的、动态的信息传导为主要表达方式。 双向沟通,可现场提问和解答 信息量丰富
提供个性化服务
从旅行社产品设计的角度定义旅游线路
旅行社或其他旅游经营部门以旅游点或旅游城市为 节点,以交通路线为线索,为旅游者设计、串联或 组合而成的旅游过程的具体走向(徐明,谢彦君, 1995)。
从区域旅游规划的角度定义旅游线路
在一定的区域内,为使游人能够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 大观赏效果,由交通线把若干旅游点或旅游城市合理 地贯穿起来,并具有一定特色的路线(马勇,1992)。
秦皇岛老岭风 景区有6棵松 树,但在不同 位置分别能看 到 6、 5、 4、 3 棵树。
原因:不同位 置的视觉不同。 在A点看为6棵, 在B点看为5棵, 在C点看为4棵, 在D点看为3棵。
雁荡山灵峰
在暮色苍茫之际, 站在离山麓百米处 眺望,似一对夫妻 相拥;在靠近山根 仰视峰岩,似双乳; 当转换角度仰脸后 望此峰,又似一只 雄鹰敛翅于崖巅。 故该峰又称“夫妻 峰”、“双乳峰”、 “雄鹰峰”。
引导旅游者实现游览活动。
旅游解说系统规划的任务
㈠ 构建旅游 解说系统 体系 根据景区类型、功能和特色,对景区环 境解说、吸引物解说、设施解说和管理 解说4个子系统应实现的功能,要反映的 内容,需要达到的要求进行确定。

确定旅游解说系 统的展示方式及 其开发要求
提出适合该旅游区使用的解说系 统展示方式及各种展示方式的开 发要求。
可替 代性
不同旅游线路之间具有很强的替代性。
旅游线路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㈠ ㈡
使旅游者获得更多的信息
游线串联多个景点,向旅游者提供更多的信息
方便旅游者的游览活动
旅游者对旅游地不熟悉,对旅游景点游览顺序很难 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使旅游者获得最佳观赏效果
游线将景观的最佳观赏时辰、最佳观赏角度呈现给 旅游者,使旅游者领略最佳观赏效果。
网络分布式
通过公路或其他 交通通道将区域 内各景点覆盖其 中,可供旅游者 任意选取景点与 道路。
旅游线路的特点
由多种旅游吸引物、交通、住宿、餐饮、娱乐、 综合性 购物场所等组成的集合型产品,涉及众多的行业 和部门。
不可贮 无论是对于生产者或购买者,均不能存储。 存性
所有权归目的地所有,作为旅游中间商的旅行社 分权性 只拥有经营权,旅游者只获得对旅游线路在一定 时限内的使用权。
游览不同的景点,游人付出的体力不一样 乘游船、坐缆车、坐下来观看表演,体力消耗少 划船、登山、滑雪、参与跳民族舞蹈等,体能消耗较大
景点游览顺序应“越来越好”
一条游线的景点质量有高低之分,如果把质量 最高的景点安排在前,差的安排在后,游人会 产生 “失望感”,对整条游线不满意。
从心理学的角度考虑,好的景点应安排在后面
案 例
游线与观赏效果
同一景物,因观赏位置和角度不同,会造成距离、 视野范围、透视关系、纵深层次的差别,产生不 同的观赏效果。
江西弋阳老僧岩
秦皇岛六棵松
雁荡山灵峰
江西弋阳老僧岩
江西弋阳在 一丹霞地貌 发育着一巨 石,从正面 看形似老僧, 故名老僧岩。
但从其背后 看,则为巨 石边缘立一 三足鼎。
秦皇岛六棵松
顺水行船
有利于旅游购物活动的实现
在旅游线路设计时,应将旅游商品最丰盛、购物 环境最理想的景点安排在游线的最后。
“货比三家”心 原 理 在旅游开始就购物,提着物品旅游不方便

旅游之初,游人不敢多花钱,需备后面有急用
游览节奏松紧、动静适当交错
游览节奏松紧适宜 游览节奏太松,游人觉得时间没有充分利用;节奏 太紧,不仅游览效果不佳,且易出现各种事故。 动静适当交错
旅游线路规划设计
㈠ 区域旅游线路规划
将规划旅游地作为大、中尺度旅游线路上的一个点, 充分展示规划旅游区的特色,与临近旅游区组成类 型各异的线路。 案 例 重庆丰都县暨龙旅游区区域旅游线路规划 上海市崇明岛区域旅游线路规划

旅游区内部旅游线路规划
将旅游区内部的机动车道、步行游道与各景点、景 观串联起来形成旅游线路。
1992年14条专项旅游线路选
福建武夷山-安徽黄山-四川九寨沟/黄龙-湖南武陵源-广西桂林
奇山异水游
西安-甘肃天水-兰州-青海西宁-甘肃酒泉-嘉峪关-敦煌-吐鲁番乌鲁木齐-喀什等
丝绸之路游
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佛教四大名山朝圣游
旅游线路设计的技术问题
㈠ ㈡ ㈢ ㈣ ㈤ ㈥ 巧妙利用时辰与光照 充分发挥游线上各旅游点的功能 节省途中时间 有利于旅游购物活动的实现 游览节奏松紧、动静适当交错 景点游览顺序应“越来越好”
公共设施指 在景区内标识公厕、游览车车站、公用电话、 示解说物 消火栓等公共设施的解说物。
目的诱导型解说物·武夷山一线天
一线天
螺丝洞 出口
说明型解说物
环境地图型解说物
警示型解说物
公共设施指示型解说物
旅游解说系统的功能
1 2 3 4 服务 功能 教育 功能 保护 功能 导游 功能
为外来旅游者提供导游服务,咨询服务,交 通导引服务等。 增加旅游者的知识,让旅游者学习各种运动 及游憩活动所必需的技能。 保护旅游者 保护旅游资源 保护环境
单通道式 单枢纽式 网络分布式
两点往返式
往返于常住地-目的地或两个旅游目的地 之间 住地与景点的单线连接
大中尺度旅游
小尺度旅游
该类旅游线路易使旅游 者感到乏味。
单通道式
大中尺度旅游
串联若干旅游城市或旅游地
小尺度旅游
若干景点被一条旅游线路串联
环通道式
游览活动在一条环线上展开,游人不走回头路, 游览的景点多,是旅游者最乐意选择的旅游线 路类型。
旅游解说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服务,目的在于告知及 取悦游客并阐释现象背后所代表之含意,藉着提供 相关的资讯来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与好奇,同时又 不偏离中心主题,期能激励游客对所描述的事物产 生新的见解与热诚 。
旅 游 解 说
(台) 吴忠宏
张立明
为了实现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以及旅游经 营者、旅游管理者等和各种媒介之间的有 效沟通而进行的信息传播行为。
旅游线路的类型
按空间 大中尺度的旅游线路 跨度分 小尺度的旅游线路 按属性 周游型旅游线路 分类
联系客源地和一系列旅游地的旅游路径 旅游景区内联系各个景点的游览线路
逗留型旅游线路 科考型
按功能 观光型 目的分 探险型
按旅游线路 的空间分布 形态分类
休闲度假型
专题型
两点往返式 环通道式 多枢纽式
购物型
城桥镇-陈家镇渔民村(渔家乐)-陈家镇瀛东村 城桥镇-明珠湖-绿化镇柑橘园-跃进农场-新海农 场-新村乡-红星农场-长征农场-东风农场-长江农 场-前进农场
学宫-瀛洲公园-唐一岑墓-金鳌山-寿安寺
公路 水路
公路:城桥镇-陈海公路-北陈公路北沿公路-陈海公路
以南门港、堡镇港为基点的水上环岛运动旅游
第2节 旅游解说系统规划
根据构建的景区解说系统体系,对每 个子系统所涉及的主要解说内容进行 编写。内容应具体、全面。
㈢ ㈣
提出景区旅 游解说的具 体内容
估算旅游解说系统投资
旅游解说系统规划的内容
㈠ 环境解说系统

㈢ ㈣
吸引物解说系统
旅游设施解说系统 旅游管理解说系统
环境解说系统
主 要 内 容 要求 撰 写 方 法 景区所在区 域的自然、 社会、文化 和经济环境
一 二 三 四
旅游解说系统概述
旅游解说系统规划的任务
旅游解说系统规划的内容
旅游景区标识牌的规划设计 旅游景区音像解说系统规划 旅游景区印刷物解说系统规划


旅游解说系统概述
㈠ ㈡ ㈢ 旅游解说的定义 旅游解说系统的类型 旅游解说系统的功能
旅游解说的定义
解 说
为了帮助人们(游客)认识和理解某种事物或现象 而做的解释性、说明性工作。
午后(水温、 气温较高)
山峰
登山 攀岩
发挥功 能的最 佳时间
上午(游人体 能最好)
节省途中时间
旅游线路设计应尽量不让游客走回头路,减少景 点重复性观赏带来的单调、乏味和疲惫。 对 策 案 例
尽量使所有的景点串联成环形游线
尽量缩短旅途时间
若游线中有一段旅行是沿江河乘船,存在顺水乘船 和逆水行船两种选择。如果在其他相关因素相差不 大的情况下,应采用哪种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