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页:
1、地基基础施工前,必须有完备的及工程附近管线、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公共设施的构造情况。
2、对各种地基检验,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点,1000平米以上的工程,每100平米至少应有点,3000平米以上的工程,每300平米至少应有点。
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点。
3、对水泥土搅拌桩检验数量为总数的,但不应少于处。
有单桩强度检验要求时,数量为总数的,但不应少于根。
4、灰土地基2011考题
5、粉煤灰地基施工过程中应检查铺筑、碾压,施工控制,搭接区碾压程度、压实系数。
6、桩的放样允许偏差:群桩,单排桩。
7、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送桩后无法对桩位进行检查时,对打入桩可再每根桩桩顶沉至场地标高时,进行验收,待全部桩施工结束,承台或地板开挖到设计标高,再做验收。
对灌注桩可对护筒位置做验收。
8、灌注桩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每灌注必须有一组试件,小于的桩,每根必须有组试件。
9、工程桩应进行检验。
应采用静载荷的方法试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且不应少于,当桩总数少于时,不应少于根。
10、桩身质量检验:难度大的甲级、可靠性低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且不应少于。
其他桩不应少于总数的,不少于。
对混凝土预制桩及地下水位以上终孔后经过核定的灌注桩,不少于总桩数的,且不得少于根。
11、重要工程应对电焊接桩的接头做的检查。
桩基础的施工技术:1、锤击沉桩施工程序。
沉桩顺序
垂直度偏差打桩方法:接桩方法摩擦桩
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
1、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和箱型基础长度超过时,宜设置贯通的,后浇带宽度不宜小于,在后浇带施工缝处,钢筋。
2钢筋验收:由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进行验收
3、独立柱基础为双向钢筋时,其底面的钢筋应放在钢筋的上面。
4、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厚度应按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
5、受力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处。
在同一根受力钢筋上不宜设置或接头。
接头至钢筋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6、当受拉钢筋的直径及受压钢筋的直径,不应采用接头,宜采用或接头。
7混凝土搅拌装料顺序。
8、台阶式基础,可按台阶分层一次浇筑,不允许留设。
9、条形基础浇筑根据基础深度宜连续浇筑混凝土,一般不留。
每间段浇筑长度宜控制在。
10、设备基础浇筑,一般应浇筑,保证上下层之间不留,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为。
浇筑顺序应从开始,沿方向自一段向另一端浇筑,也可采用中间向两端或两端向中间的浇筑顺序。
11大体积混凝土
1、浇筑方案浇筑方向
2、在以前对混凝土进行,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防止,减少,增加,使提高,总而。
3、养护及养护天数。
四个温度
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砌体基础必须用砌筑,防潮层宜设在室外以上和以下的砌体内。
基础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配筋不应少于。
卫生间有防水要求的空心小砌块墙下应灌实一皮转,或设置高的混凝土带。
防潮层以下的空心小砌块砌体,应用混凝土灌实砌体的孔洞。
基坑支护
1、排桩:通常由、及等组成。
分为式支护结构、支护结构、支护结构和支护结构。
2、悬臂式排桩结构桩径不宜小于,桩间距应根据排桩受力及桩间土稳定条件确定。
3、排桩顶部应设混凝土连接,冠梁水平方向不宜小于,冠梁高度竖直方向不宜小于。
排桩与桩顶冠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大于;当冠梁作为联系梁时可按构造。
4、悬臂式现浇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的厚度不宜小于。
地下连续墙顶部应设混凝土连接,冠梁宽度不宜小于,高度不宜小于。
5、水下灌注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强度等级宜大于,地下连续墙可作为,但应满足要求。
锚杆支护:
锚杆自由段长度不宜小于并应超过潜在滑裂面。
土层锚固段长度不宜小于。
锚杆杆体下料长度应为、和之和。
锚杆上下排垂直间距不宜小于,水平间距不宜小于。
锚杆倾角宜为,且不应大于。
图第八讲
水泥土墙搭接时,考虑截水作用时,不宜小于,不考虑截水作用时,不小于。
土钉墙:
1、土钉坡面不宜大于;
2、土钉必须和面层有效连接,应设置或等构造措施,应与土钉连接或连接。
3、土钉长度宜为开挖深度的倍,间距宜为,与水平的夹角宜为。
4、土钉宜采用、级钢筋,钢筋直径宜为,钻孔直径宜为。
5、注浆材料宜采用或,其强度不宜低于。
6、喷射混凝土面层宜配置钢筋网,钢筋直径宜为,间距宜为,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面层厚度不宜小于。
7、坡面上下段钢筋网搭接长度应大于。
地下水控制:
1、地下水控制应根据、、选用截水、降水、集水明排或其组合的技术方案。
2、在软土地区或开挖深度浅时,可边开挖边用和井进行集水明排;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时,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
当因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时,宜采用或的方法。
3、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
必要时可采取
或,保证坑底土层稳定;避免突涌的发生。
4、落底式竖向截水帷幕,应插入,当地下含水层渗透性较强、厚度较大
时,可采用与相结合或采用与相结合。
5、降水井间距大于井管直径,在地下水方向适当加密。
6、回灌井与降水井的距离不宜小于,回灌井应深入稳定水层下。
地基处理技术
灰土地基:适用于加固厚的软弱土、杂填土,还可用做结构的。
砂和砂石地基:适用于处理以内的、透水性强的黏性土地基,包括淤泥、淤泥质土;不宜用于加固及渗透系数小的黏性土地基。
粉煤灰地基:主要用于软弱土层换填地基,用在地平方向。
对,不得选用砂石等透水材料。
灰土:宜为2:8或3:7,石灰宜用的消石灰,其颗粒不得大于。
适
合黄土。
易受酸、碱影响的基础或地下管网不得采用。
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边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深度的1/2至2/3,并不宜小于。
土方工程施工技术
1、遵循“、、、”的原则。
2、当开挖基坑土体含水量大而不稳定时,或基坑较深,或受到周围场地限制而需用较陡的边坡或直立开挖而土质较差时,应采用。
挖土时,土壁要求平直,挖好一层,一层。
3、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或的施工程序。
挖土应自上而下进行,至设计标高,再统一进行一次,检查坑底和。
4、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
当用人工挖土,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时,应预留一层土不挖,待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利用机械挖土,铲运机、推土机保留土层厚度,正产、反铲或拉产为。
5、雨季施工时,基坑应,挖好一段浇筑。
6、深基坑的挖土方案,主要有、、和。
前者,后三者。
7、为防止土体回弹变形过大,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应保证正常进行,在挖至设计标高后,要尽快浇筑和,减少时间。
8、防止失稳。
防止桩和。
9、在群桩基础桩打设后,宜一定时间,并用降水设备预抽地下水,待土中由于打桩集聚的应力有所,孔隙水有所降低,被扰动的土体重新固结后,而且土方开挖宜、。
尽量减少开挖时图的压力差,保证正确和稳定。
10、要坚持采用、、、的方式进行挖土。
11填方土料:一般不选用、、有机质大于的土、含水溶性硫酸大于的土,含水量不符合压实要求的土。
填方应尽量采用。
还水量一般以、为适宜。
12、填土应从场地最开始,由下而上整个宽度分层铺垫。
填方应在或同时进行回填和夯实。
13、验槽的主要内容:(1)根据检查基槽的开挖、、;检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开挖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和有关是否存在,核对和情况是否符合勘察报告
(3)仔细观察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洞穴、地下掩埋物和。
(4)检查基槽与的距离,基坑开挖对是否有影响。
(5)检查分析钎探资料。
14、钎探法:采用直径的制作的钎探,举锤高度,钎杆打入土层,记录一次锤击数。
一般钎点按纵横间距梅花形布设,深度为。
15、质量检查后用盖住孔眼,当设计、勘察、施工共同验槽办理完验收手续后,方可。
16、验槽应重点观察、、或其他受力较大的部位;
17、轻型助力触探的四种情况:
18、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
19、一级基坑:四条
三级基坑:
20分段开挖、支护原则。
排水沟纵坡宜控制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