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1种子发芽了教学目标:1.观察番茄和黄瓜的种子,并能够用语言描述番茄和黄瓜的种子的外形特征。
2.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番茄或黄瓜并设计栽种记录,了解一些种植知识,并乐于长期观察记录。
3.通过收集和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认识到不同的种子大小、形状、颜色等各不相同。
4.做种子萌发对比实验,初步认识到种子萌发需要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重点1.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番茄或黄瓜,并做好记录。
2.动手做探究种子发芽条件的实验,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做好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初步认识到种子萌发需要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番茄和黄瓜的种子、课件、实验记录表、带盖透明玻璃瓶4个、活动手册等。
学生分组材料:花盆、土壤、水杯、小铲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自然界中有很多植物的种子,谁来说说,你们见过哪些植物的种子?学生列举自己见过的植物的种子。
教师引导:植物的一生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植物种子的发芽。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活动一:观察并描述番茄和黄瓜的种子1.出示黄瓜的种子,学生进行观察并描述。
2.再出示番茄的种子,引导学生将番茄的种子和黄瓜的种子比较起观察来。
看一看番茄和黄瓜种子的特点。
预设:黄瓜种子是乳白色的,扁平光滑,边缘薄,比较小,形状细长。
与黄瓜种子相比,番茄种子小,呈水滴形,黄色,表面粗糙,外面有茸毛,形状圆而扁,有点像小耳朵。
教师小结:不仅是番茄和黄瓜的种子,其他不同植物的种子在大小、颜色、形状等各方面都不相同。
3.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1)出示一些植物的种子,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这是什么植物的种子?这些植物的种子各有什么特点?(2)引导学生从种子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各方面,去观察这些植物的种子,发现他们的特征。
活动二:种番茄1.学生观察课本第2页下面种番茄的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种番茄所需的材料以及方法。
材料:番茄种子、花盆、土壤、水杯、小铲子等。
方法:①在花盆土中挖一个小坑,在里面放两粒种子。
②盖上一层薄土,浇水。
教学说明:番茄和黄瓜这两种植物都是常见的,生长周期短,花的外形相似,比较容易种植,因此不同地区的学生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决定种什么样的植物。
2.讨论交流:问题1:种好番茄或者黄瓜,需要做好哪些事情?种好番茄需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来播种,按照番茄的习性来照料,把它放在温暖的阳光下,保持土壤湿润。
问题2: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更多的种植番茄或者黄瓜的知识呢?出示课本第2页番茄种植知识卡: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
60-100天可以成熟。
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
全班交流获得种植番茄知识的途径,预设: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请教有经验的人、自己做实验等方法,获得更多的种植番茄或黄瓜的知识。
3.番茄种植好了,下面就需要我们精心的管理,不过在管理的过程中别忘了做好种植记录。
出示种植记录:番茄种植记录表4.小结:种植番茄最主要的是要有耐心、细心,管理我们的小番茄还要有恒心,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心照料,还要做好种植记录。
活动三: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实验1.出示课本实验步骤图,全班交流:实验材料:带盖子的透明玻璃瓶4个、番茄的种子。
小汤勺、面巾纸、水等等。
步骤:①在4个瓶里各放入两张纸巾,撒上同样多的种子。
将1号瓶的瓶盖拧紧。
②分别在2、3号瓶里洒一点水,将4号瓶里的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然后拧紧2、3、4号瓶的瓶盖。
③将1、3、4号瓶放在常温下,将2号瓶放到冰箱里。
五六天后观察4个瓶里的种子。
2.提出要求:按照步骤种植番茄,并且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表3.讨论交流:在这个对比实验中,4个瓶子中种子发芽的条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出示表格,完成表格填写,体会4个瓶子中种子的不同条件。
教学说明:这个对比实验,是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需要的时间为10天左右,因此这部分教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将种子种在不同的瓶子中,然后按照要求放在不同的位置。
10天之后进行第二阶段的学习,探讨瓶子中种子萌发的情况,得出实验结论。
4.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自己本小组4个瓶子中种子的萌发情况,并且进行原因分析完成实验记录的填写。
得出实验结论: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5.教师小结:通过这个对比实验,我们探究了种子萌发的条件,懂得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6.全班交流讨论:在特别炎热的夏天,或者在特别寒冷的冬天,或者被煮熟之后,种子能不能发芽呢?预设:不同的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有的种子喜欢炎热的天气环境,有的种子喜欢寒冷的气候环境,种子的萌发与环境温度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只有活的种子才可能发。
因此我们在种植植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健康颗粒饱满的有活力的种子,这样可以增加出芽率。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不同植物的种子,了解了不同的种子在大小、形状、颜色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特征,而且我们还通过对比实验认识到种子的发芽需要用适宜的水分、空气和温度。
2.幼苗长大了教学目标1.能够用语言和数据描述西红柿和黄瓜幼苗的形态特征。
2.说出茎的作用和叶的构造及作用。
3.通过实验,发现茎的作用是输送养料。
4.通过观察、讨论,发现叶有制造养料的作用。
教学重点说出茎的作用,及叶的构造和作用。
教学难点长期观察并能记录植物的生长。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芹菜茎、西红柿和黄瓜种子、花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在上一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别播种了西红柿和黄瓜的种子,经过一周的生长,种子有变化吗?有什么变化?生:种子发芽了。
2.师:第几天发芽的?生:第____天。
3.师:发芽后的西红柿或者黄瓜,我们把它称为西红柿幼苗或黄瓜幼苗。
之后,幼苗还有变化吗?生:西红柿幼苗长高了,长出来叶子.....4.师:哦,原来你还发现幼苗长大了!(揭示主题)二、展示交流1.师:其他组也有这样的发现吗?生:有2.师:有小组和他们的发现不一样吗?我们班有12各组,分别有6组观察西红柿,6组观察黄瓜。
先请1个西红柿小组上来展示你们的观察结果,把观察记录单拿上来放在投影仪下展示。
其他小组认真看,仔细听,是否和你们发现一样?尤其是黄瓜组,你们没有观察的经历,仔细听西红柿幼苗长大的变化。
生:我们发现第一天西红柿种子没有发芽……3.师:掌声送给这一组,会观察,会研究。
西红柿组还有其他补充吗?生:我们测量的高度比他们组高一点。
4.师:每组的西红柿幼苗生长快慢不同,记录很详细。
黄瓜组呢?上来展示你们的观察记录,同样所有人认真听、仔细看,学习别人怎样记录。
生:黄瓜幼苗第一天……5.师:掌声送给这一组,其他黄瓜组有补充吗?生:我们组测量的幼苗高度是不一样的。
6.师:表扬像科学家一样坚持观察并认真记录的12个小组,你们都有不同的发现!三、认识茎的作用活动一:探究实验,初步认识茎的作用1.师:从同学们刚才的汇报中,老师发现大家都观察到西红柿幼苗或者黄瓜幼苗茎的生长,并且测量了高度,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茎有什么作用呢?可以观察你们组的黄瓜或西红柿的茎,大胆猜测一下。
2.学生猜测。
3.师: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茎的作用呢?生:实验4.师:课前,老师要求每组同学将芹菜的茎插入装有红水的杯子里,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还可以猜测一下,芹菜的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生1:芹菜的茎会变红。
生2:芹菜的茎内部会有红水。
生3:芹菜的茎可能被红水染红。
5.师:同学们猜测的对不对?我们需要眼见为实。
等会儿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用刀分别横向切芹菜的茎和纵向切芹菜的茎(教师演示),观察茎的变化。
为了实验更精确,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一段没有浸泡过红水的芹菜,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横切和纵切,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
明白了吗?生:明白。
6.师:老师有以下几个友情小建议:(1)小组分工合作。
(2)注意用刀安全。
(3)仔细观察,做好实验记录。
学生操作观察,完成记录表格,教师巡视指导7.师:完成的小组坐坐好,准备汇报生1:没有浸泡过红水的芹菜切段后,没有什么变化;浸泡过红水的芹菜切断后,看到芹菜的茎变红了。
生2:浸泡过红水的芹菜,红水被芹菜引到上面了,芹菜茎里有红丝。
师: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仔细,其实染红的部位就是茎的导管,它能帮助植物运输水分。
茎除了运输植物所需的水分,还能输送各种养料,是植物重要的器官之一。
活动二:拓展延伸,应用茎的作用1.师:同学们,老师几天前买了一枝白色康乃馨,后来用变魔术的方法,把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了。
(实物展示双色花)2.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说老师用了什么方法把它变成双色花的吗?学生讨论并交流:老师的双色花是把白色康乃馨的茎切成两半,一半插入红水中,一半插入蓝水中。
3.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双色花确实是这样做的,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试一试。
4.师:其实,在生活,老师还认识了一些特殊的茎,想介绍给同学们,想和他们交朋友吗?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土豆、洋葱.....这些是变态的茎,有的可以供我们人类实用。
四、认识叶的结构和作用1.师:还是这棵西红柿幼苗,我们认识了茎,茎的上端连接着是什么呢?学生:叶。
2.师:请你们仔细观察你们组的西红柿幼苗的叶或者黄瓜幼苗的叶的正面和反面(植物放在教室养),发现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颜色深浅不同、光滑度不同等。
3.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细致,等会儿请你们拿出自己带的一片树叶,仔细观察,小组内介绍叶片。
可以从颜色、形状、大小、轻重、软硬等角度进行描述。
清楚了吗?生:清楚。
学生小组内互相描述自己的叶片。
4.师:1、2、3坐坐好。
哪个小组展示你们的叶片?学生展示的有梧桐叶、银杏叶、从不同角度描述。
5.师:表扬观察仔细和表达清晰的小组,下面老师考考你们:你有没有观察到这些不同的叶子有哪些相同之处?生:叶子表面有很多纹路、有长长的柄6.师:是的,像叶子表面的纹路称为叶脉;长长的柄称为叶柄,从叶子顶端到下端,不包括叶柄,称为叶片。
请小朋友们像老师这样画出一片叶子,将叶脉、叶片、叶柄分别标注在叶片结构图的旁边,这是叶的基本机构。
7.师:如果老师把这颗西红柿幼苗的叶子全部摘除,幼苗还能活吗?为什么?同桌之间讨论。
8.师:统计认为能活的同学人数,认为不能存活的同学人数,一切猜想需要实验验证。
老师准备了一段实验视频资料,一起来了解一下。
学生观看视频9.师:现在告诉我,幼苗没有树叶能活吗?为什么?学生:叶有制造养料的作用10.师:是的,绿叶有制造养料的作用,我们将会在高年级中继续去研究。
五、巩固总结1.师: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吸收、输送、制造养料。
它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3、植物开花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番茄花和黄瓜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学会分辨番茄花上的雄蕊和雌蕊以及黄瓜的雄花和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