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仪表安全管理制度
动力设备部负责电气安全生产的管理,各类电气作业证的办理、签发。
安全环保部负责电气作业安全的监督检查。
2.电气仪表日常维护管理
电仪科负责各车间电气仪表的监督、管理。
各使用部门负责电气仪表的日常维护、管理。
3.电气仪表检修、技改管理
总经理负责车间大型电气仪表大修、技改项目的批准。
总经理、生产主管负责更新、报废电气仪表的批准。
硅整流装置及各类直流电源装置无异声、过热、异味。电容器储能装置检查试验正常。
中央信号装置及音响装置正常,直流母线电压正常。
各级电压指示正常,各路负荷超出允许值。其他各种仪表指示信号显示正常。
电缆终端盒、绝缘油无过热熔化、漏油,无放电痕迹及声响。
接地线无松动、 折断及锈蚀现象。
互感器及各种线圈无异味。
进行带电工作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
应当有完全了解工作内容和安全措施的人员在旁监护。
工作人员必须站在绝缘件上或穿绝缘鞋进行操作。
带电工作时,所使用工具的绝缘手柄必须安全可靠。
工作时只能接触一根导线,在开始工作前,应设法将其它的赤裸导线或接地物体用
绝缘材料隔开。
带电工作应穿长袖、长裤、扎紧袖口。
操作人员必须学习电气仪表相关操作规程,并按规程操作。
全套仪表(包括检测元件、引线、仪表箱及附件等)安装、维护符合下列要求:
安装符合技术规范,导线排列整齐,管线横平竖直,转弯圆滑,固定牢固,管线无泄漏,信号引线屏蔽、接地良好。
表体整洁,铭牌清晰,无缺陷,零部件完整无缺,无严重损伤和锈蚀。
记录、打印清晰,颜色分明,记录笔不堵、不漏、下水流畅,记录纸符合要求。
高压电气发生接地时,任何人在室内不得接近故障点 4 米以内,室外不得接近故障点
8 米以内。确因工作需要进入上述范围的工作人员必须穿绝缘鞋,接触设备的外壳和架构时,
应戴绝缘手套。
低压电气的管理
从事电气作业,应先检查是否带电,如需带电操作,仅允许在对地电压 220V 以下的设
备和线路上进行,并且在工作时,应当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变压器引线不应过松或过紧。接头接触应良好,示温蜡片应无熔化现象。
套管应清洁,无裂纹,无放电打火现象和痕迹。
呼吸器应畅通,硅胶不应吸潮饱和,油封呼吸器的油位应正常。
防爆管薄膜应完整,无裂纹,无存油。
瓦斯继电器应充满油。
外壳接地应良好。
变压器响声应正常,均匀的嗡嗡声。
变配电装置
注油设备的油面位置应合格,油温正常,油色透明,截门、外壳、油面指示器等处清洁,无渗漏油现象。
各种电气、电机维修专用工具及检测仪器均由电仪班统一管理,定期校对修理,确保正常使用。
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任何电气、仪表严禁超负荷、超转速运行和使用。
各车间电气设备责任到人,要随时跟随车间的大修安排,不定期的对车间内连续使用长期运转或较为重要的电气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或润滑。
8. 仪表的日常维护与操作
落实包机到人的规定,对各电气、仪表要有明确的包机责任人,并明确包机人的责任。
理由强行电工进行违章作业。
非专业电气工作人员严禁乱动电气设备。
严禁不按规定使用相应的安全工具进行操作。
任何人不得在电气设备上蹲坐。不得在电气设备、电机或开关,电气线路上放置或挂
吊任何物品,注意附近的环境整洁,应防止水、酸、碱液流到电气设备内外。 严禁将溶剂洒
在电缆桥架或电缆沟内,如发生此类事件,必须及时通知当班电工处理,当事人负全部责任。
宽带网线,禁止在灯具上悬挂物品。
如发生电气火警事故 ,应首先切断电源,禁止用水、泡沫和酸碱灭火器扑灭,应以
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等进行灭火,防止事故扩大。
凡遇人身触电事故,必须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进行抢救,并拨打电话 120。
临时用电管理
由临时用电单位填写《临时用电作业证》,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后,电仪科负责人批准。
的电器设备外壳和人身所接触到的金属结构上都必须采取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
照明器离地高度不得少于 米。局部照明灯、行灯及标灯,其电压不应超过 36 伏,
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及金属容器,金属管道内工作的照明灯电压不应超过 12 伏,行灯电源线应
使用护套电缆,不得使用塑料软线。
凡移动式设备及手持电动工具,必须装设漏电保护装置。各种电动工具使用前,均应
有积分作用的调节器,其余差符合相应仪表的技术要求。
测量仪表的量程选择应符合技术规范;流量的指示值在全量程的(流量刻度)的30%以上。
联锁保护系统在事故状态下能起自动保护作用。
仪表修理、装配、校验质量优良,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各零部件工作正常、润滑良好、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
防爆仪表符合有关的技术要求。
解体检修的受压仪表必须进行耐压、静压误差试验。
护栏时,应有监护人在场,并符合安全距离。
高压电气的操作必须有至少两人在场,一人监护,一人操作,必须严格执行操作票。
严禁无经验电工和未在工作地段两,进出高压室,必须随手将门锁好。
雷雨天气需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巡视人员应穿绝缘鞋并不得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
仪表的密封部分必须按规定进行气密试验。
4. 完好DCS设备间标准
设备间环境条件:
机房温度:18--28℃、变化率≤5℃/h。
相对湿度:40—60%RH、变化率≤6%RH/h。
洁净度、照明、电源满足技术要求。
各种设备外观整洁、内部无灰尘,过滤网清洁。
设备间管理应达到下列标准:
各项管理制度齐全、执行严格。
进行严格检查,其电源线件不应有破损、老化等现象,其自身附带的开关必须安装牢固,动
作灵敏可靠,禁止使用金属丝绑扎开关或有带电体明露,插头、插座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移动或搬运电器设备时,应先切断电源,不允许带电移动或搬运电器设备。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指派非电气人员进行电器设备的安装、检修等工作。不得以任何
仪表的标度板上的文字、数字和符号应鲜明、清晰,不应该玷污和残缺,标度应符合要求,计量单位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一、二次仪表标度相符。
变送器所配的输出电流表、压力表应完好,精确度符合要求。
9. 电气仪表的日常巡查
电气设备的巡查内容包括:电气设备各仪器、仪表是否齐全准确;电机运行是否正常;各配电柜内螺栓、线路接头是否紧固,线路是否老化;电气设备与机械部分配合是否良好。
按点检制度定时点检,点检表格记录完整、真实、清晰。
硬件、软件维护符合规程。
备件、工器具、消耗品保管妥善,摆放整齐。
消防器材齐备、好用。
硬件状态应达到下列标准:
设备、部件完整无损,不锈蚀,不变形、通风系统运行良好。
硬件设备技术性能达到相应的产品技术要求,功能良好。
冗余设备及部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系统利用率达%以上,硬件完好率达100%。
由外部用管道引入空气冷却的电动机,保持管道清洁畅通,连接处严密,闸门应在准确位置上。
对大型密闭式冷却的电动机,冷却水系统运行正常。
3. 测量、控制仪表完好标准
仪表要求达到反应灵敏,测量准确,控制平稳(灵、准、稳):
仪表的基本误差、回差及外观等均符合相应仪表的技术要求。
调节器及一次仪表的输出信号上下变化均匀,无较大幅度振荡,一次仪表与二次仪表的示值误差符合精度要求。
仪表巡查内容包括:现场仪表压力、温度、流量、液位各点是否准确;调节阀开度是否正常;现场表与 DCS 是否一致;UPS 电源是否运行正常。
各表计准确,继电器动作灵活。
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应不小于Ω,并按标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一次回路的试验电压为工频1kV ,也可用2500V兆欧表试验代替。
电动机
电动机电流不超过允许值。
轴承的温度及润滑正常。
电动机无异常音响。
电刷无冒火或其他异常现象。
电动机及其周围的温度在正常范围内。保持电动机附近的清洁,电动机周围不准有煤灰、水汽、油污、金属导线、棉纱头等,以免被卷入电动机内。
外来施工单位的临时用电由施工单位填写《临时用电作业证》,经施工所在部门负责人签字后,电仪科、统计科负责人批准。需计量用电的必须安装电度表。
临时用电需更换电源接入点时,必须重新办理作业证。
临时用电证应当日办理,当日接线。
2. 电气设备完好标准
电力变压器类
油位应正常,变压器外壳应清洁,无渗漏油现象。
变压器冷却系统得运行情况符合规定。
控制站(器)和监视站工作正常,各类I/O卡运行良好,指示灯指示准确,冗余或热备设备完全后备,能正常切换;
各种控制柜、电源柜、接线柜、继电器柜等,安装正确,柜门开启自如。
软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功能运行正常,人机界面工作正常。
软件投用率100%。
5.各控制室计算机完好标准
操作站运行正常,操作系统符合要求;CRT显示清晰,无磁化和死机现象;操作键盘表面无损伤,按键灵活好用;打印机能准确及时打印过程报警和系统报警;辅助操作台各类灯、开关和按钮全部工作正常。系统软件、技术资料完整,原始记录齐全,应用软件100%投用
发现电气设备有不正常运转,焦臭气味等,应先切断电源,停止运行,及时通知电工,
不得私自处理,当班电工不能处理的,及时上报电仪科解决。
在带电线路附近,进行起重吊装、土建施工、管道安装等工作前,必须向安全环保部
(科)提出申请,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方可施工。
办公室及宿舍人员不得擅自改、加装、拆卸室内供电设施。 禁止私拉、乱接电源和
管理制度
文件名:
电气仪表安全管理制度
密级
文件编号
版本
页数
/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生效日期
济南德鲁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发布
本文件版权为济南德鲁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济南德鲁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不得复制、转发或引用。
修改记录
版序
变更单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