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议论性散文
假如父母是海洋,我们便是海洋中的鱼儿。云和鱼是感 觉不到天空和海洋的存在的,虽然他们一离开将无法生 存,我不奢望和完全了解天空和海洋,只希望做聪明一 点的云和鱼,能多一点地与父母沟通和交流。
例二:如果没有钟子期的知音之声,也许伯牙的
《高山流水》只能埋葬于荒山野林间。如果没有那位老 教授的欣赏,也许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只能长眠于 街市深巷间。如果没有能人善士的指点迷津,那么没有 哪一位君主可以成就千秋霸业,名垂千古!(高考《打 开另一扇心门》)
释类的议论散文,如《谈理想》、《说自信》等,
很适宜采用此类结构。
h
19
论点
3、分类法
在论述过程中,采用多角度分析方法,阐明几个并 列的理由时,就应该分门别类地提炼出几个论点来。 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 计分论点:
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 变;
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 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h
26
本论部分
3、巧用条件句
例:勤学苦练使成功的必要条件。有勤,才有 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 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有勤,才有了祖逖“闻鸡 起舞”的美谈,也方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 业;有勤,才有了由此可见,碌碌无为与大有作为 之间差的不就是一个“勤”吗?勤,有如… …
h
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
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最终,她用
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
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
若无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
艺术的巅峰?
h
6
结尾部分
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然 而,现实生活中缺乏意气之人委实不 少,他们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 木神经,在歌舞升平中平息了壮志, 在灯红酒绿中丧失人性……凡此种种, 我们要坚决反对,打击,为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扫清道路。
①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 ②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 ③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一些抽象的文题,如《知识就是力量》、《时 间就是一切》等常用此类结构布局谋篇来进行论证。
h
18
论点
2、阐述法
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
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
比如华东六省中学生作文大赛中的一篇夺魁作文—
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才能有风度)。
针对某一现象或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结果,抓住本质,
揭示事物间的真实可靠的因果关系,能使论证不停留在表面,而
深入到内核。
分论点的表述最好警句化。 h
22
议论散文的本论
议论性散文在本论中部分中提出三个分 论点,放在三个自然段的开头,这三个分 论点的论证部分要单独成段,这样就使文 章在论证过程中,分论点的位置十分鲜明, 也就为整篇文章立论的醒目增光添色了。
人,要有意气,要意气风发。
h
7
议论散文的特点
议论文的框架 散文化的笔法
h
8
议论散文的开头
优秀的应试作文,要开篇点题,开 宗明义,开门见山,先声夺人。因此, 议论散文的开头,语言要富有文采,明 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最好放在开头文 段的末句。
h
9
开头部分
一、精彩开头的技巧
1、比喻入题,直接扣题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 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及情 感有关。
理论遭到批判,人口激增、国家受害……这些事例,不 都有力地说明了“从善如流”的重要吗?
h
28
5、巧用因果句
本论部分
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
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孔子、司马
迁、鲁迅之所以千秋万代传颂,是因他们为民族文化宝
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
高考议论性散文
h
1
议论文重在说理,以理服人。一般
性的议论文,同学们很难写好,因而很难 在讲究包装的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原因 大概是生活的局限,认识的肤浅。今天介 绍一种适合高考写作的体裁——议论性散 文。
议论性散文可以包容丰富的内容,
便于抒发真挚的情感,表达深刻的思想,
显示出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容易获得阅
(高考优秀作文《怎一个“情”字了得》
6、对比入题,表明立场
“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融在爱人
的酒杯中,苦涩里也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感
情是一把双刃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轻轻挥
下也觉得伤痕累累。”(高考优秀作文《真情诚
h
13
可贵 理智价更高》)
开头部分
7、抒情议论入题,入情入理
“常常是一位亲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陨落,我们 才悲哀于死神的无情;常常是一位朋友在与疾病 殊死斗争,我们才诅咒病魔的猖獗横行;常常是 我们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们才正视社会上 的毒瘤……感情的叶片时常遮挡住我们理智的目 光。”(高考优秀作文《放下感情的叶片》)
h
23
本论部分
在分论点的阐释中,分别突出三个亮点: 1、语言优美。即用优美的语言阐述分论点; 2、引用诗句。即引用诗文名句阐述分论点, 3、精当事例。即用精当事例论证分论点。 因此本论部分最好分为三段
h
24
一、优美语言成段
本论部分
1、巧用比喻排比句
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连贯的三个或三个以
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
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
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
已映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若无意
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h 行?
5
本论部分
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
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分论点3)
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
音吗?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她有
卷老师的青睐。议论型散文其结构程式化,
易于掌握,这是我们应试作文熠熠生辉,
获得高分的一条捷径。 h
2
欣赏开头部分
谈意气
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
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
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
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 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
上的比喻语句连接起来用。它可由词组构成,也可由句子构成,
在议论散文的各部分中,均可以使用。假设句、因果句、条件
句、对比句、转折句皆可排比。
例一:健康会随着时间损毁,美貌会随着光阴耗尽,荣誉
会随着历史尘封,而诚信却如一杯醇酒,越是品得长久,就越
是显得芬芳怡人。(《把“诚信”留在心里》)
例二: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
--《我爱唐装》
h
15
从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这些精巧的开头并 非只是简单套用某种入题的技巧才显示出新意来, 而是结合了几种或多种技巧,并且,从优秀考场作 文的开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这些考生驾驭语 言的能力和良好的语文素养,这才是他们获高分的 根本原因。
所以,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既要有意识 地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也要厚实自己 的知识积淀。
意气风发。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
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
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h
3
本论部分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分论点 1)“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 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 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 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 见一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 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 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 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 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
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h 此豁达的胸襟? 4
本论部分
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
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分论点2)
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
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
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
Hale Waihona Puke 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
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
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
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心
中的天平》)
h
12
开头部分
5、名言警句入题,彰显底蕴 “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古语所说的‘人非草
木,孰能无情。故而,在认知事物时便不自觉 地附着了浓浓的个人情感。于是有了‘情人眼 里出西施’的缠绵,‘感时花溅泪’的悲戚。”
h
16
议论散文的分论点
分论点,从属于中心论点,它 具体深入地从多方面或多层次阐释 和证明中心论点。分论点的提炼方 法主要有:
h
17
论点
1、分解法
论证中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 中心论点的具体化,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如 “理想”话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奋斗是理想的阶 梯”,分论点对“奋斗”一语进行具体分解:
—《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作者在辩证地引出学
习、工作应有这种精神后,便用了一组分论点来阐
述它的含义: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此类形式最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阐
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 中锻炼出来的。
h
20
论点
4、利弊法
议论文常要论述某种主张做法,而要证明应不应这
样做,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谈作用说危害了。比如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