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 强迫休眠:成熟而脱离植株的种子,由于内在因素或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使种子不能发芽或发芽困难的现象2 吸湿滞后现象在同一温湿度条件下,种子解吸等温浅和吸附等温浅并不重合,而解吸等温成滞后于吸附等温浅。
3 粮食平衡水分: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粮食解吸和吸附达到动态平衡时的粮食水分含量4 有氧呼吸:粮油籽粒在外界氧气作用下,通过一系列酶促氧化,最后生成氧化产物C02和H2O并释放出能量,这一过程称一一5 空调与气调:空调——只改变空气温度和湿度,而不改变空气气体成分比例,气调:改变原有空气的组成成分或调节气体成分的配比,并将一定的气体成分维持在一定局限范围内的过程。
6静止角:粮粒自由下落形成粮堆时,由于内聚力小,形成一个圆锥体,则圆锥体斜面与底面之间的夹角称——7通风通路比:从管道中泄出的气流,穿过粮堆,然后到达粮面,气流在粮堆中运行的最长通路与最短通路之比称之为通风通路比8 安全水分:65%相对湿度条件下的粮食平衡水分称9 水分转移:高水分粮和低水分粮混存在一起时,由于高水分粮部位水蒸气分压高,而向低水分区域扩散,最后导致高水分粮水分逐渐降低而低水分粮的水分逐渐开高,10呼吸基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消耗的物质称11 自动分级:粮食在移动或受到振动时,同类型粮粒或同类型的杂质在粮堆中聚集,使粮堆组成成分发生重新分布,这种现象称之为自动分级12 吸湿等温线:粮食平衡水分是空气相对湿度的函数,在温度为一定值时,代表这种函数关系的曲线称之为吸湿等温浅。
13 粮食平衡水分: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粮食吸附和解吸达到动态平衡时的粮食水分含量就称之为平衡水分14 湿热扩散:粮食水分朝着热流移动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之为湿热扩散15 结露与露点; 当空气中水分含量不变时,温度突然下降,空气中水蒸气变成为饱和状态,水分开始从空气中凝结出来,凝聚在粮食表面这种现象称之为结露。
结露时的温度称之为露点。
16 呼吸作用: 粮食籽粒内部的营养成分,在多酶系统和外界氧气的作用下,彻底氧化分解,最后生成C02和H20并释放出能量这一过程就称之为粮食的呼吸作用17 后熟作用: 后熟期间,粮食的种用品质、工艺品质逐步改善的过程称之为后熟作用18 粮堆发热: 粮堆温度不正常的升高现象称之为粮堆发热19、散落性:粮食不受阻挡自由下落时具有向四周流散形成锥体的性质。
20、种子寿命:种子从收获到发芽降低到50%(半活期)的时间。
21、粮堆发热:粮堆温度不正常上升或粮温该降不降反而上升的现象。
22、结露:保持某一空间的绝对湿度不变,温度下降,则相对湿度升高,当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就会有液体的水珠出现,称为结露。
23、自流角:粮粒放在某种材料的板面上,使粮粒开始下滑时板的倾斜角。
24、通风途径比:粮堆通风时,空气通过粮堆到达粮面所经过的最长途径与最短途径之比。
25、单位通风量:吨粮所需的通风粮。
TTC值以红四方法测定粮粒生活力的值叫TTC值,它表示染色中胚部变红粒数占受试粒数的百分比。
单一气调:只控制单一气体的浓度而达到理想气调效果的方法。
地温不变层:地表面下16米深处,地温的年变化幅度为0 .1 C,此地层称作地温不变层。
种子休眠:凡具有活力但停留在不能萌发或发芽困难的状态中。
潜热:物体上发生物态变化,温度保持不变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潜热。
吸附滞后现象:同一种粮食在一定温度下,相对于同一个空气相对湿度,?解吸时的水分高于吸附时的水分的现象叫吸附滞后现象。
脂肪酸值:中和10 0克粮食中游离脂肪酸所需的KOH毫克数。
均匀通风:沿送风管道的每个出风口风量相等。
制冷工况:制冷机组工作时状态,主要指制冷机组工作时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混合气调:通过控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成分配比,达到气调效果的气调方法。
热入冷出:小麦收获后乘热入仓,到秋季气温下降时采用连续通风方法将粮温降低,之后以低温方法储藏贴附射流:送风口靠近房间的天花板,射流上边动压大静压小,下边动压小静压大,射流便在上下边缘静压差的作用下,贴天花板面流动,不会中途下弯。
当量温度:由太阳辐射热所换算的相当于气温增加的温度。
降落值:是表示a-淀粉酶的一种指标,以搅拌器放入仪器后,到自动落下的时间(秒)表示。
内贴式防潮:防潮层设在主要呈重结构的内侧。
吸附:某物质的分子在相界面上发生自动浓集的现象。
低温不变层:地表面下16米处,地温年变化幅度为0.1 C。
孔隙度:在粮堆体积中,粮粒间空隙所占的体积百分比。
卡诺循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所组成的理想循环。
呼吸商:呼吸过程中,放出的二氧化碳体积与吸收氧的体积之比。
生活力:表示种子生命力存在与否的一个指标。
湿热扩散:水分在粮堆内沿着由温度梯度引起的蒸气压梯度而移动的现象。
陈化:粮食储藏超过一定期限,生活力渐趋衰老,最终完全丧失的过程。
工艺成熟:粮食收获后,工艺品质得到提高的过程。
胶着包装:密闭的塑料袋内装粮充入CO2,由于粮食对CO2的吸附作用,使粮食呈胶着状态,造成负压而保鲜粮食的技术。
单位通风量:指每吨粮食每小时的通风体积(M攩3攪/吨.小时)。
“三低”储粮:指低温、低氧、低药防治,是粮食储藏的综合措施。
劣变:不良环境条件造成粮粒生活力迅速丧失的过程。
临界水分:相对湿度为7 5%条件下的粮食平衡水分。
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界面,系统的物质始终保持恒定。
显热与潜热:由于物体升温或降温所需吸收货放出的热量称之为显热,而物体只发生物态变化,而温度维持不变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潜热。
水分再分布:高水分粮与低水分粮混存时,由于吸附和解吸的作用,高水分粮水分逐渐降低崐,而低水分粮水分逐渐升高的过程。
二填空题1 气调储粮技术根据实施途径不同,分为人工气调和生物降氧两大类,其中氮气储粮为人工气调技术,该技术根据实施方法不同,分别为钢瓶充氮法制氮机法分子筛富集法,此技术根本目的是减少粮堆内氧气的含量。
2 粮粒对气体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 这类吸附的特点是(1) 没有电子转移、(2) 、可吸附也可解吸(3) 可形成多分子吸附层、(4) 随温度升高吸附速度下降、(5) 越易液化的气体越易被吸附、这类吸附随温度的升高, 吸附速度及吸附量下降。
3 导致粮堆内湿热扩散的主要原因, 是粮堆内存在温差, 湿热扩散最终导致的结果是高温区域的粮食水分向低温区域转移. 严重时在低温区域会导致粮堆内水分结露。
4 机械通风储粮技术中根据仓房形式不同, 可将通风技术分为房式仓通风技术、立筒仓通风技术和浅圆仓通风技术. 通风气流穿过粮堆时造成的阻力损失与穿过粮堆的风速和粮堆厚度成正比, 与孔隙度反比. 存气箱通风主要使用于房式仓仓型, 存气箱通风时必须采用负压通风形式和人工辅助手段。
5 地下土洞库的仓顶结构有内贴和外贴之分,内贴结构分为四层他们从里到外分别为吸湿层防潮层连结层和壳体层。
1 粮堆是一个大的生态体系, 在这个生态体系中, 除了基本粮粒之外, 还有微生物、虫子、杂质、气体成份、组成粮堆的这些成分按其特性分为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 对储粮稳定性影响最大的为生物成分。
2 根据导致粮食发热的起因, 将粮堆发热分为干粮发热湿粮发热两种. 导致粮堆发热的主要因素为昆虫和微生物, 由此导致的发热类型分别为上层发热下层发热局部发热和垂直发热。
3 气调储粮技术, 当用气密材料密封粮堆时,为了确保粮堆的气密性, 一般应做到五查,分别为热合前查、热合后查、挂在仓内查、密封前查、检查粮情势时查。
4 通风储粮技术, 由于空气的粘滞性和粮面表面的粗糙性, 当气流穿过粮层时,会造成一定的阻力损失。
而这些损失主要包括摩擦阻力损失、局部阻力损失, 此阻力损失与穿过粮层厚度和气流风速成正比, 与粮堆孔隙度成反比。
为了确保通风的均匀性, 应遵循通风通路比原则, 则通风降温的通路比为1.5:1~1.8:1 范围, 而通风降水的通路比为1.25:1~ 1.5 。
通风降温设计的仓房能否用于通风降水系统不能气流在管网中的分布与管网的阻力有一定的关系, 管网阻力越大则气流越小。
1、被粮粒吸附的水分,根据其与粮粒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可分别称作结合水、吸附水和结合水。
2、粮食进行若进行有氧呼吸,以碳水化合物为呼吸基质时,呼吸商为1 ;以脂肪、蛋白质为呼吸基质时,呼吸商为V 1;以有机酸为呼吸基质时,呼吸商为〉1。
3、气调储藏中,为保证储粮品质,粮食含水量应控65% 以下。
单一气调时O2应控制在2% 以下;CO2为40% ;N2在98% 以上。
4、粮堆的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小,说明粮堆传热小、降温升温速度小。
5、粮食对水分的吸附既有物理吸附又有化学吸附;先发生吸附,后发生吸附,最后出现毛细管凝结,一般出现毛细管凝结水时的环境湿度为。
被吸附的水分相应被称作、。
绘图与分析1 制冷系统中除了四大主要设备之外,为了提高制冷运行效果和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平稳性,还经常增加一些辅助设备,这些辅助设备有哪些,它们在系统中的作用各是什么。
1.辅助设备有( 1) 油过滤器作用是过滤从压缩机喷出来的润滑( 2) 储液器作用是储备制冷剂液体以备系统负荷大时使用。
( 3)过滤干燥器作用是过滤制冷剂中的杂质和干燥制冷剂中的水分,防止冰塞现象发生( 4)气夜分离器作用是分离制冷剂液体,防止湿压缩现象发生2 绘制单管通风系统图, 并简要阐述该通风系统的特点和通风注意事项。
特点(1)可以采用正压通风也可采用负压通风(2)移动方便,安装简单。
(3)非常适合处理局部粮食发热。
注意事项:通风时必须保持仓内空气流通,否则降温除湿效果会下降,上层发热易采用正压通风,中下层发热易采用负压通风。
绘制单管通风系统图, 并简要阐述该通风系统的特点和通风注意事项。
3 房式仓通风系统的通风形式分为哪几类,而每一类又分为多少种通风。
请简要叙述(1) 压缩机——把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压缩成为高压高温的过热气体制冷剂(2) 冷凝器——把高压、高温的过热气体制冷剂冷却放热,然后变成为高压、高温的液体制冷剂。
(3) 膨胀阀一一(a)保证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压力差,能够是制冷剂在冷凝器中高压条件下放热冷凝,同时又能够保证在蒸发器中低压条件下吸热汽化。
( b) 控制系统制冷剂的供给量。
(4) 蒸发器——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热汽化由液体变成为气体,然后把某空间或某物体的热量给带走。
从而达到制冷目的。
4 绘制存气箱通风系统通风似拟图, 并简要阐述通风系统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事项. ( 1)机进风口与仓房风口相连接。
( 2)塑料薄膜覆盖粮面,然后试抽气,检查是否有漏气。
( 3)揭膜,首先从最远端开始,然后逐渐揭向空气分配箱上端。
注意事项( 1)必须采取负压通风。
( 2)一般采用中压风机。
( 3)一定要人工辅助揭膜。
( 4)待粮温与气温相差8-10 度时进行第二次揭膜,依次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