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轻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Cuzick J, et al. Lancet 2007; 369: 1711-23
如何应对生物学侵袭性强, 预后差的较年轻患者的乳腺癌?
更加积极的治疗方案
联合方案 延长治疗时间
ATLAS-他莫昔芬辅助治疗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 10年 vs. 5年:结果-复发与乳腺癌死亡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妇女 完成5年他莫昔芬治疗 (N=6846) 主要终点: OS
24
48 72 时间 (月)
96
120
0
24
48 72 时间 (月)
96
120
一项对我国2593例年龄不超过50岁的可手术乳腺癌患者进行的预后分析,评价了不同年龄组患者的生存率和无复发/转移生存率 Tang LC, et al.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0; 122:95-104.
34% vs 20% p=0.00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OR(95%CI) p值
≤40岁较>40岁:
更多浸润性导管癌 更多肿瘤>20mm 组织学分级更高 更多淋巴血管浸润 更高Ki-67表达 更低的Luminal A型比例
多病灶
淋巴血管浸润 分子分型
• • • •
主要终点:无失败生存 (FFS),总生存 (OS)
Taylor CW, et al. J Clin Oncol 1998; 16:994-999.
诺雷得单药去势与手术去势疗效相似,可避免手术
以诺雷得为代表的GnRHa是卵巢抑制的首选2: 避免手术, 作用可逆, 保留生育能力
100 80 总生存概率 (%) 60 40 20 P=NS HR=0.80 95% CI: 0.53-1.20 0 24 48 时间 (月) 72 96 风险患者 例数 诺雷得 69 手术去势 67 死亡 例数 44 48
aTTom: 他莫昔芬10年 vs. 5年:乳腺癌复发-2008 ASCO
复发人数 437 vs. 456 RR=0.95 (95% CI 0.83-1.09) P=NS
40岁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较差
总生存
1.0
无复发/转移生存率 0.8 总生存率 0.6 0.4 0.2 0 0 24 48 72 时间 (月) 96 120 41-50岁 40岁 HR=1.99 95%CI: 1.23-3.21 P=0.001
无复发/转移生存
1.0
0.8 0.6 0.4 0.2 0 0 24 48 72 时间 (月) 96 120 41-50岁 40岁 HR=2.07 95%CI: 1.49-2.88 P=0.001
0
1. Taylor CW, et al. J Clin Oncol 1998; 16:994-999. 2. McDonald Wade S, et al. Oncology 2008; 75:192-202.
IBCSG VIII 研究
CMFx6 疗程 手 术 随机 1:1:1 诺雷得 3.6mg/28d 2年 CMFx6疗程后, 使用诺雷得3.6mg/28d,18个月
乳腺癌死亡
5年:15年-15.0% 10年:15年-12.2% 第5-9年:RR=0.97 (0.79-1.18) 第10+年:RR=0.71(0.58-0.88)
20%
10% 0%
10 时间 (年)
15
ATLAS=Adjuvant Tamoxifen - Longer Against Shorter Davis C, et al. Lancet 2013; 381:805-816.
初诊早期患者经根治性治疗后有更高的进展复发风险 初诊晚期比例升高
年轻乳腺癌患者需要更加积极的治疗
目录
年轻乳腺癌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特征
HR+年轻乳腺癌患者的辅助内分泌治疗
年轻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新发展
如何应对生物学侵袭性强, 预后差的较年轻患者的乳腺癌?
更加积极的治疗方案
联合方案 延长治疗时间
复发风险 15年绝对获益4.3% N=7601
乳腺癌死亡风险 15年绝对获益3.2%
43.5%
47.3%
40
30 20 10 0
N=7601
40.3%
对照组 卵巢功能抑制组 Log-rank 2P=0.004 年事件发生率比 0.87 (SE=0.045)
0
5
时间 (年)
10
1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5
时间 (年)
10
CMF序贯戈舍瑞林组显著改善DFS
100 80 DFS (%) 60
40
20 0 0 1 2 3 4 5 6 7 8 时间 (年) 9 10 11 12 13
CMF戈舍瑞林 vs. CMF HR=0.42 95%CI=0.21-0.85 P=0.02 CMF (n=52) CMF戈舍瑞林 (n=53) 5年DFS 67% 89% 12年DFS 55% 77%
年轻乳腺癌患者较年长患者经历更多严重的问题:
预后不佳1
经过多种治疗后产生的闭经1 生育功能保留1
社会精神压力1
对治疗后哺乳的关注2
<40岁双侧乳腺癌患者渴望能降低双侧乳腺癌风险并改善 生存期3
1. Tang LC, et al.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0; 122:95-104. 2. Gonç alves V, et al. Hum Reprod Update 2013. 3. Rosenberg SM, et al. Ann Intern Med 2013; 159:373-381.
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
发病率
全国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42.55/10万 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16.81%
城市地区乳腺癌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 (城市:51.91/10万;农村:23.12/10万)
死亡率
同期女性乳腺癌死亡率为10.24/10万 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7.54%
2.6(1.4-4.5)
2.1(1.2-3.6) 2.4(1.1-5.1)
0.001
0.008 <0.001
回顾性分析(N=506):2013年2月到9月 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性 检测:ER, PR, Ki67和HER2-neu 年龄分2组:≤40岁(n=94; 18.6%);>40岁
Neslihan C, et al. 2013 SABCS 6-05-22.
P=0.01
-10
(%)
-12 -20 -30
13.2%
-25.2 全组 (N=2741)
-15
13.3%
≤40岁亚组 (N=795) -28.3
一项GnRHa辅助治疗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随机辅助研究个体患者数据的荟萃分析, 共纳入16项研究,11906例患者,其中激素受体阳性9022例(75.8%)
城市地区乳腺癌死亡率高于农村地区 (城市:11.94/10万;农村:6.71/10万)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12年12月第1版.
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
乳腺癌发病率为中国女性恶性肿瘤之首
0 乳房 气管/支气管/肺 结直肠肛门 发病率 (10万分之) 胃 肝脏 食管 子宫颈 甲状腺 子宫体及子宫部位不明 卵巢 死亡率 (10万分之) 30 60 气管、支气管、肺 胃 肝脏 结直肠肛门 乳房 食管 胰脏 胆囊及其他 脑及中枢神经系统 白血病
卵巢功能抑制显著降低乳腺癌复发及死亡风险
EBCTCG荟萃分析
年复发风险17%
60
50 复发率 (%) 40 30 20 10 0 对照组 卵巢功能抑制组 Log-rank 2P=0.00001 年事件发生率比 0.83 (SE=0.038)
年乳腺癌死亡风险13%
60 51.6% 50 乳腺癌死亡率 (%)
1063名淋巴结阴性、可评估的绝经前/围绝经期患者
68% 患者ER阳性,20% 患者年龄≦39岁
中位随访84个月 终点指标:DFS/OS
International Breast Cancer Study Group. JNCI 2003; 95:1833-1846.
IBCSG VIII研究:中位随访12.1年,激素受体阳性,<40岁亚组
乳腺癌死亡率列中国女性恶性肿瘤第5位
0 10 20 30 40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12年12月第1版.
年轻女性中乳腺癌的特点
年轻女性中,乳腺癌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1 年轻乳腺癌的诊断:中西方差异2
尽管在部分西方国家中年轻乳腺癌患者的数量逐年升高,但是每年诊断 为乳腺癌的患者中仅5%为年轻者 然而,亚洲地区所报告的年轻乳腺癌的诊断率是西方的2倍甚至3倍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的统计:2008年中国<40岁乳腺癌患者比 例远高于欧洲和美国2
1. Tang LC, et al.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0; 122:95-104. 2. 刘鑫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1;26(91):1817-1820.
年轻乳腺癌患者较年长患者经历更多严重的问题
15
Early Breast Cancer Trialists’ Collaboralive Group(EBCTCG). Lancet 2005; 365:1687-1717.
诺雷得对照卵巢切除的关键临床研究
Intergroup研究:多中心、随机对照
诺雷得组 3.6mg/月 (n=69) 绝经前ER+ 和/或PgR+ 转移性乳腺癌 (N=138) 随机 入组 (n=136) 卵巢切除组 (n=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