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外交课件

2019年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外交课件


意之会议记录
废除加拿大在中国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事件条约
1944年4月14日
瑞典 关于取消
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文及双方同意之会 1945年4月5日
议记录
荷兰 关于
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换文及双方同意之 1945年5月29号
会议记录
关于法国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特权
1946年2月28日
——《开罗宣言》(节选)
★罗斯福: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 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 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 印度……
★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 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 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斯大林: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 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 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 蔡永明 《洋务思想家与近代外交观念的传播》
世 界
明清时期
侵略战争 两次世界大战 工业革命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西学东渐深入
中国近代
1368年
中 国
1840年
晚清
民国
1912年
1949年
不平等条约 外国公使进京 总理衙门建立 第一面国旗
巴黎和会 改定新约 运动 收回治外 法权 联合国创 始国
中国现代
据统计, 1894—1898 年,同文馆学生去向为: 出洋外交官 37 人,国内行政官及各省教习、 翻译官 79人,留馆任职者 7 人。 总理衙门、 各地通商口岸 和驻外使馆的翻译人员多由同文馆提供。
——姜德琪《中国外交近代化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因分析》
同文馆为代表的洋务学堂不仅进行一般意义上的西学教育, 还特别注重国际公法方面的教育和一系列国际法著作的翻译, 为中国与列强交往提供了重要参考。
1世97界2年和平苏。争在霸争中取美和国处平于的守前势提,下,位一,国心际一地意位搞提现高代。中化
建设,发谋展求自同己中的国国改家善关,系建。设具有美中关系国开特始色正的常社化会。 主
义。”
1992年
苏联和部分东欧国家解 体,两极格局结束,一 批新国家建立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 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 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 各国的友好外交关系
抗战以来中国与各国签订平等新约一览表
文件名称
签约时间
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换文
1943年1月11日
英国 关于取消
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特权附件及换文并双方 1943年1月11日
同意之会议记录
废除比利时在中国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事件条约
1943年10月20日
挪威 废除
在中国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事件条约暨附件及双方同 1943年11月10日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外交
新航路开辟
殖民扩展
世 界
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 人文主义
科学革命
明清时期
1368年
1840年
闭关锁国 宗藩体制
中 朝贡外交 国
中国近代
1949年
中国现代
1793年马戛尔尼来华
1858年,中英订立《天津条约》规定:大英钦 差大臣作为代国秉权大员,觐见大清皇上时,遇有 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惟大英君主每有派员前 往泰西方与国拜国主之礼,亦拜大清皇上,以昭划一 肃敬 。
新航路开辟
殖民扩展
世 界
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 人文主义
科学革命
明清时期
侵略战争 两次世界大战 工业革命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西学东渐深入
关于瑞士放弃在华领事裁判权及其有关特权暨备忘录
1946年3月13日
关于取消丹麦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
1946年5月20日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 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 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 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守的状况,中国近
代外交制度的形成
1928年7月8日,国民政府发表《关于重订新 约之宣言》,宣布:中华民国与各国间条约已届期 满者当然废除,另订新约。其尚未期满者,国民政 府应即以正当之手续解除而重订之。其旧约已满期, 而新约尚未订定者,应由国民政府另订适当临时办 法处理一切。
1913—1929年关税收入
大国
“1A9P7E1年C”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世界
外交
积1极97发2年展与中周美边关国系家开睦始邻正友常好化系— 舞台
—1上97海2年合作中组日织建交
2001年加入世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 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
指出促成三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
时间
• 总理衙门图片
总理衙门 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
京师同文馆
1876年京师同文馆八年课程表(部分)
时间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第七年 第八年
课程内容 认字写字;浅解辞句;讲解浅书 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 讲各国地图;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 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 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 习译书 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 讲求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 天文测算;地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
世 界
明清时期
中国近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两极对峙 多极化趋势出现及加强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 题
中国现代
1368年
1840年
1912年
1949年
1978年
中 国
建国第一年与17国建交 11997593年年中“美和建平交共处五项原则”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开1展95以4年联合参国加为日中内心瓦的会多议边外交 积1极95参5年与地万区隆性会国议际“组求织同活存动异—”— 步入
国外因素
国内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 中国实行“一边倒”对
1949年 初,帝国主义对中国实 外政策,与苏联等17个
邓小平说行:经“济中封锁国和的外对交外孤政立策;是国独家立建自立主外的交,关系是。真
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
也不允许2别0世人纪打60中、国70年牌代。,中美国对外中政国恢策复的联目合标国是合争法席取
李鸿章说:“……各国互市遣使所以联外交, 亦可以窥敌情”,“当能预为辨阻,密速商办。否 则,亦可于发兵之后,与该国君臣面折廷争,较在 京议办更为得力”。
概括李鸿章主张派遣驻外使节的原因,分析清 廷派遣驻外使节的意义。
原因: 可以加强对外交往;
了解各国情况; 办理对外交涉;
意义: 更好的了解世界;
有利于改变闭关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