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进音乐世界

走进音乐世界


6.4 10.9 6.4 10.9
13.0 17.4
观察表明: ‚听不懂‛是许多人难以欣赏经典音乐的 主要原因之一。
我学音乐过程中的困惑……
“高山流水”的故事 与 音乐的基本特征
‚高山流水‛的故事暗示了一种音乐审美的观念:
音乐中包含着各种内容, 说不出表现的是什么,是因为你听不懂。
人们通常所说的“不懂”就是指: 不能明确指出音乐的表现内容。
其实,“要听懂”与“何需懂”是 两种音乐美学思想间多年的争论。
第二个话题:如何“懂”音乐
——音乐美学原理二:音乐表现的机制 与 理解音乐的基础
主讲:中央音乐学院 周海宏

听“懂”音乐并不难
——了解一点联觉理论
什么是“联觉”?
了解“联觉”的理论从两块糖开始…… 巧克力 薄荷糖
缺少联觉对应关系依据的‚解说‛、‚标题‛ 使听者因无法感受到这些内容而沮丧! 这是造成人们普遍认为 ‚经典音乐高深难懂‛的重要原因之一!
怪曲名-不是听众的错
起一个玄的曲名,让你…… 《合壁@器爨.com》 《佛跳墙》 《纸的时代》 《 yazi的梦想》 《点· 线· 云》 《超越时光》
‚听不出来‛,不是听众的错!
音乐讲座
主讲:中央音乐学院 周海宏
个人主页:
新浪微博: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V)
从‚高山流水‛讲起……
音乐咋就那么难“懂”!
先行组织者——第一个话题
欣赏“经典音乐” 一次通
音乐就应该这样听
——兼谈艺术对人生幸福与事业成功的重要性
主讲:中央音乐学院 周海宏

因为那些内容音乐根本就无法传达!
‚理解错误‛, 不是听众的错!
音乐内容的理解必然是: 主观的、模糊的、多样的! ——这是由联觉的机制决定的。
不仅如此,
对同一首作品, 不同演奏家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
巴赫-莫扎特/贝多芬
[奥]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 L.克劳斯 G.古尔德
[德]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H.卡拉扬 H.克纳帕尔兹布什
不是你没有丰富体验的需要, 而是你尚未感受到音乐的力量!
如果你: 看电影,看足球,喝酒,旅游,唱歌……
那么,去听‚经典音乐‛吧……
超越了观念的障碍后……
从现在做起! ——开始去听音乐
只要常听, 音乐审美的能力就会自然提高!
第五个话题: 人类失去艺术,世界将会怎样?
——一个关于幸福与成功的话题
音乐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 声音只有五种属性可以引起联觉:
1.音高 2.音强 3.速度与节奏 4.发音速度 5.紧张度
所以……
推论:
很多东西音乐不能直接表现: 明确、具体的视觉对象:
——比如“家具”、“水果”、“长相”……
纯理性的抽象概念:
——比如“博爱”、“平等”、 “经济”……
亚麻头发-美国人
别想“懂” “不懂”的事!
[英]艾尔加:《爱的致意》 2’56”
音乐真的不能表现 视觉性与语义性 的内容吗?
请听!
第一首乐曲
第二首乐曲
1)险峻的高山
2)清澈的小溪 3)秀丽的田园 4)汹涌的大海
1)险峻的高山 2)清澈的小溪 3)秀丽的田园 4)汹涌的大海
如此一致的理解说明什么? 难道音乐不是可以“听懂”的吗?
舞剧《红色娘子军》洪常青的主题
舞剧《红色娘子军》南霸天的主题
a) 洪常青出场的主题 b) 洪常青就义的主题
c)南霸天出场的主题 d)南霸天在洪常青就义前的主题
总结:音乐是靠联觉来表现各种内容的。
作曲家凭联觉选择与组织声音去表现 欣赏者靠联觉体验作曲家的表现意图
作曲家
联觉
音乐作品表现意图
欣赏者
共同的联觉反应是沟通作曲家与听众的桥梁
联觉定义——肖邦
联觉是音乐——声音的艺术——能够表现 视觉、情绪、概念等非听觉性内容的原因
让我们调动自己的联觉去感受
音乐表现各种内容举例……
[波]肖邦:《葬礼进行曲》
小白菜-黎明
中国民歌:《小白菜》
为什么说 “音乐是世界的语言” ?
原因就在于: “联觉”是人类的基本感觉反映。
拉二-黎明
[俄]拉赫马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主题
新浪微博: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V)
一次通
音乐美学原理摘要
主讲:中央音乐学院 周海宏
新浪微博: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V)
一次通
第一个话题:音乐何需“懂”
——原理一: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与 ‚听不懂‛经典音乐原因的分析
主讲:中央音乐学院 周海宏

如果你来写一首乐曲表现‚黎明‛……
先描写黎明前的黑暗: 高音还是低音? 长音还是短音? ——低音
——长音
现在描写天越来越亮了,怎么办?
[俄]穆索尔斯基《莫斯科河上的黎明》
你的想法和伟大的 作曲家穆索尔斯基一样!!
哪个是“野蜂”, 哪个是“蝴蝶”?
科萨克夫:《野蜂飞舞》 a) [俄]理姆斯基·
b) [挪]格里格:《蝴蝶》
因为 音乐不能直接传达视觉的与语义的内容。
俞伯牙,你太不懂音乐!
不应该要求听众在音乐中 寻求那么具体的表现内容!!
大家都“听不懂”, 一般人与爱乐者的区别 是什么呢?
北京六所高校大学生接受西洋古典音乐情况调查
(2001.3)
题目
事先不了解乐曲内容,就无法 欣赏西洋古典音乐 。
听不懂音乐的表现内容,就不 应该听 。
有联觉对应关系,就有可能使人产生联想; 否则,就不怪听众‚听不懂‛了。
——是作品的问题!
巴赫悲伤-听众的角度
[德]J.S.巴赫:《约翰受难乐》
J.S.巴赫: 《前奏曲与赋格 No.21》
不断变化的音响, 使人抓不住一个稳定的想象对象。 其实,在音乐的欣赏中 往往很难保持一个稳定的想象内容!
从听众角度看: 敏感的联觉、丰富的联想 是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 不用担心自己的联觉能力, ——联觉是本能的一部分;
味觉
联觉
低音
高音
听觉
巧克力
薄荷糖
重 轻 闷热 凉爽 高音 低音
亮色 暗色 羊绒 真丝
为“空调机”选一段广告音乐

第一个音乐片段…… 第二个音乐片段……
为“社会经纬”、“法制进行时”节目选片头曲
由一种感觉引起其它感觉的 心理现象叫“联觉”
联觉是人皆共有的基本感觉。 日常生活中的联觉现象是大量的。
对两种音乐美学观点的总结:
没有必要用文学化与美术化 的方式理解音乐!
——音乐何需‚懂‛!
认为音乐欣赏仅仅是 纯听觉的感受也是错误的!
——联觉是音乐表现 与理解的桥梁!
那么 什么时候“听得懂” 什么时候“听不懂” 呢?
从作品角度看:
音乐能否引起明确的内容理解, 取决于 持续而稳定的联觉对应关系
北京六所高校大学生接受西洋古典音乐情况调查
(2001.3)
不喜欢经典音乐的原因
1.听不出旋律 2.听不懂,不知道表现的是什么
%
10.9 21.7
3.音响不是乱哄哄听不清,就是不鲜明,缺少变化 4.乐曲太长 5.不习惯西洋古典音乐的音调 6.听的时候,不能使人产生轻松愉快的感觉
7.本人缺少音乐感受力 8.西洋古典音乐不贴近当代生活
音乐美学原理:
音乐艺术基本材料——音响的两个基本特征:
没有视觉性。
——所以,不能直接传达视觉形象!
没有语义性。 ——所以,不能直接传达思想概念!
专业音乐工作者也“听不懂”!
题目
搞音乐专业的人能听懂音乐表 现的是什么。
音乐学院 同意率 (%) 普通院校 同意率 (%)
38.7
74.9
音乐工作者的压力……
重要的方式。 原理二、音乐的理解是高度主观、 多解的,模糊和不 确定的。 ——这是由它的表现机制决定的。限定音乐内容理解的范 围需要辅助性的信息。 原理三、联觉是音乐与其表现对象之间的中介环节 ——表现准确性取决于联觉对应关系的明确与稳定性。

为什么要非 听经典音乐?
主题6:斗争/前进 主题7:反扑/战斗 主题8: 芬兰的颂歌 主题9: 斗争/胜利向前 主题10:
胜利
这些解释都是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猜的!
理解的对吗?
不会错了吧?
第三个话题:
“音乐理解何需‘正确’”
——音乐美学原理三:音乐理解活动基本特征
-声音的五种属性
主讲:中央音乐学院 周海宏

不同的艺术,满足人不同的需要
轻音乐
软饮料
经典音乐 酒
鲜明、简单、柔和
微妙、复杂、强烈
音乐美学原理四: 音乐功能之:社会功能 音乐对人的影响作用多种多样:
音乐影响人的情绪 音乐调节人的行为 音乐减轻精神压力
音乐改变环境氛围 音乐影响社会和谐
音乐……
选自《走进音乐的世界》DVD光盘配套 “功能音乐CD”
音乐学院 同意率 (%)
普通高校 同意率 (%)
6.5 3.2
35.8 11.3
调查表明: 音乐工作者及经典音乐爱好者 在欣赏音乐时 较少依赖于‚内容解说‛!
——不一定非要听出明确的概念性、视觉性内容。
——不一定非要用文学化、美术化的内容去解说音乐。
在音乐中追求明确的概念性、视觉性内容, 用文学化与美术化的方式欣赏音乐是一个误区。
[美]格什温: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在一个阳光和煦的早晨,一个 美国人漫步去爱丽舍广场,…… 走过一家敞了门的咖啡馆……这 位美国人过了河,坐在‘左岸咖 啡馆’的露天席上……‛ ——迪姆斯· 泰勒(Deems
Taylor)应作曲家本人之约,为《一个 美国人在巴黎》首演节目单所写的解说 词。
很多作品标题与内容介绍你是听不出来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