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终稿

1.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终稿

第一单元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围绕“童话”为主题,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以童话的形式介绍了一群小蝌蚪,在鲤鱼和乌龟的指引下,找到了妈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地也变成了小青蛙,告诉我们要从小学会独立的生活,遇到问题要多问、多想,才能找到正确答案的道理。

《我是什么》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多种变化形态,如云、冰雹、雪等,还讲述了水的利与害。

水为人类做了许多好事,也做了很多坏事,我还知道了要让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植物妈妈有办法》这首儿歌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常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告诉我们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

学情分析:1、识字: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认识20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能识记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和偏旁部首。

但是,由于识字量的不断增加,音近字、形近字的大量出现,学生经常会出现混淆,识字的准确性不够,在作业中经常出现错别字。

2、阅读:通过阅读,学生们都有了简单的句型概念,认识了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

知道阅读课文时要做到:注意力集中,边读边想。

对于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古诗,多数的学生都能完成。

在读课文方面,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做到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

没有自己的感悟等现象也较为严重。

3、写话:多数学生能用上学过的词语写一句话,把图意表达正确。

但是大部分学生的标点使用仅仅停留于句号,一部分学生还不会使用标点,错别字还比较多,主要是因为形近字、音近字的混淆。

也有个别孩子所写的话存在严重病句或者学过的字写不出的现象。

单元教学目标:1.)2.认识4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28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和古诗《梅花》。

4.口语交际(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5.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水”的相关知识以及植物是如何传播种子的,体会大自然的奇妙,启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单元重难点:1.学会生字新词。

(重难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4.体会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单元课时安排:1.《小蝌蚪找妈妈》2课时2.《我是什么》2课时3.《植物妈妈有办法》2课时4.《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1课时5.《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2课时¥'<)小蝌蚪找妈妈主备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材分析:<《小蝌蚪找妈妈》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富有童趣的经典童话故事。

内容生动有趣,以对话为主,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材料。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学情分析: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字都有了自己的方法,教师应相信他们的识字能力。

学生们对蝌蚪与青蛙都很熟悉,所以教学本课,应以朗读为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更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重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重点)过程与方法目标:.能通过学习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重点、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白从小就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难点)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5分钟)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课件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的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15分钟)&听音频范读正音,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自读提示: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3.课件出示会认字我会认塘脑袋灰捕迎阿姨宽龟`顶披鼓(师指生试着全部读一遍,指生加拼音读并组词,齐读,开火车读)让学生归纳后鼻音,整体认读音节的字4.课件出示词语池塘脑袋灰色捕食迎上去阿姨宽嘴巴乌龟顶上披着鼓着(师指生读,齐读,开火车读)(5学习多音字:长大只三、指导书写:(15分钟)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学习字的结构,部首,让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里位置。

2、课件动态演示字的书写顺序。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学习生字。

难写、易错字形分析:“两”字笔顺是从上到下、最后一笔捺变点“就”字右边尤不要写成龙·“宽”上中下结构,各部分写得都要扁一点4、学生自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优秀作品展示。

6、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看看自己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把没写好的再写一写)四、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并标出自然段。

(5分钟)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本文讲了一群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跟着妈妈一起捉害虫的故事。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也能通顺的读课文了,下节课我们和小蝌蚪一起去找妈妈吧!六、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老师现在检查一下学习情况。

出示词语课件,齐读,指生读,开火车读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

核心问题: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串珠问题:1.读课文,说一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2.小蝌蚪在找妈妈时,外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小蝌蚪是怎样克服困难的?二、品读释疑(20分钟)自由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了第一自然段,哪个同学能说说小蝌蚪长什么样子?,用文中的话回答。

生:(大大的脑袋.......尾巴)#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指生读第二、三自然段(1)“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从“长出两条后腿”看出了什么?“长出两条后腿”说明了小蝌蚪逐渐长大,这是它生长过程中的第一次变化。

(2)“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从“迎”字看出了什么?“迎”字可以看出小蝌蚪想急切见到妈妈的心情。

从小蝌蚪称鲤鱼为阿姨,可以看出小蝌蚪非常的懂礼貌。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师:这时候小蝌蚪的身体又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生: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3)“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

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师:乌龟妈妈描述的青蛙妈妈长什么样子?(用文中的话)生: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指生读第四、五自然段。

师:读了第四自然段,哪个同学能说说小蝌蚪又有的什么变化?,用文中的话回答。

生:(尾巴变短了)@师:小蝌蚪终于在荷叶旁边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们的妈妈有什么特征呢?(披着.........大眼睛)4.学习第六自然的齐读第六自然段师:小蝌蚪这时候又有什么变化了)生:尾巴不见了师:这时候,小蝌蚪已经长成什么了?生:青蛙。

~师: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青蛙呢?生:爱护小青蛙,保护小青蛙。

三、核心问题:(10分钟)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小蝌蚪询问鲤鱼阿姨,自己的妈妈在哪,然后误把乌龟当作自己的妈妈,乌龟告诉小蝌蚪,他们妈妈的一些特征,小蝌蚪终于在荷叶旁边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串珠问题:1.读课文,说一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鲤鱼阿姨和乌龟。

2.小蝌蚪在找妈妈时,外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2)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3)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4)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3.小蝌蚪是怎样克服困难的?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阿姨,她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他们误把乌龟当作了自己的妈妈,但是他们坚持、不放弃,最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四、课堂小结(5分钟)文章以找妈妈为线索,用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告诉了我们从小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五、布置作业下课把故事讲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1.小蝌蚪找妈妈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青蛙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