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6年评价思想及观点态度
2016年评价思想及观点态度
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 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 看法?请简要说明。
2020/6/8
8
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
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
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
(示例一)这种说法有道理。
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赞
4.伤春之愁、家国之愁;
5.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 成一梦,堪愁。……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 外长江空自流。(王安石)
5.昔胜今衰之愁;
2020/6/8
12
6.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2.国破家亡之愁、报国无门之愁;
2020/6/8
11
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 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 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思友之愁;
4.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 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 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 照)
2020/6/8
5
(二)评价作者思想感情
例题2.(2014年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 求作答。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4分)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步骤一)这是一首忧国伤时之作。
(步骤二、三)“一枝一叶”原指竹子的枝叶,在风中 “萧萧”而动,紧扣了“画竹”的画面,又紧扣了“卧听” 的诗面,同时它比喻发生在老百姓中点滴小事。他直言不 讳地指出,作为地方官应该对老百姓的“一枝一叶”都要 加以关心。
(步骤四)表现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真切关怀和同情。
答:《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 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
《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
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
2020/6/8
6
例题3.(2011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1.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4.主旨是什么; 5.有人评价这首诗……,也有人评价这首
诗……,你同意哪种看法? 6.有人认为这首诗是……的,请你结合此诗
的内容,谈谈你自己的理解; 7.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
2020/6/8
3
答:
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
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
下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
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2分)全词表达
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
情感(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 。
(2分) 2020/6/8
7
(三)评价观点态度
例题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颂。“人”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
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
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示例二)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
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赏之情。“人”只
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成
大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2020/6/8
9
五、巩固练习:
完成《新课标》同步训练6365页的练习。
2020/6/8
10
课堂示例
下列诗词中均有“愁”,请分析每一首
诗中“愁”的具体内容。 1.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
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
1.闺中怀人之愁;
2.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 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
次石湖书扇韵①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 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饶州鄱 阳(今江西波 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 仕。 淳熙十四年 (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 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三、解题格式 采用的作答形式是 1.概括诗歌内容主旨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步骤一)+诗歌各
句分别写了什么(步骤二)+通过什么手法(步 骤三)+抒发什么情感(步骤四)。 2.回答所抒感情 通过什么内容(步骤一)+抒发(寄寓、揭 露、表达)什么感情(步骤二)。 3.评价观点态度 ⑴明确表明你的观点; ⑵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 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
2020/6/8
4
(一)评价诗歌内容
例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淮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朝·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①郑板桥:清代诗人,画家,书法家。作画题诗时 任山东淮县县令。 ②年伯:古时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 对同年的父亲或父亲的同年称年伯。包大中丞括,包括, 曾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大,表尊敬。
2020/6/8
1
一、学习目标
1.熟悉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2.掌握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类答题规范。
鉴赏古诗词的思想感情包括两个方 面的内容:
一是了解诗词的内容,把握诗词的 主旨;
二是体味诗词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还需抓住不 同类别诗词的特点。
2020/的孤独之愁;
7.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7.羁旅之客愁
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8.亡国之愁;
2020/6/8
13
9.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 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 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 扁舟。(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