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讲座精品PPT课件
• 乾三连,坤两断; • 震仰盂,艮覆碗; • 离中虚,坎中满; • 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两两相重,出现六十四种不同形状的六划线条组合体,即“六十四卦” (《周礼》称为“别卦”)。六十四卦各有其名及所喻示的象征意义, 如两乾相重乃《乾》卦( ),取天体运行不止之象,喻示开创万物 的 “阳刚元气”;坤下离上为《晋》卦( ),取火在地上,如日升 起之象,喻示事物“晋长”的情状。其他诸卦无不如是,均以特定的 象征形象,喻示各种事物、现象的罚站情态。
近古: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 魯國 陬邑(今山東省 曲阜市)人。 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西元前五五一年),卒於魯哀公十 六年(西元前四七九年),享壽七十三歲。 (一)少也貧賤 (二)長而好學 (三)去魯返魯 (四)在魯從政 (五)周遊列國
(六)整理六經
孔子自述
孔子回顧自己的一生,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 欲,不踰矩。」
中古 :周文王
中国商末西方诸侯之长。生卒年不 详。姬姓 ,名昌。古公亶父之孙,季 历之子。商纣时为西伯,亦称西伯昌。 商纣时为西伯,建国于岐山之下,积 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 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 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子武王 有天下后,追尊为周文王,商末诸侯 首领,史称西北侯,追封为周文王。 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先祖古公、父 亲季历之法,提倡笃仁、敬老、慈少、 礼贤下士的社会风尚,使其领地的社 会经济得以发展。与其子姬发在宝鸡 蟠溪钓鱼台聘姜尚为军师,自岐山起 兵率军攻伐殷商,是西周王朝的开创 者。发现“文王八挂”,流传于世。
一、《周易》的内容
今本《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 (一)、“经”,指六十四卦的卦形和卦爻辞: 六十四卦,是由八卦重叠而成的。“八卦”的构成基础,是由阴(- -)
和阳(—)的符号,古人用这两种符号三叠为八种不同形状的三划线 条组合体,其卦名、卦形及象征物的对应关系是:
朱熹《周易本文》载八卦去象歌曰:
《周易》这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之所以能长存于世,正在于它的实用性 和科学性。它独特的超前预测、超前反映的功能是目前任何科学仪器无可比拟 的,可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人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感应器,它本身就 有预测信息的功能,而且分工细而严密。摇卦时铜钱平放于手心,人的易场力 作用于铜钱,使之按照感应易场发生运动,于是铜钱的变动就反映了相应事物 的阴阳变化。 。
《周易》经传的创作经历了远古时代至春秋战国的漫长过程,是“人 更多手,时历多世”的集体撰成的作品。
上古:伏羲氏
太昊伏羲氏是中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人物,距离现在大约在8000年 至6000年以前,属于新石器的早、中期时代。从汉代以来两千多年, 太昊伏羲氏称之为“百王先”,为“三皇五帝之首”,为中华民族的 人文始祖。
四、周易的性质
关于周易的性质,学者也颇有争论。其间两种主要的看法是:或以为《周易》 是筮书,或以为是哲学著作。占筮及《周易》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或许 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 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著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 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周易》中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的发明, 正是我国人民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遇到 的疑难之事,不是求助于偶像,而是运用通过八卦今昔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 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从而 更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易卦及《周 易》,是个储存量很大的信息库。《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 化之根。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 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 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 把握息息相关的。
周易与哲学
《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 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 “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 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 人为根本。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正如 《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 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 故《易》六位而成章。”乾为纯阳之卦,坤为纯阴之卦,乾坤是阴阳 的总代表,也是阴阳的根本,孔子在《系辞》中说“乾坤其易之门 邪”,“乾坤其易之蕴邪”。《易纬·乾凿度》中说:“乾坤者,阴 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 通行本《周易》本经排序以《序卦》的 次序为基础,而以乾、坤两卦为首。《系辞》开篇即云:“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文言》 是专门论述乾坤之卦德的传文,并将乾坤之德性引申发挥至人文道德 范畴。说明乾、坤是《周易》中最重要的两卦,也是《周易》阴阳哲 学的基础。
《周易》讲座
地点:***拓展训练基地 时间:二零一零年五月
《周 易》
周易是一部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上影响最为广泛的古代经典著作, 历代学人对它的研究探讨,曾寄予极大的热情、付出至多的精力。《四书 五经.经部易类小序》尝云:“《易》道广大,无所不包。”
谨就《周易》的主要内容、命名之义、经传的作者、全书的性质等问题, 略作评述,希望能和大家共同分享和学习!
二、《周易》的含义
• 古人凡著一书,必重于立其名义。《周易》的命名定义和在呢? “周”字之义:一曰“周”指周代;二曰“周”字义取“周普”。尚有
兼取两说,而实主“周普”之义者。 “易”字之义,古今说者尤为多,择其要者约有七种: 其一、“易”为“蜥蜴”; 其二、“易”一名而含三义:即简易、变易、不易; 其三、以“日月”为“易”; 其四、“易”兼有“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
五义; 其五、“易”为占卜之名又用以名占卜的官; 其六、更简易; 其七、“甲骨文 “易” 字的写法,取”日出“之形,变易。
三、《周易》的作者
班固撰《汉书.艺文志》,承司马迁之说,将《周易》经传的作者及创 作时代扼要地概括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即谓“上古”的伏羲氏画 八卦,“中古”的周文王演绎为六十四卦并撰写卦爻辞,“近古”的孔子 作《易传》十篇。
(二)、“传”,指阐释《周易》经文的十篇专论,亦称“十翼”:
• 《易传》包括《文言传》,《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 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等七种十篇。
• 《易传》诸篇原是单行,不与经文相杂。汉代学者将《文言传》分附 于《乾》、《坤》两卦,将《彖传》、 《象传》分附于六十四卦; 《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仍独立附于 经后。这种经传合编本《周易》,便于学者以经文对照传文阅读,汉 以后学人研习既久,遂成通行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