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经济学第3章
运输供给包含内容:
运输供给量 运输方式
运输布局 运输经济管理体制
运输供给分类:
个别供给 局部供给 总供给
生产性
消费性
区域内 区域间
过境
• 3.运输供给量
运输供给的大小通常用运输供给量来描述。运输供给量 是指在—定时间、空间和—定的条件下,运输生产者愿意而 且能够提供的运输服务的数量。 • 4.运输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根据运输价格与供给量的关系所列成的表叫运输供给表 。 一般情况下,供给量与运输价格同方向变化,即供给量 随运价上涨而增加,随运价下跌而减少,这是运输供给的一 般规律。 供给规律的形成是由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决定 的,在各种生产要素价格(生产成本)以及其他因素不变的条 件下,某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使生产者的利润增加,从而促 使生产者加大该种商品的投入,增加供给,如果该种商品的 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者就会将其掌握的生产资 源转用到其他商品的生产,从而使该商品的供给减少。
5、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1)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1)供给由各种因素决定。 供给量由价格决定,供给量是指在某一特定价格水 平时,生产者愿意或计划供给的商品量。 供给是指不同价格水平时的不同供给量的总称。 (2)在供给曲线上,供给量是供给曲线上的一个点,而供 给是指整个供给曲线。
2)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 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 动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供给量变动说明图
3.2 3.1 3 2.9 2.8 2.7 0 50 P0 P2 50 Q1 100 Q0 150 Q2 200 Q 250 100
P
3.3
P1
200
b
150
3)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
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大,产品的供给弹 性也大;反之,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小,产 品的供给弹性也小。 4)生产所采用的技术类型
采用资本密集型技术(如重工业)生产 的产品,其生产规模一旦固定,变动就比较 困难,从而其供给弹性也小;采用劳动密集 型技术(如轻工业,尤其是食品、服装等) 生产的产品,其生产规模变动容易,从而其 供给弹性也大。
第三章 运输供给与市场均衡
3.1
3.2 3.3 3.4
运输供给概述
运输供给的价格弹性 运输供给的结构 运输供需均衡
3.1
运输供给概述
一、供给与供给量 1.供给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 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注意供给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
生产者的目标
商品本身的价格 其他商品的价格
影 响 供 给 的 因 素
生产要素的价格
政府的政策
生产技术的变动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3、供给函数
如果把影响供给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把供给作 为因变量,则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供给的因素 与供给之间的关系,这种函数称为供给函数。 用S代表供给,a,b,c,d,……,n代表影响供 给的因素,则供给函数为
三、运输供给的特征
• • • • •
1.运输设施的能力决定着运输供给能力 2.运输供给的不平衡性 3.运输供给使用的不充分性
4.运输供给的成本转移性
5.运输供给的可替代性与不可替代性
3.2
运输供给的价格弹性
一、运输供给的价格弹性
• 1.概念
运输供给的价格弹性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运价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变动的灵敏程度。
S=f (a,b,c,d,……,n )
如果仅考虑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把商品本 身的价格作为影响供给的唯一因素,以P 代表价格,则 供给函数为 S=f ( P ) 如果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是线性关系,则供 给函数可表示为 S=-c +d P 其中c,d表示为正的常数。
4、供给定理
(1).供给定理
• [例1] 某航运企业经营从A地到B地之间的海运
业务,据该公司的统计资料表明,其船舶运力与 运价之间的函数关系为:Q=2P+10,式中:Q表示 船舶吨位供给量,P表示运价。 • (1)计算P=5时的船舶运输供给价格点弹性εS 。 • (2)计算P1=5与P2=10之间的船舶运输供给价 格弧弹性ES。 • (3)从A地到B地还可以通过航空运输,如果该 航线航空运输运价从目前的l00个单位下降10%, 目前海运运价为5个单位,则海上运输供给量可提 高到30个单位,试计算这两种运输方式的供给价 格弹性ESAB。
三、运输供给价格弹性的特点
• •
(1)同考察期间的长短有关 运输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有初始 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运力贮备风险较 大等特点,所以短时间内调整运力不易 做到,供给价格弹性较小。但从长期考 察,运输市场在运价的作用下,供给与 需求会逐步趋于相互适应,表明在长期 内,运输供给具有足够的弹性。
2.影响运输供给弹性的因素
l)生产要素适应运输需求的范围大小
运输服务就是使运输对象发生空间位移,但 由于个别运输需求的差异性,导致运输服务的生 产要素的差异性。如果生产要素适应运输需求的 范围大,则供给弹性就大;如果生产要素适应运 输需求的范围小,则供给弹性就小。如杂货船与 油轮相比,杂货船适运货物范围广,在运输市场 上便于灵活调配,供给价格弹性大;而油轮专用 性较强,较难转移到其他货类市场,因此供给弹 性较小。
• (2)同运输市场上供需的相对状况有关
当需求量低时,通常运输市场供给过剩,因
此具有较大的供给价格弹性;需求量高时,通
常运输市场供给紧张,即使价格上升,也无大 量供给投入,因此供给弹性较小。
• (3)同运价波动的方向有关
运价朝不同方向变化时,运输供给价格弹
性大小亦不同。一般地说,运价上涨时,刺激
3)供给的变动
供给的变 100 动是指商品本 身价格不变的 情况下,其他 因素变动所引 起的供给的变 动,供给的变 动表现为供给 0 曲线的平行移 动。
P
S2
S0 S1
供给变动 说明图
P0
0
Q2 Q0
Q1
Q 100
二、运输供给
1.运输供给的概念
运输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 平下,运输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运输服 务的数量。运输供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运 输生产者出售运输服务的愿望和生产运输服务 的能力,缺少任一条件,都不能形成有效的运 输供给。
2)调整运力的难易程度
一般来说,能够根据价格的变动 灵活调整运力的产业,其供给价格弹 性大;反之,难于调整的,其价格弹 性就小。定期船市场与不定期船市场 相比,前者调整运力较困难,供给价 格弹性较小,后者调整运力较容易, 供给价格弹性较大。
3)运输成本增加幅度大小 如果一种运输服务增加供给引起的成 本增加较大,那么,其供给弹性就小;反 之,如果增加的成本不大,供给弹性就大 。如旅客运输在满员情况下还能超员运输 ,其成本随运量变化而增加的幅度小,则 供给价格弹性大。相对而言,处于运量饱 和的货物运输再增加运量,就须增加运输 工具等,因此带来成本增加幅度大,此时 的供给价格弹性小。
供给增加,运输供给弹性较大;运价下跌时, 供给并不情愿退出市场,只有实在难以维持, 才被迫退出市场,故供给弹性较小。
• (4)同运输市场范围有关 • 运输经营者往往是分布于各个地区的大小承运人,其
行动基本上是相互独立的。各个经营者无力左右运输市场 运价,只能在一定的运价水平下采取一定的营运策略。当 运价上涨或下跌时,运输公司将采取复运或停运,租进或 租出运力,买或卖运输工具,推迟或提前报废运输设备等 策略以增加或减少运力供给。如若市场形势在较长时期内 运价坚挺,这将进一步刺激投资建造新运输设施或工具的 兴趣,竞相订造新运输设施或工具以增大供给能力,因比 ,个别的供给弹性较大。 • 从整个运输市场考察,可能与个别供给有所不同。在 短期内运价上升,虽有租进运输设备、买进运输设备等活 动,但是在新运输设备投入市场之前,整个市场的供给量 不会有显著增加。其主要增加的运力是复运运输设备和加 速运输的结果。当运价上涨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较好的 水平时,必然会引起运输工具价格的上升,这时,用巨额 投资建造新运输设备的热情会有所减弱。因此,整个市场 的供给弹性相对较小。
二、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1.影响一般商品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1) 生产时期的长短 在短期内,生产设备、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无法大量增加,供给弹性也就小。在长期内, 生产能力可以提高,因此,供给弹性也就大。 2) 生产的难易程度 产量易于调整的商品,供给弹性较大;反 之,产量难于调整的商品,供给弹性较小。例 如:农产品受自然力的影响大,产量难于调整 ,缺乏供给弹性;工业制成品受自然力的影响 小,产量较易调整,供给弹性较大。
• 解:(1)船舶运输供给价格点弹性
εS= dQ P
dP Q 2 5 0.5 2 5 10
• (2)当P1=5时,Ql=2×5十10=20 • 当P2=10时,Q2=2×10+10=30 • 船舶运输供给价格弧弹性
Q 2 Q1 P1 P 2 30 20 5 10 0.6 ES P 2 P1 Q1 Q 2 10 5 20 30
四、运输供给的交叉价格弹性
由于运输业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可替
代性和互补性,因此,有时要研究在运输企业、各运输方
式之间的供给交叉价格弹性,即某种运输服务价格的变动 引起的另一种运输服务供给的变动的灵敏程度。 公式表示为:
Q A / Q A Q A PB E SAB PB / PB PB Q A
ESAB——B种运输服务价格变化引起A种运输 服务供给的变化的弹性值(即 A对 B的价格交叉弹 性); QA 、 ΔQA——A 种运输服务供给量及供给量 变化值; 。
PB、ΔPB——B种运输服务价格及价格变化值
理论上, 若A、B相互独立、不可替代,则ESAB=0; 若A、B可替代,则ESAB<0; 若A、B互补,则ESA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