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3x10=30分)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首次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A.牛顿、卡文迪许 B.开普勒、卡文迪许C.开普勒、伽利略 D.伽利略、卡文迪许2.一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做曲线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A.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也一定在不断地改变B.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可以不变C.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D.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也可以不变3.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运动的速度大小等于分运动的速度大小之和B.物体的两个分运动若是直线运动,则它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C.合运动和分运动具有同时性D.若合运动是曲线运动,则分运动中至少有一个是曲线运动4.将体以一定的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称做平抛运动,在同一地点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A.物体下落的高度和受到的重力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初速度C.物体下落的高度和初速度D.物体受到的重力、下落的高度和初速度5.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不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则()A.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离地心的距离可以按需要选择不同值B.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C.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D.它只能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可以按需要选择不同值6.下列关于三种宇宙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宇宙速度v1=7.9km/s,第二宇宙速度v2=11.2km/s,则人造卫星绕地球在圆轨道上运行时的速度大于等于v1,小于v2B.美国发射的“凤凰”号火星探测卫星,其发射速度大于第三宇宙速度C.第三宇宙速度是在地面附近使物体可以挣脱地球引力束缚,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卫星的最大运行速度D.第一宇宙速度7.9km/s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7.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B.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C.b、c运行的周期相同,且小于a的运动周期D.b、c的角速度相等,且大于a的角速度8.两个大小相同的实心小铁球紧靠在一起,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若将两半径为小铁球半径2倍的实心大铁球紧靠在一起,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A.4F B.C.16F D.9.小船在100m宽的水中渡河,水流速度为5m/s,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20sB.要使小船渡河的位移最短,则船身与河岸上游应垂直C.船渡河的最小位移为100mD.船渡河的最小位移为125m10.如图所示,a、b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分别在两轴线竖直、内壁光滑圆锥的内侧面上,它们以相同的角速度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两圆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0°和45°,则()A.两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相等B.两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相等C.a球的向心加速度小于b球的向心加速度D.a球离地面的高度大于b球离地面的高度二.多项选择题(4x6=24分)11.如图所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A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长绳吊起一重物B,设重物和汽车的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 B、v A,则()A.v A<v B B.v A>v BC.绳子上的拉力大于B的重力D.重物B做减速运动12.关于地球上的物体,由于地球自转,物体的角速度、线速度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赤道上的物体线速度最大B.在两极上的物体线速度最大C.在赤道上的物体角速度最大D.北京和南京的角速度大小相等13.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示意图,轮A和轮B共轴固定在一起组成一个塔轮,各轮半径之比为R A:R B:R C:R D=2:1:1:2,在运转过程中,轮C边缘上一点和轮D边缘上一点线速度之比和向心加速度之比()A.v C:v D=1:2 B.a C:a D=4:1 C.v C:v D=2:1 D.a C:a D=8:114.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B.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动能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D.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15.若已知某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半径为r,公转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由此可求出()A.行星的质量B.太阳的质量C.行星的密度D.太阳的密度16.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互相绕转,称之为双星系统.在浩瀚的银河系中,多数恒星都是双星系统.设某双星系统A、B绕其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若AO<OB,则()A.星球A 的角速度等于B的角速度B.星球A的线速度大于B的线速度C.星球A的向心力大于星球B的向心力D.星球A的质量大于星球B的质量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17.三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1)甲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 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即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2)乙同学采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与可看作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 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铁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实验可观察到两球在水平面相遇.仅仅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3)丙同学采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拍摄到如图(3)所示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照片.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 2.5cm,则由图可求得拍摄时每s曝光一次.(g取10m/s2).四.计算题(共36分)18.在冬天,高为h=1.25m的平台上,覆盖了一层冰,一乘雪橇的滑雪爱好者,从距平台边缘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平台边缘滑去,如图所示,当他滑离平台即将着地时的瞬间,其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45°,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滑雪者离开平台时速度是多大;(2)滑雪者着地点到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是多大?19.长L=0.5m的轻杆,其一端连接着一个物体A,A的质量m=2kg.现让A在竖直平面内绕O点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g=10m/s2)(1)在A通过最高点时速率为1m/s求杆对A的作用力大小及方向.(2)在A通过最低点时,杆对A的力大小为56N,求此时A的速度大小.20.如图所示,水平转盘的中心有个竖直小圆筒,质量为m的物体A放在转盘上,A到竖直筒中心的距离为r.物体A通过轻绳、无摩擦的滑轮与物体B相连,B与A质量相同.物体A与转盘间的摩擦系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转盘转动的角速度在什么范围内,物体A才能随盘转动.21.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的初速增大到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数为G.求该星球的质量M.2016-2017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3x10=30分)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首次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A.牛顿、卡文迪许 B.开普勒、卡文迪许C.开普勒、伽利略 D.伽利略、卡文迪许【考点】1U:物理学史.【分析】明确天体运动发现历程,知道开普勒、牛顿以及卡文迪许的主要贡献即可正确解答.【解答】解:牛顿根据行星的运动规律推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经过100多年后,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巧妙的测量出了两个铁球间的引力,从而第一次较为准确的得到万有引力常量;故选:C.2.一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做曲线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A.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也一定在不断地改变B.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可以不变C.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D.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也可以不变【考点】4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41:曲线运动.【分析】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外力大小和方向不一定变化,由此可以分析得出结论.【解答】解:物体既然是在做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定是改变的,但是合力不一定改变,所以加速度不一定改变,如平抛运动,所以A错误,B正确.既然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定是改变的,那么速度也就一定在变化,所以CD错误.故选:B.3.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运动的速度大小等于分运动的速度大小之和B.物体的两个分运动若是直线运动,则它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C.合运动和分运动具有同时性D.若合运动是曲线运动,则分运动中至少有一个是曲线运动【考点】44: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速度是矢量,合成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解答】解:A、合运动速度等于分运动速度的矢量和.故A错误;B、两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合运动不一定是直线运动,比如:平抛运动.故B错误;C、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故C正确;D、曲线运动的分运动可以是两直线运动,比如:平抛运动.故D错误.故选:C.4.将体以一定的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称做平抛运动,在同一地点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A.物体下落的高度和受到的重力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初速度C.物体下落的高度和初速度D.物体受到的重力、下落的高度和初速度【考点】43:平抛运动.【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高度得出运动的时间,结合初速度和时间求出水平位移.【解答】解:根据h=得:t=,则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为:x=,知与物体下落的高度和初速度有关,与物体的重力无关.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5.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不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则()A.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离地心的距离可以按需要选择不同值B.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C.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D.它只能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可以按需要选择不同值【考点】4J:同步卫星.【分析】了解同步卫星的含义,即同步卫星的周期必须与地球相同.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也就是合力要指向轨道平面的中心.通过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通过已知量确定未知量【解答】解:它若在除赤道所在平面外的任意点,假设实现了“同步”,那它的运动轨道所在平面与受到地球的引力就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同步卫星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因为同步卫星要和地球自转同步,即ω相同,根据F==mω2r,因为ω是一定值,所以r 也是一定值,所以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故C正确;故选C.6.下列关于三种宇宙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宇宙速度v1=7.9km/s,第二宇宙速度v2=11.2km/s,则人造卫星绕地球在圆轨道上运行时的速度大于等于v1,小于v2B.美国发射的“凤凰”号火星探测卫星,其发射速度大于第三宇宙速度C.第三宇宙速度是在地面附近使物体可以挣脱地球引力束缚,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卫星的最大运行速度D.第一宇宙速度7.9km/s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考点】4I: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分析】第一宇宙速度又称为环绕速度,是指在地球上发射的物体绕地球飞行作圆周运动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第二宇宙速度,这是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第三宇宙速度,这是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解答】解:第一宇宙速度,这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小发射速度7.9km/s,物体绕地球运行最大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这是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11.2km/s,若11.2km/s≤v<16.7 km/s,物体绕太阳运行(脱离速度);第三宇宙速度,这是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16.7km/s,若v≥16.7 km/s,物体将脱离太阳系在宇宙空间运行(逃逸速度).A、第一宇宙速度v1=7.9km/s,第二宇宙速度v2=11.2km/s,而根据公式v=,则人造卫星绕地球在圆轨道上运行时的速度小于或等于v1,故A错误;B、美国发射的“凤凰”号火星探测卫星,其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故B错误;C、第二宇宙速度是使物体可以挣脱地球引力束缚,成为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的最小发射速度;而第三宇宙速度是在地面附近使物体可以挣脱太阳引力束缚,故C错误;D、第一宇宙速度7.9km/s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也是最小发射速度,故D正确;故选:D.7.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B.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C.b、c运行的周期相同,且小于a的运动周期D.b、c的角速度相等,且大于a的角速度【考点】4H: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分析】根据人造卫星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式求出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向心力的表达式进行讨论即可【解答】解: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卫星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由F==m=mω2r=m r=ma解得:ω=,v=,T=2π,a=,由图可以知道,r a<r b=r c,A、由v=,知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线速度,则A错误B、由a=知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则B正确C、由T=2π知b、c运行周期相同,且大于a的运行周期则C错误D、b、c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角速度,则D错误;故选:B8.两个大小相同的实心小铁球紧靠在一起,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若将两半径为小铁球半径2倍的实心大铁球紧靠在一起,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A.4F B.C.16F D.【考点】4F: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根据m=可知半径变为原来的两倍,质量变为原来的8倍,再根据万有引力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设两个大小相同的实心小铁球的质量都为m,半径为r,根据万有引力公式得:F=根据m=可知,半径变为原来的两倍,质量变为原来的8倍.所以若将两半径为小铁球半径2倍的实心大铁球紧靠在一起时,万有引力F′==故选C.9.小船在100m宽的水中渡河,水流速度为5m/s,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20sB.要使小船渡河的位移最短,则船身与河岸上游应垂直C.船渡河的最小位移为100mD.船渡河的最小位移为125m【考点】44: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当静水速的方向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因为静水速小于水流速,合速度方向不可能垂直于河岸,即不可能垂直渡河,当合速度的方向与静水速的方向垂直时,渡河位移最短.【解答】解:A、当静水速的方向与河岸垂直时,小船垂直渡河,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运动的时间t=s.故A错误.B、C、D、因为不能垂直渡河,所以当合速度的方向与静水速的方向垂直,渡河位移最短,设此时合速度的方向与河岸的夹角为θ,sinθ==,则渡河的最小位移x==m=125m.故B、C错误、D正确.故选:D10.如图所示,a、b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分别在两轴线竖直、内壁光滑圆锥的内侧面上,它们以相同的角速度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两圆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0°和45°,则()A.两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相等B.两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相等C.a球的向心加速度小于b球的向心加速度D.a球离地面的高度大于b球离地面的高度【考点】4A:向心力;37: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对两小球分别受力分析,求出合力,根据向心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可得向心加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解答】解:对任意一球研究,斜面的倾角为θ,受力分析,如图.由图可知F合=mgtanθ=ma,a=gtanθ,则θ不同,a不等;根据向心力公式有mgtanθ=mω2R=m,解得R=,v=ωRA、由R=可知,角度不相等,所以两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不相等.故A错误;B、v=ωR=,角度不相等,所以两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不相等.故B错误;C、a=gtanθ,则θ越大,a越大,所以a球的向心加速度小于b球的向心加速度.故C正确;D、球离地的高度为h=Rtanθ=,θ越大,h越大,所以a球离地面的高度小于b球离地面的高度.故D错误.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4x6=24分)11.如图所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A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长绳吊起一重物B,设重物和汽车的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 B、v A,则()A.v A<v B B.v A>v BC.绳子上的拉力大于B的重力D.重物B做减速运动【考点】44: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将汽车的运动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沿绳子方向的速度等于重物的速度大小,从而判断出重物的运动规律.【解答】解:AB、小车的运动可分解为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的方向的两个运动,设斜拉绳子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由几何关系可得:v B=v A cosθ,所以v A>v B;故A错误,B正确;C、因汽车匀速直线运动,而θ逐渐变小,故v B逐渐变大,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绳的拉力大于B的重力,故C正确;D、由上分析,v B=v A cosθ,汽车A做匀速直线运动,随着夹角θ的减小,则B加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BC.12.关于地球上的物体,由于地球自转,物体的角速度、线速度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赤道上的物体线速度最大B.在两极上的物体线速度最大C.在赤道上的物体角速度最大D.北京和南京的角速度大小相等【考点】48: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同轴转动角速度相同,根据v=ωr知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从而判定各选项.【解答】解:在该题中,在地球上各点角速度相等,即有:ωA=ωB,所以由v=ωr 知转动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在地球上赤道上线速度最大,两极最小,故AD 正确,BC错误;故选:AD.13.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示意图,轮A和轮B共轴固定在一起组成一个塔轮,各轮半径之比为R A:R B:R C:R D=2:1:1:2,在运转过程中,轮C边缘上一点和轮D边缘上一点线速度之比和向心加速度之比()A.v C:v D=1:2 B.a C:a D=4:1 C.v C:v D=2:1 D.a C:a D=8:1【考点】49:向心加速度;48: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由v=ωr知线速度相同时,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角速度相同时,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由a=,与a=ω2r,即可以知道加速度的比例关系.【解答】解:A、C、因为A、C两轮由不打滑的皮带相连,所以相等时间内A、C 两点转过的弧长相等,即v A=v C.由v=ωr知;==又B、A是同轴转动,相等时间转过的角度相等,即ωB=ωA,由v=ωr知,==所以v B:v C=1:2,又因为D、B两轮由不打滑的皮带相连,所以相等时间内D、B两点转过的弧长相等,即v D=v B.因此v C:v D=2:1.故A错误,C正确;B、D、再根据a=,则有:==因A与B共轴,则由a=ω2r得a A:a B=2:1因B与D同带,则=那么a C:a D=8:1.故B错误,D正确故选:CD14.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B.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动能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D.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考点】4H: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分析】根据开普勒定律,或根据万有引力做功,结合动能定理比较近地点和远地点的速度大小.抓住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需减速,做近心运动,比较出轨道Ⅱ上经过A的动能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动能.通过开普勒第三定律比较出运动的周期,根据万有引力的大小比较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A、根据开普勒定律,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故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故A正确.B、由Ⅰ轨道变到Ⅱ轨道要减速,所以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动能,故B正确.C、根据开普勒定律,=k,rⅡ<rⅠ,所以TⅡ<TⅠ,故C错误.D、航天飞机在轨道Ⅱ上经过A与在轨道Ⅰ上经过A时所受的万有引力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大小相等.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CD.15.若已知某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半径为r,公转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由此可求出()A.行星的质量B.太阳的质量C.行星的密度D.太阳的密度【考点】4F: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行星绕太阳公转时,由太阳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列式,即可进行分析.【解答】解:设太阳的质量为M,行星的质量为m.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太阳的万有引力提供,则有:G=m r解得:M=,已知r和T,可求出太阳的质量M,但不能求出行星的质量m和行星的密度.由于太阳的半径未知,也不能求出太阳的密度,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互相绕转,称之为双星系统.在浩瀚的银河系中,多数恒星都是双星系统.设某双星系统A、B绕其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若AO<OB,则()A.星球A 的角速度等于B的角速度B.星球A的线速度大于B的线速度C.星球A的向心力大于星球B的向心力D.星球A的质量大于星球B的质量【考点】4H: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4F: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双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具有相同的角速度,根据向心力公式判断质量关系,根据v=ωr判断线速度关系.【解答】解:A、双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具有相同的角速度,故A正确.B、根据v=rω知,B的半径大于A的半径,则星球B的线速度大于星球A的线速度,故B错误.C、双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知A、B向心力大小相等,故C错误.D、根据知,B的半径大,则B的质量小,故D正确.故选:AD.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17.三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1)甲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即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平抛运动的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2)乙同学采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与可看作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 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铁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实验可观察到两球在水平面相遇.仅仅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平抛运动的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3)丙同学采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拍摄到如图(3)所示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照片.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2.5cm,则由图可求得拍摄时每0.05s曝光一次.(g取10m/s2).【考点】MB: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分析】(1)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中,实验甲同时让A球做平抛运动,B球做自由落体运动.若两小球同时落地,则说明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2)实验乙同时让P球做平抛运动,Q球做匀速运动.若两小球相碰,则说明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3)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应用匀变速运动的推论△h=gT2可以求出频闪照相的时间间隔.【解答】解:(1)在打击金属片时,两小球同时做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结果同时落地,则说明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2)让两小球从相同的弧形轨道上相同高度滚下,从而使两小球同时滚离轨道并具有相同的速度.小球P做平抛运动,小球Q做匀速直线运动,当两小球相遇时则说明小球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当同时改变两小球滚下的高度时,仍能相碰,则说明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总是匀速直线运动.(3)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在竖直方向:由△h=gt2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