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豆纤维的前处理工艺模板

大豆纤维的前处理工艺模板

大豆纤维的前处理工艺
一、前言
大豆蛋白纤维又简称大豆蛋白或大豆纤维, 这种纤维实质上是一种多组分复合纤维。

其中大豆蛋白质实采用化学和生物方法处理大豆渣提取球状蛋白, 再和其它高分子物( 例如PV A) 及添加剂, 经湿法纺丝而成的复合纤维, 是国内研究并己首次商品化生产的新型纤维, 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该纤维具有蛋白质纤维的特性, 织物光泽柔和, 产品有类似蚕丝绸的手感、柔软性, 又具有麻棉的吸湿性和透气性, 故此纤维织物穿着舒适, 深受客户青睐。

可是它的前处理和染色到当前还不是很成熟, 特别是它的漂白, 大家都知道大豆纤维漂不白, 因此染色时染鲜艳的浅色有一定的困难, 限制了它的发展。

在此我们就大豆纤维的漂白和染色加以研究。

二、前处理大豆纤维是短纤维, 纤维截面是不规则的哑铃状, 纵向不光滑, 有凹槽, 其中蛋白质含量为23%-25%, 其余主要是PV A, 蛋白质主要呈不连续的块状分散在连续的PV A介质中。

这种组成和结构使它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和导湿透气性。

它耐酸性较好, 耐碱性差, 其中的蛋白质易水解, PV A也易溶胀。

因此在前处理时要特别注意湿热碱液处理, 不能采用强碱退浆。

大豆蛋白纤维的前处理比较简单, 主要去除纤维制造加工中添加的上油剂、抗静电剂、润滑剂、色素等杂质, 主要经过精炼漂白工序即可获得纯净、渗透性好。

有一定白度的半制品要求。

再生大豆蛋白纤维呈现米黄色, 类似于柞蚕丝的色泽。

由于大豆本身呈黄色, 而纤维中的有色成份及
形成原因尚未搞清, 采用常规的漂白方式很难达到理想的白度要求。

漂白后的大豆蛋白纤维还呈现淡黄色泽, 需要时进行增白整理。

资料表明, 采用传统的氧漂工艺漂白效果差, 一般采取氧漂-还原漂复合法, 大豆蛋白纤维白度较好。

大豆蛋白散纤维精练漂白生产试验工艺和结果如下:
1.工艺流程: 纤维准备→氧漂→水洗→还原漂→水洗→( 增白) →柔软处理→脱水→开松→烘干
2.精练漂白工艺: 氧漂: 双氧水( 30%) 10-35g/L
纯碱1-2g/L( 调pH值在10-10.5)
稳定剂( 泡化碱) 2-4g/L
精练剂1-2g/L
渗透齐1-2g/L
浴比1∶10左右
保温温度和时间90-95℃×60-90分钟
还原复漂: 还原剂2-6g/L
纯碱1-4g/L
精练剂l-2g/L
渗透剂l2g/L
浴比1∶10左右
温度和时间90℃×30-40分钟
3.增白由于大豆蛋白纤维中色素在漂白精练过程中难以净除, 前面已讨论了经过氧漂——还原漂后的大豆蛋白纤维还略带微黄色光,
对染浅色或特浅色泽的品种还影响其鲜艳度。

因此, 加工这些白色、特浅色、浅色的大豆蛋白纤维产品, 还必须进行增白处理。

大豆蛋白纤维及织物的前处理
大豆纤维纱和纱线的精炼和漂白
纯碱3-6g/L
硅酸钠或其它双氧水稳定剂2-4g/L
渗透剂0.5-1.0g/L
净洗剂2g/L
室温升温90-95℃, 处理60分钟
大豆纤维机织物的退浆、精炼、漂白
退浆方法根据所上浆料而定, 精炼和漂白方法类似于大豆纤维纱和针织物
注意: 如果方法对白度要求高, 氧化剂漂白后, 可再用还原剂漂白, 并用荧光剂增白
大豆纤维染整
前处理
1.退浆大豆纤维和纱线的前处理比较简单, 主要去除纤维、纱线制造加工中添加的上油剂、抗静电剂、润滑剂、色素等杂质。

主要经过精练、漂白即可。

凡上有浆料的织物, 需先进行退浆, 可用酶退浆或碱剂、
氧化剂退浆。

因大豆纤维不耐浓烧碱,
酶退浆工艺:
BF7658淀粉酶2~6G/L
盐( 元明粉) 2~3G/L
渗透剂1G/L
温度: 55~60℃, 时间: 60分钟
大豆纤维与不同纤维混纺, 退浆方法有很大区别, 应考虑其它纤维的特性制订相关工艺。

2.大豆纤维纱与针织物的精练和漂白
氧漂( 中深色)
纯碱3-6g/l
30%的双氧水10-30g/l
硅酸钠或其它双氧水稳定剂2-4g/l
渗透剂0.5-1.0g/l
净洗剂2g/l
室温升温至90-95℃, 处理60min。

( 2) 还原剂漂白
保险粉3~8G/L
纯碱2~4G/L
精练剂1~2G/L
PH值保持11,
漂白温度92~95℃, 保温时间60~80分钟。

染中、浅色时, 氧漂+还原漂, 氧漂后须洗干净后再进行还原漂。

( 3) 增白
增白剂0.3~0.8G/L
盐( 元明粉) 5~15G/L
增白温度70~80℃, 保持温度时间不低于30分钟。

注意: 如果对白度要求较高, 氧化剂漂白后, 可再用还原剂漂白, 并用荧光增白剂增白。

3.大豆纤维与羊毛、羊绒混纺织物的前处理
在对大豆纤维和羊毛( 羊绒) 混纺织物的前处理、漂白, 首
, 又能发挥两种纤维优良性能, 一般采用洗呢( 温度低于45℃, 30分钟) 、煮呢( 温度低于85℃, PH值6.5, 压力略大)
; 漂白工艺主要去除大豆纤维的色素, 推荐用低温双氧水进行漂白,
TAED, 在温度70~75℃弱碱条件下进行漂白, 达到一定白度。

染色
1.染料的选择经多数单位试验的结果, 比较适合大豆纤维
染色的染料是弱酸性染料、
对大豆纤维有很好的染色效果, 但水洗牢度差, 一般不易采用。

2.活性染料染色比较合适的活性染料为棉用活性染料, 乙烯砜型染料55℃, 一氯均三嗪/乙烯砜型双活性基染料60~70℃, 一氟均
三嗪/乙烯砜型双活性基染料55~60℃, 双一氟均三嗪型染料80~85℃。

活性染料, 耐洗牢度好, 鲜艳度高, 染深浓色需二次皂洗( 充分皂洗) 。

纯碱的用量, 根据颜色的深浅确定, 一般浅色2~4G/L, 中色5~8G/L, 深色11~14G/L( 一般为棉用量的1/2~2/3即可) 。

元明粉( 盐) 的用量, 根据颜色的深浅确定, 一般浅色10~30G/L, 中色40~70G/L, 深色70~100G/L。

PH值10~11, 可用
Na2CO3、Na3PO4调节参考处方: FN 染料中温型55~60℃①②③④⑤染料用量%11-33-55-77元明粉G/L10-2525-5050-7075-9090-110纯碱G/L22-55-88-1111-14匀染剂G/L/0.3-1///瑞士汽巴精化公司LS染料高温型80~85℃①②③④⑤染料用量%11-33-55-77元明粉G/L10-2515-3030-4545-6060-75纯碱G/L33-77-1010-1313-16匀染剂G/L/0.3-1///建议: 元明粉、纯碱分次加入, 以降低上染速度和固着速度, 达到染色的均匀性。

3.中性、弱酸性染料对大豆纤维的染色中性染料可染中深色, 色泽鲜艳度较差。

弱酸性染料色泽鲜艳, 匀染性好, 经固色处理, 牢度较好, 可染中色。

PH值和元明粉是影响上染率和匀染性的重要因素。

PH值高, 上染率低, 但匀染性好; PH值≤4时, 添加中性盐降低上染率; PH值≥5时, 添加中性盐提高上染率。

PH=3时, 染色深度随元明粉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PH=7时, 染色深度随元明粉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PH=3时, 添加元明粉降低染料的上染速度, 而PH=7时, 添加元明粉提高染料的上染速度。

染色时应注意, 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