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A
RCA是莲花插座的英文简称,它并不是专门为哪一种接口设计,既可以用在音频,又可以用在普通的视频信号,也是DVD分量(YCrCb)的插座,只不过数量是三个。
这是目前为止最为常见的一种音/视频接线端子,这种双线连接方式的端子早在收音机出现的时代便由RCA录音公司发明出来,还有一个更老式、也比较奇怪的称呼叫作“唱盘”接头。
RCA端子采用同轴传输信号的方式,中轴用来传输信号,外沿一圈的接触层用来接地,可以用来传输数字音频信号和模拟视频信号。
RCA音频端子一般成对地用不同颜色标注:右声道用红色(或者用字母“R”表示“右”);左声道用黑色或白色。
有的时候,中置和环绕声道连接线会用其他的颜色标注来方便接线时区分,但整个系统中所有的RCA接头在电气性能上都是一样的。
一般来讲,RCA立体声音频线都是左右声道为一组,每声道外观上是一根线。
S-Video输入输出
S端子也是非常常见的端子,其全称是Separate Video,也称为
SUPER VIDEO。
S-Video连接规格是由日本人开发的一种规格,S指
的是“SEPARATE(分离)”,它将亮度和色度分离输出,避免了混合视讯讯号输出时亮度和色度的相互干扰。
S端子实际上是一种五芯接口,由两路视亮度信号、两路视频色度信号和一路公共屏蔽地线共五条芯线组成。
同AV 接口相比,由于它不再进行Y/C混合传输,因此也就无需再进行亮色分离和解码工作,而且使用各自独立的传输通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视频设备内信号串扰而产生的图像失真,极大地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
但S-Video 仍要将两路色差信号(Cr Cb)为一路色度信号C,进行传输然后再在显示设备内解码为Cb和Cr进行处理,这样多少仍会带来一定信号损失而产生失真(这种失真很小但在严格的广播级视频设备下进行测试时仍能发现) 。
而且由于Cr Cb的混合导致色度信号的带宽也有一定的限制,所以S-Video虽然已经比较优秀,但离完美还相去甚远。
S-Video虽不是最好的,但考虑到目前的市场状况和综合成本等其它因素,它还是应用最普遍的视频接口之一。
CVBS
中文解释:复合视频广播信号或复合视频消隐和同步
全称:Composite Video Broadcast Signal 或Composite Video Blanking
and Sync
它是一个模拟电视节目(图片)信号在与声音信号结合后,并调制到射频载波之前的一种格式。
CVBS是"C olor, V ideo, B lank and S ync", "C omposite V ideo
B aseband S ignal", "
C omposite V ideo B urst S ignal", or "C omposite V ideo with B urst and S ync".的缩写
CVBS 是被广泛使用的标准,也叫做基带视频或RCA视频,是美国电视系统委员会(NTSC)电视信号的传统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它以模拟波形来传输数据。
复合视频包含色差(色调和饱和度)和亮度(光亮)信息,并将它们同步在消隐脉冲中,用同一信号传输。
在快速扫描的NTSC电视中,甚高频(VHF)或超高频(UHF)载波是复合视频所使用的调整振幅,这使产生的信号大约有6MHz宽。
一
些闭路电视系统使用同轴电缆近距离传输复合视频,一些DVD播放
器和视频磁带录像机(VCR)通过拾音插座提供复合视频输入和输出,这个插座也叫做RCA连接器。
复合视频中,色差和亮度信息的干涉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信号微弱的时候。
这就是为何远距离的使用VHF或UHF的NTFS电视台用老旧的鞭形天线,“兔子耳朵”,或世外的“空中”经常包含假的或上下摇动的颜色。
D-SUB
俗称(Video Graphics Adapter)接口。
可能因为竖看很像一个大写的字母D,所以称之为D-Sub。
这是一种模拟信号接口,总共有15 只针脚,除了第9 只针脚没有作用外,其余14 只针脚各负责传递独立的模拟信号,包括:CRT 显示器所需要的红、绿、蓝三色信号,垂直同步、水平同步信号和用来同显示器通讯的串行数据和串行时钟信号。
SDI
SDI接口是"数字分量串行接口".
能够无损传输100米。
串行接口是把数据字的各个比特以及相应的数据通过单一通道顺序传送的接口。
由于串行数字信号的数据率很高,在传送前必须经过处理。
用扰码的不归零倒置(NRZI)来代替早期的分组编码,其标准为SMPTE-259M和EBU-Tech-3267,标准包括了含数字音频在内的数字复合和数字分量信号。
在传送前,对原始数据流进行扰频,并变换
为NRZI码确保在接收端可靠地恢复原始数据。
这样在概念上可以将
数字串行接口理解为一种基带信号调制。
SDI接口能通过270Mb/s的
串行数字分量信号,对于16:9格式图像,应能传送360Mb/s的信号。
NRZI码是极性敏感码。
用“1”和“0”表示电平的高和低,如果出现长时间的连续“1”或连续“0”,会影响接收端从数字信号中提取时钟。
因为串行数字信号接口不单独传送时钟信号,接收端需从数字信号流中提取时钟信号,所以要采用以“1”和“0”来表示有无电平变换的NRZI码。
接收NRZI码流时,只要检出电平变换,就可恢复数据,即使全是“1”信号,导致的信号频率也只是原来时钟频率的一半,再经过加扰,连续“1”的机会减少,也就使高频分量进一步减少了。
在数据流的接收端,由SDI 解码器从NRZI码流恢复原数据流。
SDI接口不能直接传送压缩数字信号,数字录像机、硬盘等设备
记录的压缩信号重放后,必须经解压并经SDI接口输出才能进入SDI系统。
如果反复解压和压缩,必将引起图像质量下降和延时增加,为此
各种不同格式的数字录像机和非线性编辑系统,规定了自己的用于直接传输压缩数字信号的接口。
人们常在SDI信号中嵌入数字音频信号,也就是将数字音频信号插入到视频信号的行、场同步脉冲(行、场消隐)期间与数字分量视频信号同时传输。
DVI
能够传输20米,20米以上需要增加光纤延长器。
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即接口。
它是1999年由Silicon Image、()、()、、()、、Fujitsu()等公司共同组成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数字显示工作组)推出的接口标准。
DVI接口是以Silicon Image公司的PanalLink接口技术为基础,基于TMDS(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电子协议作为基本电气连接。
TMDS是一种微分信号机制,可以将象素数据编码,并通过串行连接传递。
显卡产生的由发送器按照TMDS协议编码后通过TMDS通道发送给接收器,经过解码送给数字显示设备。
目前的DVI接口分为两种:
一个是DVI-D接口,只能接收数字信号,接口上只有3排8列共24个针脚,其中右上角的一个针脚为空。
不兼容模拟信号。
另外一种则是DVI-I接口,可同时兼容模拟和数字信号。
兼容模拟信号并不意味着的接口D-Sub接口可以连接在DVI-I接口上,而是必须通过一个转换接头才能使用,一般采用这种接口的显卡都会带有相关的转换接头。
DVI信号,HDCP信号和HDMI 信号针对VGA信号而言,如果排除
各种协议的话,信号通道本质是一致的,都是DVI信号。
DVI-HDMI线缆图片:DVI-VGA线缆:
DVI-YPbPr线缆图片:
DVI转接头(CVBS/VGA/S-video、HD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