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制度守则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制度守则

精心整理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制度
1、为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保护国家重要生物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风景名胜区条例》的规定,结合本景区实际,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所称古树名木,是指树龄有重要经济、历史价值或者纪念意义的树木。

3
4
5
检举损坏古树名木行为的权利。

6
7
(1)300年以上的树木;具有特殊史学
(2)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二级古树名木:树龄100—300年的树木;在名胜景点起重要点缀作用的树木;由古今中植、赠送或题咏过的树木;选育成功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第一代珍贵稀有品种;在本地区发现并经鉴定列为新种或变种的标本树;省级优树。

(3)不够列入一、二级标准的其余古树名木为三级古树名木。

8、对已确定的古树名术,各景点和林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实际情况及时建立管护责任制度,明确管护责任单位。

9、景区行政主管部门和林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古树名木管护工作,定期进行施肥、修剪,喷洒药水一年不少于2次。

对长势不良的树木进行复壮,更换营养、追肥、加大地表通气、扩大围护范围等,确保正常生长。

10、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单位(人)按照属地管护的原则划定
(1)
单位;
(2)
(3)
(4)
共同管护责任人。

11、对古树名术进行养护管理。

12、对死亡的古树名木,应经风景区管理办公室和林业管理部门查明原因,注销后,方可进行处理。

13、禁止迁移一级古树名木。

建设工程在选址和规划定点时,必须符合古树名木保护的有关规定。

国家、省、市重点建设工程确需迁移二级以下(含二级)古树名木的,必须经风景区管理办公室和林业管理部门论证、审查同意后,批准实施。

14、景区建设规划应当兼顾古树名木的分布和保护范围,确定建设:工程的定址界限,核发相应的建设地址,
15、古树名木树干以外10—15米,为古树名木生长保护范围。

在生长保护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根系生长和日照最基本的要求,并经风景区管理办公室和林业管理部门审查同意。

16、建设工程施工对古树名木生长有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主动告知风景区管理办
方可实施施工。

17
(1)
(2)淹渍树根、封砌地坪、遮挡日照;
(3)
有害污水污物;
(4)未经管护责任单位(人)
(5)
(6)
18
不得买卖或转让。

19、用于古树名木病虫害防治和复壮的养护管理费用,列入景区绿化养护费用年度计划。

20、对管护古树名木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风景区管理办公室和林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表彰或奖励。

21、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古树名木损伤或死亡的,由风景区管理办公室和林业管理部门责令直接责任者赔偿损失。

古树名木损伤或死亡的赔偿费,由风景区管理办公室和林业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和专业人员进行测评后确定。

赔偿费实行财政专户存储,专项用于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

22、对损害古树名木的违法行为,风景区管理办公室和林业管理部门应当及时予以
(1)
(2)
(3)
23
24
25
理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及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