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家庭法律知识竞赛试卷

最新家庭法律知识竞赛试卷

家庭法律知识竞赛试卷“小手拉大手,把法带回家”家庭法律知识竞赛试卷(满分:100分)小学年级班姓名一、单项选择题(共25分,每小题0.5分)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B)周岁的公民。

A、16周岁B、18周岁C、20周岁2、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 C )的权利。

A、初级教育B、基础教育C、义务教育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 B)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10周岁B、16周岁C、12周岁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 A)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法律手段B、强制手段C、自力救济手段5、营业性歌舞厅、酒吧、网吧等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 A)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B、小学生禁止进入C、衣冠不整者禁止进入6、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 A )。

A、应当依法承担责任B、不承担责任C、视情况而定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引导、教唆、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卖淫的,应依法( B )。

A、处罚B、从重处罚C、加重处罚8、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 B)。

A、发育、成长B、安全、健康C、生活、教育9、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 B)应该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

A、父母B、家庭C、监护人1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 B ),不得对未成年人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A、个人志愿B、人格尊严C、人身自由11、小明(15岁)的父母离婚时,法院判决其随母生活,其父以法院判决为由,对其不管不问。

其父的这种行为违反( A)。

A、未成年人保护法B、婚姻法C、教育法1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 B )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A、自由、尊严B、人身、财产C、成长、健康13、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 A )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A、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B、简陋的C、临时修建的1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 A )。

A、扶养义务B、照管职责C、培养义务15、对离家出走且无法查明其父母或监护人的未成年人由( C )机构收容教育。

A、居委会B、工读学校C、儿童福利机构16、离婚双方因抚养未成年子女发生争执,达不成协议时,应当根据(A )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判决。

A、保障子女权益B、有利于女方C、尊重未成年子女的意愿17、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 B )。

A、教育和惩罚B、预防和矫治C、预防和打击1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满( B )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脱离监护人单独居住?A、18周岁B、16周岁C、14周岁D、10周岁19、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在( B )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A、12 B.24 C.4820、《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从( B )开始施行的?A、1989年1月1日B、1999年11月1日C、2001年11月1日21、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 B )。

A、食品B、烟洒C、生活用品22、发生火灾时要拔打( B )报警电话。

A、110B、119C、 12023、我国分别于1991年9月4日,1999年6月28日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A )两部专门以未成年人为保护对象的单行法律。

A、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B、义务教育法C、教育法24、《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何时生效的?( B )A、1991年9月4日B、1992年1月1日C、1992年6月4日2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的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的( C )。

A、防范意识B、道德素质C、法制观念26、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学校应当结合实际举办以( A )的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

A、预防未成年人犯罪B、打击青少年犯罪C、法制宣传27、适龄未成年人( C )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

A、在自愿原则下B、在父母同意后C、必须28、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C )。

A、经济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29、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 B )时间,不得加重学习负担。

A、阅读B、体育锻炼C、社会实践30、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 B )。

A、处置权B、受遗赠权C、所有权31、未成年人有严重不良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由( A )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

A、公安B、司法行政C、民政32、我国法定结婚年龄为( B )。

A、男23岁,女20岁B、男22岁,女20岁C、男24岁,女22岁33、( C )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A、继子女B、养子女C、非婚生子女34、养子女和生父母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 B )的成立而消除。

A、送养关系B、收养关系C、法律关系35、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 A )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A、两次B、一次C、三次36、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 C )内提出答辩状。

A、10日B、7日C、15日37、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民事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 C )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A、10日B、20日C、15日38、国家实行机动车( A )制度,根据机动车的安全技术状况和不同用途,规定不同的报废标准。

A、强制报废B、到期报废C、限制报废39、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时,警告标志应当设置在故障车来车方向( C )米以外,车上人员应当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者应急车道内,并且迅速报警。

A、50B、100C、15040、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B ),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A、处理B、调解C、裁决4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最新修正案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 C )罚款;A、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B、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C、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4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最新修正案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 )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A、三年内B、五年内C、终生4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 A )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A、终生B、一年C、两年44、司机甲和行人乙发生了交通事故,司机甲在有证据证明行人乙存在过错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过错程度( B )司机甲的责任。

A、免除B、适当减轻C、抵消45、当事人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有争议,各方当事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应当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 B )。

A、7天内提出书面调解申请B、10天内提出书面调解申请C、15天内提出书面调解申请46、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 B )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A、销售者B、生产者C、销售者和生产者47、因产品缺陷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 C )承担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A、销售者B、生产者C、生产者和销售者48、人民法院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是( B )。

A、双方自愿B、夫妻感情确已破裂C、出现第三者49、父母离婚后,法院判决孩子归父亲抚养,母亲是否还是孩子的监护人( B )。

A、不是B、是50、摩托车后座不得乘坐未满( C )周岁的未成年人,轻便摩托车不得载人。

A、16B、14C、12二、填空题(共15分,每小题1分)1、把未成年人培养成为“四有”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其中“四有”的具体内容是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

2、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提倡“五爱”公德,“五爱”的具体内容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3、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和饮酒。

4、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5、禁止在中小学附近开办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6、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 周岁,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 周岁。

7、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8、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哪些资料?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9、未成年人在其父母死亡后,由具有监护能力的哪些对象担任其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但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

10、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11、犯罪具有那三个基本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惩罚性。

12、《民法通则》根据公民的年龄和精神状况,把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

13、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14、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的时间安排是2011 年开始,到2015年结束。

15、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服刑人员申请法律援助的,可以通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或者监狱管理机关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

三、判断题(共20分,每小题1分)1、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

( √ )2、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 √ )3、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 √ )4、《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发明创造和荣誉权不受侵犯。

( × )5、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为主、教育为辅的原则。

( × )6、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其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或者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