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服务经验交流材料

社区服务经验交流材料

社区服务经验交流材料
今天生活在居民社区的人真是时刻感受着幸运已经形成网络的社区服务成了老百姓离不了的需要。

用一位社区工作者的话来概括:“开门七件事都可找社区。


住在我市各个小区的老年人如今只要拨打一个电话就可享受社区助老服务站提供的代换煤气、代送报刊、代领养老金、代缴水电费等10多项服务。

目前在我市活跃着400多个孤老包护小组、上万名青年志愿者他们为全市700多位孤、病、残、瘫的老年人提供包护服务。

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开许多老人搬到了新区。

老人们心里高兴是高兴可是离开了以前的街坊邻居心里倒觉得空落落的。

为了帮助老人消愁解闷我市一些社区建起了聊天站由退休医生和一些老年人组成通过聊天或谈心一方面进行心理疏导一方面让他们找回老街坊的感觉。

目前全市建有社区聊天站600多个。

在我市社区服务更是形成了系列这些服务系列包括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双拥优抚服务、保健康复服务、婚姻服务、计划生育服务、文体服务、市民文明教育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等多个项目。

稍作留心你会发现居家附近不少便民店、餐馆、米店、理发店、洗衣店以及幼儿园、卫生所都挂有醒目的蓝色“社区服务网点”证牌这些网点像卫星一样围绕着各个居住区多了不觉得少了
却感到极大的不便。

据统计全市目前共有街道(镇)社区服务中心和居委会社区服务站44个其他各类专业性服务设施5685个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社区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

重温“大杂院情怀”
据说旧城改造乔迁新居的居民们搬家时的心情都是十分矛盾的喜悦的是有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割舍不下的却是那份老街坊互相知冷知热的“大杂院情怀”。

“躲进小楼成一统铁门一关百不管”城市化形成的楼房心态给城里人带来了新的苦恼。

谁来解忧?社区服务业应运而生。

社区服务是为满足社区成员多种需求依托街道和居委会发动社区力量开展的具有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性质的居民服务是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明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第三产业的一个新领域。

它对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开辟再就业渠道、维护生活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各种极具亲和力的社区服务活动的广泛开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化解了现代城市居民的冷漠病让人们仿佛又回归到了互帮互助、其乐融融的“大杂院”时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