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说明文相关知识(整理)

说明文相关知识(整理)

说明文相关知识
一、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
1.根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
(1)事物说明文(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中国石拱桥》)
(2)事理说明文(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落日的幻觉》)。

2.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的不同:
(1)平实的说明文
(2)生动的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三、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以时间发展为序进行说明。

2.空间顺序: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
3.逻辑顺序:
①从现象到本质(从本质到现象);②从原因到结果(从结果到原因);③从特点到用途(从用途到特点);
④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⑤从概括到具体(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从次要到主要)
一般来说,事例说明文都会用到逻辑顺序,且在一篇文章甚至一个段落里,会用到多种顺序。

包括各种逻辑顺序。

例:《中国石拱桥》本文是按照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在说明桥梁结构时,又是由整体到局部为序,三座桥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序。

“由一般到特殊”:世界石拱桥的一般特点(概括)→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概括)→赵州桥的特点(具体)、卢沟桥的特点(具体)。

“由整体到局部”:“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米……”(整体);“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由28个拱圈拼成……”(局部)。

“由先到后”:“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长虹大桥”(逻辑顺序)。

四、说明文的结构方式:
1.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式、总(概括)—分(具体)”式、“分—总”式。

2.递进式结构: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般、结果到原因等等。

3.并列式
五、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子
2.作比较
3.打比方
4.摹状貌
5.引用
6.列数字
7.分类别
8.下定义
9.作诠释10.列
图表
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举例子: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事物。

例: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解析:运用举例子的方法,具体真切地说明了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点。

2.作比较:即用另一个事物与说明事物相比,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

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例:“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解析: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鲜明生动地突出卢沟桥坚固的特点。

3.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比喻。

可以使抽象复杂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

例: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解析: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桥洞比作一张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赵州桥桥洞的形状特点。

4.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和描写要区分开,两者虽一样,不过是在不同的文体中的。


例: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解析: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卢沟桥的每个柱头上的狮子千态万状,惟妙惟肖的状态。

5.引用:引用有关名言、资料、典故、诗词、民彦、俗语、传说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

((1)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2)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3)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4)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5)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
例: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解析:引用马可•波罗的话,充分有力地说明卢沟桥形式优美,极具艺术价值。

6.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例: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米,两端宽米,中部略窄,宽9米。

解析: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赵州桥的整体形态及规模,突出了它的雄伟。

7.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例: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
v1.0 可编辑可修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解析: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屏按照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的分类。

8.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例: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解析: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简明科学地说明了“联拱石桥”的本质特征。

9.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

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例: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看云识天气》
解析: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通俗易懂地说明了“虹”的特征。

两种说明方法的比较:
下定义与作诠释: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句式来表述概念;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表述。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

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例句:
a.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下定义
变为“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

b.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

作诠释
变为“云中形成的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立。

10.列图表: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使读者直观,一目了然的了解事物的特征。

例:《统筹方法》华罗庚
解析:运用列图表的说明方法,直观形象地说明了统筹方法的好处,一目了然。

六、说明语言:
(一)准确严密(科学性):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例:1.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解析:“比较早”表示程度较轻,表达留有余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解析:“大约”“可能”表推测,用于准确严密。

“有记载的最早的”,表述严谨,增加了说明的可靠性。

(二)生动(趣味性):一些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除了要求预言准确严密外,还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或引用了故事、传说、谜语、诗句等,体现语言的生动性。

例:幼虫落地之前,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是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线端摇摆着。

《蝉》法布尔
解析:“踢踢腿”“试试筋力”“懒洋洋”等词,生动形象地写出蝉的幼虫的可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七、说明文的中心句:段落里能体现中心的句子。

往往位于段首或段中或段末。

有时段中没有现成的中心句,但是有中心,可以通过阅读概括出来中心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