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养护新技术

公路养护新技术

四新、五小技术应用总结
我分局近年来的“四新技术”“五小活动”应用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四新”技术应用情况
(一)高分子聚合物抗裂贴修复裂缝技术在路面中修(养护)工程中运用
施工前的单条裂缝
高分子聚合物抗裂贴是由沥青基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材
料和高强抗拉、耐高温性良好的抗拉织物复合而成,是一种公路中修工程裂缝的重要施工材料。

该产品具有自粘、施工方便快捷特性,能够起到良好的上下层路面裂缝的隔离作用,防止上面层渗水沿裂缝下渗,从而有效保护下面层或基
层稳定;同时还具有分散应力、消能缓冲、耐高温、抗拉性能等特征,能够有效防止裂缝反射问题。

在裂缝上粘接抗裂贴
抗裂贴具有下列功能特性:
1、粘接牢固不易脱落。

2、良好的高低温性能。

3、抗撕裂强度高,耐久性良好。

4、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无需任何设备。

施工
人员无需专业培训,节约人力资源。

5、防水效果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无材料浪费。

6、在沥青基层的应用,可以提高基层的横向拉伸强度,有效防止裂缝反射。

使用橡胶锤用力敲打,将抗裂贴烫贴至路面,确保抗裂贴同路面结合成为一体。

(二)采用新工艺修复桥梁伸缩缝
桥梁伸缩缝是桥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伸缩缝的坚固有利于桥梁的正常使用,减少汽车在行驶工程中对桥梁产生的共振,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

但在实际使用中,因各种原因,伸缩缝一直是比较容易损坏的部分。

为使桥梁的正常使用,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需对伸缩缝破损部分进行修复。

灌浆料正常保养24h后,方可通车。

桥梁伸缩缝用的钢纤维浇灌伸缩缝
1、灌浆料特点
(1)早强、高强:1-3天抗压强度30-50Mpa以上。

(2)抗离析性能: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克服了现场使用因
中加水量偏多所导致的离析现象。

(3)绿色环保:不含有苯系物、卤代烃、甲醛、重金属等成分,无毒、无味、无污染、不燃不爆,可按一般货物运输。

(4)微膨胀性:保证设备与基础之间紧密接触,二次灌浆后无收缩。

(5)自流性高:可填充全部空隙,满足设备二次灌浆的要求。

(6)耐久性强。

(7)抗开裂能力:现场使用中因加水量不确定、环境温度不确定以及养护条件限制等因素裂纹现象。

2、灌浆料用途
(1)设备基础二次灌浆。

(2)地脚螺栓锚固及钢筋栽埋。

(3)混凝土结构加固和修补。

(4)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管道灌浆及封描。

(三)加铺玻纤格栅修补沥青面层严重龟网裂、路面坑塘
采用新工艺施工后,破损基层无需进行挖除、重铺,只需对基层的裂缝做灌注水泥浆处理,沥青路面的修补质量、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沥青路面病害修补成本降低。

1、沥青面层修补施工新工艺流程。

确定病害范围→画线→切割→开挖→清扫→喷射热沥
青→加铺80千牛的玻纤格栅→铺筑热拌沥青混合料→压实→开发交通。

(1)沥青面层修补质量大幅度提高。

以往沥青面层的修补,在沥青面层切割开挖后,有的地段基层破坏的还要到对基层进行挖除、重铺,因交通量较大,交通无法断交,水泥稳定基层根本无法进行养生,强度达到规范的要求,修复好沥青面层在短时间内又发生了病害,特
别是在雨季更为明显。

采用新的施工工艺后,破损基层无需进行挖除、重铺,只需对基层的裂缝做灌注水泥浆处理,沥青路面的修补质量都满足使用周期的要求。

(2)沥青路面病害修复生产效率提高。

使用新的沥青面层修补施工工艺,节约了沥青混合料铺筑的等待时间,也缩短了沥青面层的修补时间,在加快进度的同时,沥青面层的修补质量得到保证。

(3)沥青路面病害修复安全性提高。

使用新的沥青面层修补施工工艺后,因无需对基层进行重新铺筑、养生。

当天挖好的路面坑塘,当天就能进行修补,做到坑塘不过夜,这样就保证了过往车辆的行车安全。

(4)沥青路面病害修补成本降低。

A、以往路面修复资金投入。

1m2需投入资金余额135元,使用3个月后需第二次进行修复,使用周期达不到要求。

B、使用改性乳化沥青对路面进行修复投入资金。

1m2需投入资金余额164元,今年3月份施工的微表处路段看至今未发现如何病害,避免路面的第二次修复。

从以上的对比看,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每平方路面修复资金可节省106元。

通过周期延长有效的降低了实际修复成本。

二、五小活动发明情况
(一)移动式沥青加热设备运用
为了方便养护工作,沥青加热设备是公路养护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站所职工对原有的设备进行改造,改造成移动式沥青加热设备。

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移动方便、造价低、加热过程不会对沥青的品质造成损害等特点。

该设备的发明使用有利于降低沥青加热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职工劳动强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