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地球和地图

1.1地球和地图

1.1地球和地图1.1 地球和地球仪★学习目标1.描述地球形状和大小,识记几组重要的数据。

2.掌握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度量方法,说明经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的特征。

3.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判断方位、计算球面两点间的距离、计算时差等。

◆图表落实1.读下图,回答:图甲地球的大小、形状图乙地轴,两极、赤道(1)填出地球的有关数据:赤道半径R赤、极半径R极与平均半径R均23____,至两极点长度为_____。

_____(纬线)平分地球。

某地(纬度为甲)纬线圈长度计算公式是:Lφ=L赤道·cosφ。

(2)赤道是_____(度)纬线,赤道以北叫_____纬,纬度范围_____,赤道以南叫_____纬,纬度范围_____。

(3)连接南北极点的线叫_____线,指示_____方向,每条经线的长度均_____(相等、不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相差180°)组成一个_____(经、纬线)圈,平分地球。

(4)本初子午线是_____(度)经线,该线以东为_____经度,以西为_____经度。

(5)填注图中a、b、C、d、e点经度数值,并注明东、西经。

(6)填出图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A、_____、_____;B_____、_____;默写北京的地理坐标_____、_____,并在图中填注。

学海导航4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地球自转的结果*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地球上有昼夜之分(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少——地球各纬度受热不均。

2.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质量=60万亿亿吨——有足够的引力吸引住厚厚的大气层(2000~3000千米)二.地球仪1.经线和纬线概念特征图示经线(子午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1)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2)两条相对的经线构5的线成一个经线圈(3)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为两个半球(4)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1)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圈(2)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3)纬线指示东西方向(4)每条纬线与每条经线垂直相交62.经度与纬度经度的实质是两面角,即该点所在经线平面(子午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

纬度的实质是线面角,即该点和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图中示意北京(116°E,40°N)的经纬度数。

经度和纬度的区别见下表所示:经度纬度0°起算点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是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0°纬线即赤道划分方法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划分180。

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0°经线以西为西经度以0°纬线为界,向南、向北各划分90,0°纬线以北为北纬度,0°纬线以南为南纬度7【例1】89(1)写出A 、B 、C 、D 四点的经纬度坐标:A .____B .____C .____D .____。

(2)A 、B 、C 、D 四点分别位于哪个半球:A .____B .____C .____D .____。

(3)A 、B 、C 、D 四点分别属于五带中的哪一带:A ____B .____C .____D .____。

3.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表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

由于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弧线,将它转绘在地图上的投影方法不同,就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经纬网。

下面分析两类典型经纬网图的判读方法。

(1)方格状经纬网图该类图中的经线和纬线直交成方格,如图甲,判读时应注意以下规律:①经线和纬线:图中横线代表纬线,纵线代表经线。

②东西经和南北纬:图中所标纬度数,由南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度,由北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度;图中所标经度数,由西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度,由东向西增大的为西经度。

如在甲、乙两图中,B点为北纬度、东经度,D点为南纬度、西经度。

③度数的判定:在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相邻两条纬线之间的纬度间隔、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间隔一般都是相等的。

如在甲、乙两图中,纬度间隔均为10。

,经度间隔均为20。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四点的地理位置。

A点为经度0°,北纬80°;B点为东经40°,北纬70°;C点为经度l80°,纬度0°;D点为西经l60°,南纬20°。

(3)极地经纬网图①经线和纬线:在极地经纬网图上,以极点(南、北纬90。

)为圆心,纬线为同心圆,经线是由极10点向四周放射出的一条条直线。

如右图所示。

②南纬和北纬:在极地图上,各点所属的南北纬度,由图中极点来确定。

若极点为北极,则以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范围内,各点纬度均为北纬度;相反,则为南纬度。

③东经和西经:东西经度的判断,依据上述图示,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a.以0°经线作起点。

b.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由西向东)的0°~l80°为东经度。

c.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由东向西)的O°~l80°为西经度。

④度数的判定: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是相等的,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间隔(除极圈、回归线外),一般也是相等的。

因此,经度间隔一360°÷经线总数,纬度间隔一90°÷纬线总数(不包括极点)。

这样,根据经纬度间隔及任一点的度数,即可判定其他各点的经纬度。

【例2】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1(1)经纬度:A____,B____,C____,D____。

(2)A所处的纬度带____,位于南北半球的____半球。

(3)B所处的温度带____,位于东西半球的____半球。

4.经纬网图中方向的判定由于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纬线是沿地球自转方向环绕地球一周的线,因此,用经纬网可准确地确定方向,其基本规律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在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的相互方位时,应注意的问题是:a.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

b.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c.按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则相反;按纬线确定东西方向则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 12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的地点,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弧度小于18 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

如右图,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判定为南半球,丙较甲纬度高,故甲比丙靠北。

从地球自转方向箭头和两点间劣弧段判定出,丙比甲靠西。

因此丙在甲的西南方向。

再如下图,有一架飞机径直从甲飞往丙,途中飞机飞行方向如何?首先据地球自转方向,由甲到丙有一个向西的方向。

过极点作甲丙线的垂线,交于点乙,乙点距南极最近。

所以由甲到乙,有一个向南的方向;由乙到丙有一个向北的方向。

综上,飞机飞行的方向为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例3】从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A.一直向东走B.一直向西走C.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13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例4】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5.根据经纬度计算两点间的距离(1)纬度l°的实际经线弧长大约是111km。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能计算出两地间的距离。

(2)在赤道上经度l°的实际纬线弧长大约是11 1km。

(3)在同一条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φ),经度1°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lll×cosφ千米。

因此,两地若在同一条纬线上,只要知道两点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点间的距离(不一定是最短距离。

【例5】下图是在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作的地形剖面组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1)①山脉南北绵延约()A.200千米B.700千米C.400千米D.1400千米(2)L段(①、②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A.50千米B.100千米C.300千米D.500千米三.时区与日界线1.时区(1)时区的划分:全球按经度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将东西经度各为7.5°度的范围作为零时区(也叫中时区),15然后每隔15°为一个时区。

零时区以东的时区为东时区,分为东一区——东十一区;零时区以西的时区,分为西一区——西十一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7.5个经度,即各为半个时区,故将两者合为一个完整的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全球其分为24个时区。

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零时向东,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向西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

西十二区比东十二区在时间上少24小时。

(2)区时: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时刻叫区时。

区时也叫标准时,每一时都用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种时间成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较晚。

如:当东八区是12点时,东十区是14点;西二区是2点。

即东八区比西二区早10个小时,比东十区晚2个小时。

(3)时区和区时的计算16①求时区:(某地的经度+7.5°)÷15°所得的整数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或某地经度÷15°所得的商若大于7.5,商进1,若小于7.5,商不变,商为该地所在的时区②求时区差:若两地都在同一侧时区,即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减,所得的差即为时区差;若两地不在同一侧时区,即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加,所得的和即为时区差。

简言之:同侧时区相减、异侧时相加。

③求区时:在时差上,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若已知区时的地点在东,所求地点在西,则用已知区时减去两地的时区差;若已知区时节的地点在西,所求地点在东,则用已知区时加上两地是时区差,即东加西减。

所以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比较西的时区区时要早,简言之:时刻上是东早西晚。

2.地方时(1)概念: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

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