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兰花种植心得

兰花种植心得

兰花种植心得一.简介别名幽兰、山兰、芝草、山兰等。

为兰科兰属植物兰花Cymbidium spp.,兰花是我国传统爱好的名花,多行多种栽植。

此外,一些兰花还可全草入药。

原产于热带、亚热带以及我国华南、台湾地区等。

兰花是多年生草本,按其生态习性的不同,可分为地生兰和气生兰两大类,根为肉质,皮层细胞发达,并与菌类共生形成菌根。

茎有花茎和根茎,节间短形成球茎,又称假鳞茎,花芽也在假鳞茎上分化。

叶带形,全缘。

有平行叶脉,总状花序。

我国普遍栽培兰花,属地生兰,按其开花时间可分为:春兰(Cymbidim cirescens L.)又名草兰,根肉质,粗大圆形白色,叶狭线形,长20~40厘米,叶缘具细脱锯齿,叶脉明显,花茎直立,较叶短,花色为黄绿色,也有近似白色,淡香,花期2~3月。

夏兰(C.faberi Rolfe)又名蕙兰,九节兰,根肉质,浅黄色,卵形,浅形,比春兰宽而长,直立,总状花序着花5~13朵,花浅黄色,浓香,花期4~5月。

秋兰又称建兰(C.ensifolium SW.),叶宽线形,长30-50厘米,叶缘光滑,多直立。

总状花序,着花6~12朵,花浅绿色,有暗紫色条纹,香味浓烈,花期8~9月。

寒兰(C.kamran Makino)叶狭而直立,花茎细而直立,着花5-7朵,花小,花色紫,红白\青、黄,有花香,花期冬季至早春。

兰花属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为多年生草本。

高20一40厘米,根长筒状。

叶自茎部簇生,线状披针形,稍具革质,2至3片成一束。

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

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给人以极高洁、清雅的优美形象。

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

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由于地生兰大部分品种原产中国,因此地生兰又称中国兰,并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

中国兰花主要为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五大类,有上千种园艺品种。

中国文化先师孔子曾说:“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他还将夫兰(夫兰:蕙兰和白芷称为一对,合名:蕙芷)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足以证明中国兰和伞形科白芷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

中国兰花从玩赏角度分,一般分为赏花品香的“花兰”和赏叶斑的“艺兰”两大类。

“兰花”栽培的要点在于如何使兰株按时盛开、花朵艳丽。

“艺兰”的栽培要点则是在于如何使叶片的线艺分明,兰株壮健叶色光泽明亮。

只要掌握各自的栽培要点,及时满足其生长所需条件,养兰便可得心应手。

花兰、艺兰特性以赏花为目的的花兰,栽培管理应特别注意各种养分的供应,才能使其花繁叶茂,而赏叶类的艺兰,注重叶艺的变化,栽培管理应注意供应养分不宜过多,但光照要比花兰强,湿度比花兰要少,才有利于叶艺的出现。

兰花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兰花喜通风、空气湿度高的半荫环境,忌阳光直射和曝晒,在兰棚栽种,兰株才能保持健美。

遮光率夏季约在20—40%,生长最适温度为摄氏15—30c。

适宜的空气湿度对兰生长有利,相反兰叶容易脱水枯黄:合适的湿度为70—90%,遇过湿天气应注重通风。

兰花栽培用的植料。

栽培兰花用的植料,其配方很多,一般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但原则上都要求植料排水通气性能良好、具有保水保肥能力、显微酸性为佳。

一般的塘坭栽兰花,淋水后易成糊状和板结,不利于兰花生长。

二.盆土兰花系肉质根,与兰菌共生。

栽培植料或称基质、培养土,要求疏松肥沃,透气排水。

无病虫,无污染,忌发热,忌干燥,忌渍水与盐碱。

可作植料的材料.土质类有腐叶土。

泥炭土;植物类有锯末、刨花、水苔、树皮、谷壳;无机类有煤渣、砖粒等等。

可根据当地资源,选用数种粉碎。

进行二合一、三合一,甚至多合一配制.pH值以5.5-6.5为宜。

使用前还须日晒,用药物灭菌更好三.垫盆盆底用—块瓦片盖住排水孔,再用砖块,瓦片或贝壳逐步填充,其中大隙缝填充以泥粒或豆石,一般约为盆内高度的1/2—1/3。

上余的净高约10—15厘米,留作培养土层。

其具体高度应根据兰花的种类及兰根的长短和盆的高矮而定。

铺垫物不要填得太密太实,应保留一点孔隙。

实践证明,有的新根能在铺垫层的孔隙中生长良好。

有条件可购置疏水透气罩预先放置盆底,一时难以购置,也可用矿泉水瓶或饮料瓶自行制作,剪成10cm长,用烧红的钢筋头烙制罩壁小孔,一样可起疏水透气作用。

四.栽种初学种兰者可先种些普通或报岁兰(墨兰),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提高档次。

兰花种植前,把植料调制好,呈半湿状,种植时,兰株修剪去除腐烂根系或用杀菌剂进行消毒处理后才种。

花盆的大小也要和植株的大小、多少相称,既不要盆大而株小又少,也不宜盆小而株大又多。

一般植株的数量,以预计2—3年后刚好长满盆为原则。

植株大小与盆的高度相称。

既利于生长,又符合观赏要求。

可以几个单株、2丛、3丛或更多丛种在一个盆里。

3丛宜栽成鼎足之势。

4丛可栽成四方形,五丛宜列成梅花形。

兰根要自然舒展,叶片要四方披拂。

要缓缓地将兰根放入盆内,使兰根自然舒展,尽量不与盆内壁碰擦。

新芽摆中央:种植兰花不是全株种在盆的中央,应该把新芽摆在盆的中央,暂时看来是歪斜一边,但将来新芽长大开花便在盆中央了。

根部要展开:种植兰花根部要向四面八方均匀展开,不可挤压成一团,这样每条根才能接触植料,通气也良好,否则容易腐根。

兰株入盆后,就逐步固定兰株姿势。

—盆栽一丛的,应使老假鳞茎偏居一侧,使新芽有发展的余地。

一盆栽数丛的,每丛的老假鳞茎应相对地集于盆之中间,使新根新芽向外发展各有足够的空间。

栽植时,一手扶叶,一手添加营养土,执住兰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时摇动兰盆。

让培养土深入根际;继续添土,并摇动兰盆,调整兰株的位置和高度。

用手沿盆边按压,但切勿过重而伤根,继续添土并挤压,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略呈馒头形。

培养土应将全都兰根盖住,掩至假鳞茎基部兰不宜深种,不宜小株用种。

春兰宜浅,惠兰宜深,但一般以不埋及假鳞茎上的叶基为度。

可先将芦头的位置放低些,随着植料的不断填装再将兰株缓缓提升。

需注意的是栽兰宜浅植,切勿深植,否则防碍兰芽萌发。

兰谚有云:“若要栽得好,风都吹得倒。

”就是这个道理。

深植基部长期潮湿会腐烂。

基部或假球茎必须露出,不可埋入植料里面。

数天不浇水:新种植兰花,根部可能受伤,伤口涂了杀菌剂,3至5天不浇水,才能达到药效,也能促进新芽新根生长。

这是兰花和一般草木花卉不同的地方。

五.开花一般兰花经过一年的营养积累,花苞出土。

各个品种的花期是不一样的,春兰、蕙兰、墨兰、寒兰、春剑、莲瓣兰等花苞出土后,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生长、孕蕾和春化过程。

这一过程短则五六个月,长的甚至要7个月。

四季兰、夏寒兰等从花苞出土到开花,时间不长,短的20来天,长的30天至40天。

春兰、蕙兰、墨兰、寒兰、春剑、莲瓣兰等花苞出土后,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生长、孕蕾和春化过程。

这一过程短则五六个月,长的甚至要7个月。

四季兰、夏寒兰等从花苞出土到开花,时间不长,短的20来天,长的30天至40天。

花期“三勿”:延长兰花开花期,开花期管理要“三勿”:勿施肥。

一般在花蕾现色开始停止施肥,以防花瓣焦边早凋。

勿晒。

兰花喜半阴,日常要保持足够的散射光,防止强光直射,特别是花期要放阴凉通风的地方,防止花朵早谢。

勿动根。

花期不要换盆、分株,不动根,适量浇水保持湿润,维持根系的正常吸收代谢功能,防止花朵早谢,延长观赏期。

六.繁殖和分盆换土兰花可采用播种、分株和组织培养方法繁殖,但“艺兰”叶片斑纹是由某些细胞变异而产生,用组织培养法很难复制繁殖。

所以一般采用分株法繁殖,兰花的分株繁殖可在每年春季2—4月、秋季9—11月进行。

兰花通常以分株繁殖为主,时间因种类而异,春兰可于9、10月停止生长时进行,秋兰可在春季新芽未长出前进行。

分株前使盆土稍干,剪除病残根,将兰株放在通风遮荫处,使根系稍萎变软,以免断根,即可上盆。

栽后生长正常1—6年即可分株移植,时间在春季2—4月或秋季9—11月进行,盛夏高温和严寒季严禁分株换盆。

分开的兰丛,不要拆得太零星,每丛至少有3—5苗,最好是一年生植株、二年生植株和三年生植株保留在同一丛中。

先防菌:换盆或分株时,茎叶、根部有伤口,要先用杀菌剂涂抹伤口,预防病菌侵入,栽植后隔2至3天再浇水更保险。

生根粉的使用。

浇过第一次定根水后,过3~5天,可对新定植的兰花灌一次生根粉,以促进根系快速恢复生长。

生根粉使用的浓度为5000倍,同时混合加入红药粉(主要成分高锰酸钾)1000倍液,起到杀菌防病的作用。

生根粉溶液应采用花洒灌溉的方式施用。

七.浇水种兰管水有很大的学问,很难一学就成,须明白其生花之生理,以及多次之实践经验,才能领会其要诀。

管水要考虑以下的因素:季节、阳光、温度、湿度、兰盆、基质、兰株以及环境等。

这些综合因素决定兰盆浇水一次可维持多久,因这些因素及其变化是随时随地而异,甚为错综复杂,只能凭实践经验与对兰花生理的了解而作适当的给水。

只有依靠长期观察始能正确进行水分管理。

尽管这样,经前人长期实践,下面几条是共性问题,是比较成熟的经验。

兰花用水以雨水或雪水为最好,河水次之。

井水又次之,合矿物质的水。

碱性水都不适宜。

必需用自来水时,须置一、二日之后,待水中所含之氯挥后才使用最好。

热季浇水,应在傍晚太阳下山后,以免叶面之水分经太阳照射后灼伤,并防止高温水液浸伤新芽下端幼嫩部分。

寒季浇水应在白昼进行,以免夜间盆内有水分冻伤兰根,特忌兰心积水,易使幼株腐烂。

兰株叶片有病斑时,要保持叶面干燥,防止病菌蔓延。

如用传统的栽培基质,最好采用“一干一湿”管水法,即表土干透才浇水,一浇就要浇透,至盆底出水为止,切忌半干半湿。

这种干湿交替管水,对兰根生长十分有利。

冬季如无保温设备场所则少浇水为宜。

不用硬水与污染水浇花。

兰花最怕渍水,也怕干旱,适量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为宜,确保水、肥协调。

平时用淘米水腐熟浇灌,既供养料,又供水分,有利兰花生长。

平时土壤保持微湿状态,不见土干不浇水。

八.烂根防止烂根:兰花根系弱,肥水管理不当,容易烂根,枝叶萎蔫发黄,乃至植株死亡。

防止烂根,一是严防盆内渍水,二是发现黄叶烂根,及时换盆根治。

将兰株从盆中倒出,剪除烂根,用清水洗净,放500倍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几小时消毒,用无菌新培养土重新上盆栽植,放阴凉处,促进发新根。

烂根严重的,剪根消毒后,用2%至4%硼酸钠水溶液或奈乙酸生根粉液浸根部4小时,假植在细沙中,发出新根后,再行移植上盆。

九.施肥在配制肥沃优质培养土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追肥。

以青草等植物茎叶、西瓜皮、果壳皮及豆饼等浸泡液浇施,效果最理想。

施用草木灰等含钾肥,对兰花生长有益。

三要素基质好,兰苗生长健壮,增强抗逆性,叶片有光泽,花色艳丽。

兰花虽是草本植物,但因生长缓慢,与兰菌共生,一般1年只发1次芽,只开1次花,养分消耗量不是很大,所以需肥量不是很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