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20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20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20)一? 单选题(题数:50, 共50.0 分)1() 之后, 西方文化分裂为科学哲学与人本的艺术哲学两个部分?A? 维特根斯坦B? 尼采C? 黑格尔D? 康德我的答案:C2儒家的仁和基督教的博爱之间的差异在于, 儒家的仁强调区分() ?A? 地域联结B? 等级秩序C? 信仰对象D? 经济阶层我的答案:B3中国古代戏剧是() ?A? 悲剧B? 喜剧C? 悲喜和合局D? 混合剧我的答案:C4下列人物中,() 不是孟子最为推崇的人物?A? 尧B? 禹C? 周文王D? 周武王我的答案:D5达芬奇认为诗是理性哲学,() 是自然哲学?A? 音乐B? 绘画C? 散文D? 建筑我的答案:B6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到的“精气神” ,其中() 是构成一切组织器官与营养人体的基本物质?A? 精B? 气C? 神D? 以上都不正确我的答案:B7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平和宁静在() 的作品中表现得最为充分?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我的答案:B8 先秦诸子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 的标志?A? 萌芽B? 进步C? 成熟D? 衰落我的答案:C9() 不适合用于形容西方文化?A? 逻辑性B? 确定性C? 含蓄性D? 体系性我的答案:C10 中国古代诗人用闺怨? 春怨等主题中的怨郁的女子反应自身同样的遭遇与情怀() 开始? 的情节自A? 诗经B? 淮南子C? 屈原D? 道德经我的答案:C11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缺憾》中提到, 不存在缺憾的文明是() ?A? 中国文明B? 西方文明C? 古代文明D? 不存在的我的答案:D12 斯宾格勒认为西方文化是一种() 文化?A? 神曲B? 哈姆雷特C? 浮士德D? 荷马史诗我的答案:C13徐光启等人被基督教归化后,认为基督教可以() ?A? 易道补儒B? 易佛补儒C? 易道替儒D? 易佛替儒我的答案:B14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模式更接近于() ?A? 线段B? 螺旋上升C? 半环D? 圆环我的答案:D15孟德斯鸠提出, 有一个根本理性存在着,() 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A? 德B? 人C? 法D? 理我的答案:C16 在崇尚文学典范? 强调服从权威上,中国文学与西方新古典主义是() 的?A? 相同B? 相似C? 相反D? 无关我的答案:B17关于和与同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和可以产生新事物, 同不可以B? 同可以产生新事物, 和不可以C? 和与同都可以产生新事物D? 和与同都不能产生新事物我的答案:A 18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中国月亮文学最典型的代表是() ?A? 《西游记》B? 《水浒传》C? 《红楼梦》D? 《三国演义》我的答案:C 19以下人物中,思想更为阴柔的是() ?A? 墨子B? 孔子C? 孟子D? 老子我的答案:D 20关于西方哲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是从形而上学的纯粹理论探讨转向实用哲学? 实证哲学和生命哲学B? 从本体论? 认识论探讨转向人学本题的探讨C? 从切中实质? 为人处事的道德训条转向关于万物本源的探讨D? 从具有浓重虚构性的类似神学的哲学到摆脱虚构的科学哲学和人本哲学我的答案:C21中国文化注重感性与理性的() ?A? 合一B? 对立C? 相吸D? 相斥我的答案:A 22黑格尔的历史观是从() 的角度来重视历史的?A? 认知B? 实用C? 理论D? 逻辑我的答案:A 23关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文化是一种正在发展的文化B? 西方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化C? 中国文化的发展是跳跃性的D? 西方文化的发展是爆破性的我的答案:D24雨果的() 序言中已经要求艺术不要避开丑?A? 《笑面人》B? 《死囚之末日》C? 《爱尔那尼》D? 《克伦威尔》我的答案:D 25() 认为德性就是力量?B? 黑格尔C? 康德D? 歌德我的答案:C26() 将《赵氏孤儿》改编成了一个成吉思汗入主中原后A? 雨果, 孔子道德战胜野蛮的故事? B? 卢梭C? 孟德斯鸠D? 伏尔泰我的答案:D 27宗教最大的功能是() ?A? 超越死亡B? 慰藉个体的孤独情怀C? 寻找希望D? 提供帮助我的答案:A28中国文学侧重于在() 当中求发展?A? 批判与否定B? 批判与肯定C? 继承与复古D? 继承与创新我的答案:C29中国吟咏太阳的诗歌大量出现于() 以后?A? 宋词兴起B? 满清入关C? 鸦片战争D? 五四运动我的答案:D 30鲁迅批评屈原() ?A? 没有鲜明的语言风格B? 没有典型的文学意向C? 没有明确的政治理想D? 没有独立的人格精神我的答案:D 31与基督教相比,儒家最大的特点是() ?A? 阶级性与整体性B? 阶级性与独立性C? 合群性与整体性D? 合群性与独立性我的答案:C 32关于法律和人情,孔子认为() ?A? 人情高于法律B? 法律高于人情C? 人情与法律地位相等D? 人情与法律毫无关系我的答案:A 33儒家的中和之美就是把艺术和合到() 之中? ()A? 政治教化? 礼数? 理性本体B? 政治教化? 礼数? 道德C? 二元对立? 礼数? 理性本体D? 二元对立? 礼数? 道德我的答案:B 34克尔凯戈尔把人类文化性的生存方式分为三种,其中不包括() ? A? 政治的B? 审美的C? 伦理的D? 宗教的我的答案:A 35尼采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基督徒,即为() ?A? 尼采自己B? 教皇C? 马丁·路德D? 耶稣我的答案:D 36孔子认为管仲() ?A? 不知仁C? 不知礼D? 不知德我的答案:C 37从已有的文化成果来看,中国文化偏于() 的性格?A? 阴柔B? 阳刚C? 刚柔并济D? 刚柔之间我的答案:A 38中国的理性是一种具有() 的伦理理性?A? 理论特征B? 实用特征C? 分析特征D? 逻辑特征我的答案:B 39尼采认为自己是酒神艺术家,而酒神艺术家最高的表现形式是() ? A? 政治B? 文学C? 音乐D? 美术我的答案:C 40精神分析批评偏重() 与文本的深层心理的分析?A? 读者B? 作家C? 目标受众D? 传统价值观我的答案:B 41根据《淮南子·外八篇》,() 派羿去射日?A? 黄帝B? 炎帝C? 尧D? 舜我的答案:C 42关于中国文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特别讲究形式美B? 理性和情感内容一般不突破感性形式C? 长于直抒胸臆D? 将情感积淀在景物上我的答案:C43下列不属于老子关于战争的看法的是() ?A? 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B?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C? 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 而美之者是乐杀人?D? 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 我的答案:D44() 将中国文化中反对不知餍足的追求极端化了?A? 儒家B? 墨家C? 法家D? 道家我的答案:D45儒家的伦理体系构建是由() 开始的?A? 诗B? 书C? 礼D? 乐我的答案:A46庄子哲学的伦理趋向是() ?A? 礼B? 法C? 合D? 分我的答案:C47 相较于西方传统剧作, 西方黑色幽默和荒诞派的大部分作品往往是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在同一个文本中() 的?A? 激烈对立B? 强烈融合C? 逐渐弱化D? 逐渐强化我的答案:A48 萨缪尔·亨廷顿认为20世纪90年代之后国际的主要冲突类型不包括() ?A? 政治B? 民族C? 文化D? 语言我的答案:A49下列任务中,对基督教进行了更为严厉批判的是() ?A? 拜伦B? 雪莱C? 雨果D? 尼采我的答案:D50亚里士多德认为写() 比写历史更富有哲学意味?A? 科学著作B? 逻辑著作C? 诗D? 政治著作我的答案:C二? 判断题(题数:50, 共50.0 分)1庄子对儒家的礼教进行了抨击? ()我的答案: √2在西方文化中, 宗教? 哲学与科学三者之间是密切联系的? ()我的答案: √3儒家的教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宗教的作用? ()我的答案: √4古代希腊人所强调的理性, 正是希腊诗学作为人类童年的标志性特征? ()我的答案: ×5亚里士多德在感性中看到了理性, 从而肯定了艺术? ()我的答案: √6中国的中和精神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 ()我的答案: √7中国文学注重文辞之美, 很少对心灵或文化进行入木三分的分析? ()我的答案: √8老子认为动优于静? ()我的答案: ×9后世的中国文人往往都是儒道分裂的结构, 在儒学和道学的艺术追求上有较为明显的分立? () 我的答案: ×10古本《山海经》中记载了后羿射日的传说? ()我的答案: √11在西方基督教的文化背景之下, 西方文学首先关注的是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 () 我的答案: √12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哲学家? 战士和艺术家持肯定态度? ()我的答案: ×13马克思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不断动态变化的文化形态? ()我的答案: ×14鲁迅认为中国社会发展是一个直线型的发展模式? ()我的答案: ×15西方每个时代的文学批评特色都受到同时代科学取得的成绩或对世界的认知水平的影响? ()我的答案: √16西方辩证法更执着于保持整体的灵活性? ()我的答案: ×17墨家的伦理强调爱人若爱其身? ()我的答案: ×18在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相似的文学现象在不同文化结构当中尽管位置不同, 它的价值和作用是类似的? () 我的答案: ×19托马斯·阿奎那主要用柏拉图的哲学来解释宗教? ()我的答案: ×20法国哲学家? 美学家鮑姆嘉通被誉为“美学之父” ? () 我的答案: ×21夏志清认为,中国的文学理念缺乏一种宗教信仰的阐释,使中国文学缺乏深度? () 我的答案: ×22严格意义上讲, 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中的史诗? () 我的答案: √23 萨特认为他人即地狱? () 我的答案: √ 24西方文化中“天”主要指代自然, 而中国文化中“天”主要指代主宰? () 我的答案: ×25道家希望将艺术和合到自然之中? () 我的答案: √26恩格斯将生物重演律转化到思维和文化层面上? () 我的答案: √27西方传统派小说注重物理性的时空,现代派小说注重主观心灵? () 我的答案: √28儒家和道家认为人和神或圣人是没有绝对的区别的, 任何人都可以称为神或圣人? () 我的答案: √29在中国的戏曲中, 悲怆与欢乐的情感混沌在一起, 悲和喜没有截然的分化? () 我的答案: √30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提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单一而抽象的? () 我的答案: ×31根据《论语》的记载,孔子认为上士杀人用笔端, 中士杀人用舌端,下士杀人怀石盘? () 我的答案: ×32相较于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更侧重于审美性? () 我的答案: ×33从世界文化视野着眼, 阴柔与阳刚并不代表价值的优劣? () 我的答案: √34尼采将希腊人感性与理性的分化称为梦与罪的对立统一? 我的答案: ×35西方文学是在感性与理性? 主观与客观? 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对立中发展起来的? () 我的答案: √36鲁迅笔下的阿Q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力维护者? () 我的答案: √37西方文化实际上是在由理性转向感性? () 我的答案: √38中国传统社会民众的阴柔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古代长期存在专制制度? () 我的答案: √39六书指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其中象形是所有六书的基础? () 我的答案: √40 中国文化可以说是充分发展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的对立统一? () 我的答案: ×41中国文化综合性的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医也是综合性的, 并没有很具体的分科? () 我的答案: √42 孔子认为使千差万别的事物达到中和的方法就是中庸之道? () 我的答案: √43与基督教类似, 儒家同样认为自我是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完善的? () 我的答案: × 44《浮士德》和《罪与罚》等作品主要表现了西方文化中内在心灵的激荡? ()我的答案: ×45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上层社会主要受审美和伦理的影响, 宗教的因素很少? () 我的答案: √46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不承认完全脱离肉体的灵魂的? () 我的答案: √47亚里士多德运用大量文学性的词汇对世界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 我的答案: ×48莱布尼茨将明晰的认识分为明确的感性认识和混乱的理性认识? () 我的答案: ×49儒家构建了中国的伦理框架, 而人的具体的言行与理论实践在很大意义上是老子教育出来的? () 我的答案: √50中国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相当模糊? () 我的答案: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