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项公园设计方法

专项公园设计方法

专项公园设计方法——以广州晓港竹类公园为例郝云庆摘要:本文以晓港竹类公园为例,从交通组织、公园空间塑造、功能及景观组织4个方面研究了专项公园的设计特点;根据案例研究,进一步总结出专项公园设计应从体现主题、注重空间多样性的塑造等方面突出特色。

关键词:专项公园、交通组织、空间、功能、景观组织1 .调查区概况1.1调查的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越来越重视环境的建设。

公园不仅仅是一个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内容,更为城市居民提供创造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而现在的公园偏向艺术设计,轻工程及科学性,即忽略它的使用功能。

如何在艺术性与功能性之间寻求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即构建充满人性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提高城市环境品质等更方面都有明显助益的公园环境。

而专业性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作用不可低估。

本文以竹类公园——晓港公园为例进行分析探讨。

1.2调查区概况晓港公园以竹林为主的专业性公园。

位于海珠区前进路西南端,1958年筹建,1975年建成开放。

因园内有古迹小港桥,取谐音而名。

总面积16.7万平方米,其中湖面积为4.73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积3.77公顷,是广州种植观赏竹最多的公园。

园内竹堤纵横,竹的品种多达120种。

园内有人工湖和优美雅致的亭、台、廊、榭等,是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因园内遍植形态各异的翠竹,故晓港公园又有“竹子公园”之称。

2.交通组织2.1外部交通晓港公园外部与两条城市性干道相接。

主入口设在前进路与晓港路交接的地方,东西入口分别设在晓港路和居住区道路上。

这样优势的地理位置无论是对于周边的还是远距离的居民出行交通都是极其便利的。

同时多入口的设置方便人们从不同的方向进入公园。

内部交通2.2内部交通公园在交通组织上主要考虑人行。

为保证公园的完整性,主园路贯穿东西形成环状路线,同时一般不允许车辆进入。

园路贯穿各行进空间与驻留空间,使各个空间相互结合、渗透。

3.空间分析3.1外部空间●公园与周边房地产关系据资料显示,晓港公园正门附近东晓路集中有多个大型楼盘,包括海印南苑、富力千禧花园、东银广场、海印明珠花园等,二手楼的价格甚至高于同区不临近晓港公园楼盘的一手房价格。

其中,可望公园的居住单位价格更甚。

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在城市中公园景观的稀缺及人们健康居住意识的觉醒。

晓港公园的绿化软质景观从心理上为环绕居住在其附近的居民缓解了疲劳和紧张。

并且由于公园对人居环境具有生态调节作用,使各大楼盘纷纷向公园靠拢。

具体数据表明,一幢附近有植物的住宅,在夏季能够节省50%甚至更多的冷气能源消耗。

而且在老龄化问题愈益严重的今天,很多老年人选择二次购房,其中选择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楼房是否靠近公园,利于锻炼。

在周边房地产利用晓港公园作为卖点的同时,房地产也对公园产生各种影响。

主要体现在通过销售广告提升了公园的知名度及关注度,同时加大了公园的人流量,提升了公园人气。

过于集中的房地产也会对公园天际线产生负面影响。

随着城市发展,城市生活越来越紧张,房地产向的公园聚集的趋势将会无可避免的加大。

公园在带动房地产向其聚集的同时,房地产也影响着公园外围的空间格局。

如何把这种相互影响尽量往良性方面引导,不单纯是公园有利于房地产发展,房地产也为公园带来利益,我们的想法是在加大公园外围空间高度管制的基础上,利用该区日益密集的居民的力量对公园建设进行监督、管理,共同建设公园。

具体政府应与开发商达成协议,在开发的同时对公园的设施进行投资维护,由住户监督,保证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公园与房地产开发的双赢。

●公园与周边饮食业关系在晓港公园边上就有“烧鹅彪”、“葡城美食”、“南国酒家”等酒楼。

其中前两者打的是紧邻公园的招牌,而“南国酒家”所具有的却是与晓港公园内部相结合的优势。

“南国酒家”创立于1962年,当时与“北园酒家”一起以其园林酒家的设计风格闻名于广州。

建筑设计运用的是回廊与琉璃瓦当顶的岭南雅筑,内有小桥流水,外有竹林环绕,与晓港公园的翠竹绿荫相合。

为了与更好地运用生态园林这个优势,里面更设有一个小鸟乐园。

由此可看出,与公园相结合的酒家不一定就是以破坏公园环境为代价,应表现为公园重要的服务配套,是公园的一部分,让游客在酒家里同样可以感受到公园的生态休闲属性。

酒家的建筑风格应适应于公园要求,在设计之初就以成为公园一景为目标。

3.2内部空间●按景观类型分按公园的景观类型分,晓港公园可以分为休闲活动区、亲水区及游乐活动区。

休闲活动区,指以园林绿化观赏游玩为主要活动的区域,景观主要包括亭台楼阁及各种园林组景。

主要包括正门入口处到晓桂桥之间片区及青年林、竹西佳处、少年林片。

以为人们提供休闲的公园活动为目的。

亲水区,指公园中部围绕中央湖泊所形成的临水景观及活动。

主要有回澜浸玉、葵韵流波、花洲古渡、水榭、椰风佳影、游船等,景点及活动多依靠湖泊所形成。

游乐活动区,以提供体育健身活动及为少儿提供各种机动游戏为主的区域。

主要包括前线体育活动中心、滚轴溜冰场及游乐场。

各分区之间功能有同有异,都是公园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游客提供一个放松休闲的空间。

各区域又分别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使每位游客,无论是年轻还是年长的都能在公园中找到乐趣,这也是城市公园设计所应抱有的宗旨。

●按交往空间类型分如上文所述,为城市居民提供交往空间是城市公园的重要功能之一。

虽然整个公园可看作一个开放的大空间,但按公园中所营造的交往空间类型分,公园内部空间可分为开放空间、半开放空间及私密空间。

各种空间的营造手法分述如下:开放空间,主要指可供游人进行较大规模集体活动的空间,随时欢迎经过的游人加入其活动的大空间,如多为唱歌、太极、交谊舞等活动所青睐的硬地广场就是一个典型的开放空间。

就晓港公园而言,开放空间主要有草坪及硬质铺装两种。

在晓港公园晓桂桥附近及青年林中均有大片绿地供游人活动。

大面积的硬质铺装主要在竹西佳处及椰风桂影。

开放空间以提供大面积无阻隔活动场地,且周围没有高大植物遮挡,易于为游人识别进入为主要特征。

半开放空间,从面积上讲较开放空间小,且具有一定的空间占领性。

从心理上看一旦为部分人使用,并不鼓励更多的人进入。

周围植被多为灌木,有一定界定性又不致与周围景观割裂开。

这种空间营造手法在晓港公园多处可见。

私密空间,从面积上讲是三种空间中最小的,空间一旦被个别游人使用后,很少有其它游人进入,为游客创造提供了私密交流的空间。

周围植被通常为乔木灌木混植,而且此空间一般不在显眼处,不易被打扰影响。

如一些在密林中的座椅、被高大乔木包围的小凉亭均属此列。

私密空间的营造在晓港公园中与各种植物,尤其是竹子相互配合,穿插于各个景点之中,营造出清雅幽闭之感。

●按空间动静性分按空间所支持的活动分,公园空间可分为动态空间及静态空间。

动态空间指通过提供活动场地明示,或通过材质等暗示游人在此空间进行动态活动的空间。

道路通过其线性向前暗示游人一直往前走就是最明显的动态空间。

在晓港公园中还有大的硬质铺装平台、游乐场等动态空间供游人活动。

静态空间主要指提供园桌园椅等设施,让游人可在此停留休憩的空间。

在晓港公园中,静态空间的营造手法多样,座椅与植物的结合方法也有多种手法,如把椅子做成木头的形状,并围合成一定空间、在树桩外围砌上水泥形成座椅,以及各种凉亭都是静态空间。

诚然,动态与静态空间之间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更多的时候是两者结合在一起,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体现出空间活动的多样性。

如在道路两旁及广场上设置座椅就是动静空间相互交融的很好例证。

4.功能分析晓港公园作为广州公园系统的重要节点,不应仅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场所,更应同时具有如保持城市生态平衡等多种功能,把公园的作用最大化。

分述如下:●社会功能休闲游憩功能这是公园应具有的最基本属性,城市公园是城市的起居空间,其活动空间、活动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大量户外活动的可能性,承担着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游憩活动需求的主要职能。

从1998年开始,广州市开始步入老年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速度越来越快,老龄问题除了社会保障问题外,还有健康和生存质量等问题。

为老龄人口提供充足的户外活动交流场地,从精神上物质上提高其生活质量,城市公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广州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竞争激烈,城市居民的就业生活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

因此为居民闲暇时间提供休闲活动场地,积极营造所谓的“第三空间”,即除工作地及住处外的交流空间,是城市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

位于居民较密集地区,晓港公园的作用不容置疑。

科研教育功能晓港公园是以竹林为主的专业性公园,园内有竹子一百多种,为竹子的种植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同时竹子承载着我国传统美德,公园通过多种园林造景手法,全面展示竹子秀美风姿及内在品格,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使人们在观赏游憩的同时可以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同时晓港公园还是海珠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承担起教育青少年的功能。

●经济功能防灾、减灾功能对于广州这个拥有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来讲,城市减灾、防灾工程不可忽视。

广州第一个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在晓港公园动工。

从晓港公园地震应急避险规划设计中看到,应急避险场所的八大设施和场区,其中一半以上都是晓港公园现已具备的。

应急指挥中心,就是公园管理处内的办公用房;应急厕所,只要对公园现有的厕所进行改造,灾时就可以启用;还有像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卫生防疫等,到灾害发生时,都能直接把物资或者设备运到公园办公楼内。

且这些措施对平时公园的游憩观赏功能并不影响。

在人口密集的城区,晓港公园因具有宽广的绿地、低密度的空间、周边居民较多等属性而入选。

带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功能由于城市环境的恶化,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主要绿色空间,在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城市公园的最显著的作用是能使其周边地区的地价和不动产升值,吸引投资,从而推动该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晓港公园对周边环境的具体影响在后文将会进一步论述。

●环境功能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功能城市的生态平衡主要靠绿化来完成,城市公园由于具有大面积的绿化,无论是在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降低辐射、杀菌、滞尘、防噪音、调节小气候、降温、防风引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

随着广州城市化程度的加快加深,晓港公园作为海珠区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在改善环境污染状况有效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美化城市景观功能城市公园是城市中最具有自然特性的场所,晓港公园内有以竹子景观为主体的大量园林绿化景观,马涌河流贯其中,是该区的绿化软质景观。

它和外围的道路、建筑等灰色硬质景观形成鲜明对比,使城市景观得以软化,为城市景观添色不少。

5.景观组织5.1设计要素分析1.地形地形是公园构成的骨架,包括平地、丘陵、山峦、山峰、凹地、谷地、河道、上升、下沉式广场等类型。

在晓港公园中的地形应用比较多的一类是上升下沉式广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