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 T 306-1999汽车动力转向控制阀总成台架
试验方法
QC/T 306一1 999
汽车动力转向操纵阀总成
台架试验方法代替ZB T23 00 8一8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常流式液压动力转向操纵阀(简称操纵阀)总成台架试验
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单独的操纵阀总成,也适用于与有关部件装成一体的操纵阀,
例如操纵阀与动力缸一体的联阀式动力转向装置中的操纵阀,操纵阀与转向器一
体的半整体式动力转向装置中的操纵阀和操纵阀与转向器及动力缸一体的整体式
动力转向装置中的操纵阀。
2引用标准
JB 3784汽车液压转向加力装置及动力转向器总成台架试验方法。
3试验类别及项目
3.1可靠性试验
本标准规定操纵阀总成可靠性试验按JB 3784执行。
3.2性能试验
3.2.1动力转向操纵阀油压灵敏度特性试验。
3.2.2动力转向操纵阀操纵力特性试验。
3.2.3动力转向操纵阀泄漏试验。
3.2.4动力转向操纵阀压力降试验。
4试验设备及要求
4.1试验设备液压系统工作原理见图1。
4.2试验台液压源应满足动力转向最大工作油压及流量的要求。
4.3试验用油粘度为17~23mm2/s(50℃)。
过滤精度不低于30μm。
5试验条件
5.1操纵阀进油口油温50±5℃。
5.2流量:除另有规定外,应为动力转向装用车辆发动机怠速时的油泵输出量。
5.3操作转向盘的角速度不得大于10°/s。
5.4每次试验前仪器调零。
5.5每项性能试验样品不得少于三个。
6试验仪器精度
6.1压力表精度为0.5级。
6.2流量测试外表误差小于0.5%。
6.3转角测试仪线性误差小于0.5%。
6.4扭矩测试仪线性误差小于0.5%。
7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处理
7.1一样要求
7.1.1将操纵阀阀芯置于中间位置。
7.1.2操纵阀的固定
关于单独操纵阀总成应将操纵阀阀体固定,关于联阀式动力转向装置应将动
力缸缸体及动力缸活塞杆固定,关于半整体及整体式动力转向装置应将转向器及
转向摇臂固定。
7.1.3油压的测量点
在操纵阀的进油口与回油口测量油压。
7.1.4阀芯位移的测量
可直截了当测量阀芯的位移或转角,也承诺采纳间接测量,即在与阀芯位移或转
角有传动关系的机构上测量。
例如:可测量转向盘转角。
7.1.5操纵阀操纵力的测量
应直截了当测量驱动阀芯的力(或力矩),承诺采纳间接测量。
7.1.6每一样品进行3次试验,任两次试验结果的差值不得大于较小值的1%,
否则应重新进行三次试验。
试验报告可只附一次试验的曲线,但用数值表示的试验结果应取三次试验结
果的平均值。
7.2操纵阀油压灵敏度特性试验
7.2.1试验时缓慢平稳地驱动操纵阀运动(相当于转向盘转角速度在10°/s以
下)使两侧油压分别达到最大值,记录操纵阀的位移s或转向盘转角θ和工作油压
P的关系曲线(承诺不计回程)。
7.2.2典型曲线如图2所示。
7.2.3将试验数据填入表1。
7.2.4运算方法及符号讲明见8.2。
7.3操纵阀操纵力特性试验
7.3.1试验时应缓慢平稳地驱动操纵阀运动(相当于转向盘转动角速度不大于
10°/s)使两侧的工作油压分别达到最大值。
记录驱动操纵阀的力(或转向盘扭矩)
和工作油压的关系曲线,典型曲线如图3所示。
7.3.2将试验数据填入表2。
7.3.3运算方法及符号讲明见8.2。
7.4泄漏试验
7.4.1试验时,分别向两侧驱动操纵阀阀芯到极限位置,在操纵阀达到最大工
作油压时测量内泄漏量,测量时刻3~5s。
如两侧的泄漏量不等时,取其较大值。
7.4.2观看有无外渗漏现象。
7.4.3将试验数据填入表3。
7.5操纵阀压力降试验
7.5.1油泵由相当于发动机怠速时的转速开始,到油泵最大工作转速V (或流
量Q),记录各点转速和进出口油压压力差△P。
测点许多于五点(产品出厂检验
承诺测一点)。
7.5.2典型曲线如图4。
8试验结果的运算及符号讲明
8.1操纵阀油压灵敏特性试验结果运算
8. 1.1不灵敏区θ0
操纵阀进口油压为P0+0.1MPa时。
阀芯位移为S0,对应的转向盘转角θ0,为
不灵敏区,也称为转向盘空程。
关于联阀式动力转向装置
关于整体式和半整体式动力转向装置
如果左、右转向的θ0不同,则取其中大值。
关于间接测量或其他结构形式可
参考上述原则,按照具体情形进行运算。
8.1.2满压转角θmax:是阀芯位移Smax时所对应的转向盘转角。
运算方法及讲明见8.1.1,但在公式中要以Smax代替S0。
8.1.3最大工作油压Pmax
当左、右转向的最大油压Pmax值不同时,取其较小值。
8.1.4油压灵敏度曲线对称性
8.1.4.1将曲线由P0到Pmax段沿纵座标之间分成n等分,得n 对小块。
每小块
近似一梯形。
如果左、右的最大油压不等,则以小值计(图5)。
8.1.4.2分别测量梯形中线的长度,并成对排列:
右转时:a1、a2…………an;
左转时:b1、b2…………bn'
8.1.4.3每一对进行比较。
即a1与b1比较,a2与b2比较;…an 与bn比较,比
较后取其中较小值,得到L1、L2……………Ln。
8.1.4.4曲线对称性Ke由下式运算:
8.2操纵阀操纵力特性试验结果的运算
8.2.1最大工作油压。
如果左、右转向的最大工作油压Pmax值不同,则取其
中小值。
8.2.2最大操纵力Fs。
相当于作用在操纵阀阀芯上的最大力Fmax 对应的转向
盘轮缘上的力为最大操纵力Fs。
关于联阀式动力转向装置:
关于整体式或半整体式动力转向装置:
其余参数同式(1)与(2)。
如左、右转向的操纵力不同,则取其中大值,关于间接测量或者其他结构形
式,可参考上述原则,按照具体情形进行运算。
8.2.3回正率Kz
8.2.3.1将曲线从P0到Pmax之间沿纵座标分成n等分,得n小块,每小块近似
梯形(图6)
8.2.3.2分别测量梯形中线长度:
右转时,操舵a1、a2………………an;
右转时,回舵a1'、a2' ……………an',
左转时,操舵b1、b2………………bn',
左转时,回舵b1'、b2'……………bn'。
8.2.3.3右转时回正率Kza。
8.2.3.4左转时回正率Kzb
如左、右转回正率不等,则取其中小值。
8.2.4路感强度E:在最大工作油压下操纵转向盘时,司机对作用在转向轮上
的转向阻力矩的手感力称为路感强度E。
路感强度E下按式(8)、(9)运算,取
两者中较小数值。
8.2.5曲线对称性Ke:运算对称性时,不考虑回舵。
运算方法与8.
1.4.4相同。
附加讲明: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重庆重型汽车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汽车研究所负责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