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公司如何发展热12已有 363 次阅读2012-02-20 20:05各行各业竞争都是激烈的,广告公司作为服务型企业其生活同样不轻松。
中小型广告公司的生存更是残酷无比:比稿机会本来就不多,胜出的机率则更小;客户变得越来越刁钻,“鞠躬尽瘁”了才勉强点头;价格越来越透明越来越低,捂着心痛的胸口——微利甚至无利的为客户服务……客户还是越来越少。
而另一方面,广告主也在唉叹找不到合适的广告公司,为了创作出更实效地广告而换了一家又一家的广告公司,或是这家给他们做一点,那家给他们做一点……在多处“漂泊”——想寻找一个“宜人的港湾”,却在一家又一家的磨合中蹉跎了岁月,身心疲惫。
这又反应了广告公司本身有很多方面的不足,而不是广告主故意刁难,不给东西做。
术有专攻,唯精不败。
在我所接触过的许多新生广告公司中,所带给我的震撼是很大的。
他们非常具有创意,也非常敬业;他们渴望通过他们的努力,帮助他人获取成功。
但是他们却容易陷入一个误区。
A公司的总经理原来是一家私企的部门领导,在企业经营不佳的情况下,投身商海,进入广告行业。
转战数年,偶有佳绩,可谓屡败屡战。
最终,在一次不成功的合作后,关门大吉。
穷究原因,是因为这名总经理没有意识到所从事的行业对于他而言,实在是太陌生了,连平面设计用什么软件都不知道。
虽然有伟人说过“如果你什么都不会,就去做广告吧”,但是这实在不是说给创业者听的。
因为不了解,所以容易任性,因为任性,所以容易失误。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定式。
B公司的总经理是一位从业多年的广告人,文案出身,年轻而富有激情。
从创业到放弃,期间不过1年而已。
什么原因呢?可能他更能代表众多新生广告公司的态度。
活下去,就有机会成长,他很明白这一点,所以在公司成立伊始,便竭尽所能,期望能够通达四海,无所不作。
当别人询问,你公司主要是做什么的?回答,什么都可以。
询问,能做设计吗?答,可以。
能做策划吗?可以。
能做媒体吗?可以。
能做发布吗?可以。
能做代理吗?可以。
正因为他太期望获得业务,所以承诺一切皆有可能,最终收获不信任便成了必然。
原希望活下去,活的久一点,却只能面对死掉的结局。
身为广告人,首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会什么。
因为说到底,广告是服务行业,是永远的乙方,要对甲方负责,才能够成就自身价值。
话虽老,却是至理名言。
成都黑蚁就是非常成功的例子,黑蚁是作设计的,这一点所有人都知道。
正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它的主功能,所以慕名合作的机会才多。
黑蚁作设计作的非常好,作品时常入选年鉴,黑蚁也同时在作策划,作代理,客户依然选择它,因为他们知道,黑蚁的设计非常棒,我们需要。
于是黑蚁设计,在短短的年月间,以设计为刀,竟树立起了西南广告的一面旗帜。
多一点信心,少一点唯诺。
新生儿,需要的是那一口乳汁的哺育,那甜言蜜语的哄爱,只是次要选择。
新生广告公司没有那么多资本去要求人们喜爱,因此,获得关注,或者是获得施舍,都显得那么的可贵。
但是,我们不需要施舍,那样的路是不长的。
信心是来自于体现的,发自内心的信心,是能够获得尊重的,对于广告公司也不例外。
但是我发现有许多的公司都忽略了这一点,他们认为,只要你肯拿出钱来,我再怎么低头也没关系,如做汽车画册文案。
可是往往事于愿违,在人们呼唤:嗟,来食。
之后,就厌倦了,甚至怀疑了,于是也就抛弃了。
M先生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总,为人亲和。
在创业初期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明白,客户支付的支票是最为可口的饭菜。
于是,他要求自己公司的员工以日本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姿态去面对客户,要做到“只有自己不好,没有客户不对”的标准。
从一定程度上说,有可取之处,但从更为实际的角度出发,这有失偏颇了。
客户到广告公司来是寻找合作伙伴的,而不是来点菜的。
虽然需要照顾客人的情感,但更需要的是表达出自身的价值。
但是密斯托M先生采取的是永恒的微笑。
在初次见面时,客户面对鲜花掌声时,感觉到了意外的惊喜,但在短暂的快乐之后,他开始回味,这是怎么了?我到哪了?他们是不是没有东西做?不会宰我吧?说不定会毁了我的事业,我还是溜吧。
多么可怜的客户,多么可怜的M先生,多么可怜的广告业。
当然,这还只是开始。
在服务过程中的影响才是致命的。
开始服务了,M先生同他的员工同客户会面了。
在提案前后,M先生与他的员工,在表达自己观点时,习惯性的用询问性的语气表达,并随时关注客户的反应,当客户表现或表达出某一点自己的意见时,便立即附和,以表示接受。
一次,两次,三次。
客户觉得没意思了,到底是你做东西还是我做东西?我给你钱怎么什么都是我出的主意?你干嘛去了?合作终止。
还有一种情况是,客户被惯坏了,M先生所产出的智慧结晶总是显得那么粗糙而不完善,没有一点新意。
客户也习惯于对M先生处的提案表达异议,给予否认。
最终的结果一样,失去客户,然后客户又会感叹株洲有没有好的广告公司或者平面设计公司?。
我们应该说这是可悲的。
酒香不香,都要走出巷子。
有许多的广告公司在等待客户的过程中,疲惫不堪。
他们眼看着客户走进其他公司的会客室,只能垂涎而望。
他们手中捏着些许过往案例,却无人欣赏。
但是没有办法,他们只能这样等待下去。
还有一些公司,通过关系成功的接洽了一些有需求的客户,但是客户对公司持有怀疑,导致业务迟迟不能开展。
我曾帮助过几家这样的公司。
有这样一家公司,经营了大约3年左右光阴,业务量基本维持在生存面,无法真实扩大资本增长。
有一个建议,以公司的名义同当地文化部门进行联名合作,搞了一次小小的主题论坛。
论坛的主题大意为城市商品房发展需要,论坛为自助餐形式。
确定了主题,公司印制不少邀请函,广发至各大开发商处,免费邀请各方老总前来听讲。
在会上,公司邀请行业专家对城市商品房的历史与发展,以及当前的新需求与新视角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与讲解。
成功的吸引了部分开发商的目光。
在自助餐上,大家互相攀询,给公司带来了许多客户。
于是,这家公司成为了一家不错的地产类代理公司。
接下来我们又说到另一种情况,有了客户,但是却迟迟无法获得业务。
客户担心的是什么呢?是你公司的能力和水平。
虽然他个人与你有着良好的交情,但是真要进入商业合作,那确实需要一分思考。
有许多广告公司发现了这一点,于是开始借用外力,也许你对我有疑惑,那么我找一个人给你解惑。
T公司跟随一家企业已经跟了一年有余,期间只获得了零星业务。
当前,企业有意作一次战略方案,但是以T公司的能力,却无法获选。
于是T公司找到了一名专家顾问,以这名顾问作为本项目的总监进行合作。
通过交流与提案,项目顺利上马,为公司赢得了价值。
新生广告公司就象是一瓶酒,关键是看怎样去叫卖。
市场的空间很大,需求时刻都存在,如果不能够合理有效的去吆喝,那么客人只会走进别的酒楼。
要让自己的酒香起来,就要明确自己的阶段目标和发展方向,不可盲目而行,也不可大包大揽。
耐心,才有利于发展,明确,才有利于成功。
期望本土更多新生广告公司风华起来,为本土广告业贡献出更多的价值。
广告公司、策划公司、咨询公司历来是凭借智慧为广大企业解决“疑难杂症”的,是企业营销与广告传播方面问题的高明“医生”,并不是有广告设计师资格证就可以的。
因此,广告公司理应对自己“把把脉”,进行调理调理,使自己的“脸蛋儿”红润起来,身体健康强壮起来。
只有这样,才更有精神和能力为客户服务,让客户满意,凭借优良的服务品质而留住客户。
就像其它企业一样,各方面做足做好了,才有“惊人”的发展。
广告公司的健康发展,也不例外。
那么,中小型广告公司如何才能诊脉、治疗、搞活自己呢?笔者认为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症“下药”:第一、搞好管理是做活公司的基础广告公司人员流动性特别大,中小型广告公司更甚。
而问他们为什么要离开上家公司,绝大多数的回答就是公司管理混乱,导致工作效率奇低,没心思呆下去。
这有可能是托词,但更多的时候是现实。
因此,中小型广告公司把管理工作做好,是搞活公司的核心武器之一。
主要要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1、工作分工管理。
主要是指每件工作都要分工到具体的人员,即一一对应分工,做到相互合作且流畅的完成。
而不是这件事没人管,那件事又同时有两三个人在做,造成漏空或重复,耽误了工作的进展。
2、工作守时管理。
主要是指各项工作要准时的完成,即要求或答应什么时候完成的工作,就必须在什么时候或之前完成,不要拖延,否则最终受伤害的只有是自己。
3、工作氛围管理。
主要是指整间公司日常工作的氛围营造的管理。
这一点十分的重要。
有的广告公司工作氛围死气沉沉,老板不准员工讲话、听歌、走动等,让人觉得很压抑,工作质量与效率自然就别期望了;而有的广告公司则太松散了,大声说话、歌声此起彼伏、QQ 声不断……整个公司仿如一个演艺场,这样的工作氛围,大家是“开心”,但工作效率同样有限得很。
事实上,优良的工作氛围管理,老板的和蔼为人和氛围调理能力显得十分的重要,要做到让员工觉得在这里工作得愉快、轻松和富有效率。
4、工作人性化管理。
广告公司更需要人性化的管理,因为大家都是凭借脑力吃饭,桀骜不训又加班无数。
例如早晨上班,早到与迟到都很难说,如果把标准控制得非常的严格,实际上对公司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处,因为很多迟到并不是员工故意而为的,往往是因为加了班,结果严格执行马上带来了叛逆心理,工作积极性自然就降下来了。
因此,这方面应该人性化控制人性化处理,否则以小失大,实在不是企业所要的结果。
又如犯错误:工作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而这种错误往往是不经意出现的。
因此,管理层理应理智处理,宽容教导处理是比较醒目的,严肃处理对犯错者是一种伤害,更可怕的会波及到公司其它的员工,结果大家都害怕了,也就没有心思好好工作了,把错误的影响更快的扩大了,反而使公司成了最大的受害者,这明显不是管理层所需要的。
另外,广告公司的“餐桌聚会”也应该人性化的管理。
笔者见过两种不同截然不同的管理,一种情况是老板吝啬得历害,而且不把员工当人看。
记得有次展会,设计师们忙得历害,个个都通宵达旦的加班,有一人连续五天在公司,有几个人是通宵之后干到中午12点,回去了,下午5点钟又马上把他们叫回来继续加班,忙碌了半个多月,完成了数十本的画册设计和众多的折页、单张、X展架等方面的设计,结果一顿“餐桌聚会”的慰劳也没有,省得真是够绝。
结果,不到一个月,此公司的三分之二的员工都走了,老板苦口婆心的想留下几个主力,但还有谁愿意在他手下干活呢?!而另一种情况:此老板与上面那老板的做法恰恰相反——和员工都是哥们,有客户没客户,经常一起吃饭聊天,甚是过瘾,结果一个月“餐桌聚会” 的费用就超过了三万块,实在也没必要这么“亲热”。
第二、服务品质是做活公司的关键广告公司作为服务型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本是最为基础和擅长的。
但是,很多中小型广告公司生活艰难,最终症结就是服务品质太次,连广告策划书格式都会搞错,从而导致了客户的流失和业务拓展的艰难。
笔者认为,中小型广告公司想要良好的发展,必须把各项服务品质一一提升上来,让客户满意,更让市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