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右图为某区域略图,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P、Q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大气环流
C.洋流
D.海陆位置
2.Q地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畜牧和灌溉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图1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 乳畜业
如图所示是某地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2013年9月23日这一天对该校附近5米高的电线杆的影子进行测量,并绘制了电线杆影长随时间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面3-4题。

3.该地农业地域类型为
A.种植园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4.图中电线杆影子最短的时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B.悉尼的夜景十分美丽
C.与北京同一日期的范围一定大于全球一半 D.伦敦的工人正赶去上班
联合国历年发布的“人类发展程度指标( HDI)”,是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计算方法组成的综合指标,用来衡量各国的发展水平。

下表为四个国家2010年的统计资料,阅读分析表格,完成下面5-6题。

5.就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的四个
阶段而言,最可能已经进入“低增
长阶段”的国家是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6.关于四个国家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人口数量最多 B.乙国老年人口数量比甲国多
C.丙国目前城市化速度最快 D.丁国最易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下表是中国、英国、印度、俄罗斯四个国家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

完成下面7-8题。

国家
甲乙丙丁
土地类型
耕地24 15.3 55.9 10.4
林地19.5 45.6 9.3 13.9
草地40.2 15.7 10.7 33.8
其他16.3 31.4 24.1 41.9
7.表中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分别是
A.中国、印度、英国、俄罗斯 B.俄罗斯、英国、中国、印度
C.英国、俄罗斯、印度、中国 D.印度、中国、俄罗斯、英国
8.丁国耕地比重远低于丙国的主要原因是
①国土面积小于丙国②山区面积广大
③干旱半干旱面积较广④人口密度大于丙国
A.①④B.②④ C.①③D.②③
北疆阿尔泰山和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的河流,常在4~6月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消退。

结合材料,回答下面9-10题。

9.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为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冰川融水
D.湖泊决堤
10.“一日一峰”反映的当地环境特征是
A.气候大陆性强
B.降水变率大
C.冰雪融化快
D.自然灾害多
读四幅海拔 5 000 米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回答下面 11-12 题。

11.四座山位置由低纬向

A.乙甲丙丁B.丁丙乙甲 C.乙丙甲丁 D.丁甲丙乙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四座山中位于南半球的是甲和丁
B.若①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则甲山一定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C.乙山自然带的递变规律是由纬度差异造成的
D.若丙山图中虚线为雪线,则其南坡为迎风坡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3.(28分)阅读江苏省的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江苏省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材料2 江苏省资本、劳动力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比较江苏省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有何不同。

(4分)
(2)干旱是甲乙两地共同面临的自然灾害,请分析两地干旱时间和成因的差异。

(10分)
(3)说出该省的人口迁移流向。

并简述对迁入地的影响(8分)
(4)结合材料2描述江苏1997-2007年资本、劳动力、技术创新等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特征和差异。

(6分)
14.(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瓜迪亚纳河是伊比利亚半岛最长河流之一,发源于西班牙昆卡省中西部潮湿的山区,注入大西洋加的斯湾.河流全长824km.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该流域建设了多座水电站和水库,进行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所建水利工程大多具有发电、灌溉、供水、防洪等综合效益.
(1)比较A和B地的地形差异及形成原因(12分)
(2)分析瓜迪亚纳河谷盛产葡萄的自然条件。

(6分)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瓜迪亚纳河流域开发对河口三角洲和生物的影响?(6分)
高三月考地理参考答案
1~ 5 AADCD 6~10 DCDBA 11~12 CD
13(28分)
(1)7月等温线呈西北—东南走向,1月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1月比7月密集。

(4分)(2)甲地春旱;甲地春季雨季来临晚,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增发旺盛;乙地夏季伏旱;乙地夏季受副高影响,降水较少、气温较高,增发旺盛。

(12分)
(3)由北向南。

(2分)对迁入地的影响:带来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等。

(4分)
(4)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基本稳定在60%左右,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劳动力对江苏省经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变化比较大,近年有上升趋势;技术创新对江苏省的经济发展贡献率始终比较小。

(6分)
14(24分)
(1)A地以山地为主,多峡谷,地势起伏大,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B地以平原(三角洲)为主,地形平坦,以流水沉积为主。

(12分)
(2)地中海气候,夏季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冬季温暖,有利于葡萄过冬。

(6分)
(3)入海的泥沙减少,导致三角洲的萎缩;入海水量的变化导致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的变化;大坝的修建会影响洄游性水生生物的生存,导致河口各种水生生物数量的减少。

入海水量的减少可能会导致水生生物的养分减少,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种群和数量。

(6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