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网龙筑筑龙网www.zhu lon g. com目录车库管理系统安装工艺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艺标准楼宇自控系统安装工艺标准门禁系统安装工艺标准巡更系统安装工艺标准有线电视共用天线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广播系统安装工艺标准电话插座与组线箱安装工艺标准监控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对讲系统安装工艺标准防盗报警系统安装工艺标准龙 网筑ww w.zhulo n g. co m车库管理系统安装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及改建的公用和民用建筑物内的车库管理系统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2.1.1 收费管理设备:电脑(收费管理软件)、打印机、不间断电源等。
2.1.2 出入口设备:读卡机、出票机、满位指示设备、自动闸门机、感应线圈等。
2.1.3 传输部分:分线箱、电线电缆等。
2.1.4 上述设备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选型,必须附有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安装及使用说 明书等。
并经国家 3C 认证,具有 3C 认证标识。
如果是进口产品,则需提供进口商品商检 证明。
设备安装前应根据使用说明书进行全部检查,方可安装。
2.1.5 镀锌材料:镀锌钢管、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
2.1.6 其它材料:塑料胀管、机螺丝、平垫、弹簧垫圈、接线端子、钻头、焊锡、焊剂、绝缘胶布、塑料胶布、各类接头等。
2.2 机具设备2.2.1 手电钻、冲击钻、梯子、水平尺、拉线、线坠。
2.2.2 克丝钳子、剥线钳、电工刀、电烙铁、一字改锥、十字改锥、尖嘴钳、偏口钳。
2.2.3 250V 兆欧表、500V 兆欧表。
2.3 作业条件2.3.1 收费亭土建工程应内装修完毕,门、窗、门锁装配齐全完整。
2.3.2 系统的管、箱、盒施工完毕,各预留孔洞、预埋件的位置,线管的管径、管路的敷设 位置等均应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路 预 埋缆 敷 设设备安装设备安装系统 调试圈安装3.2 操作方法 3.2.1 管路预埋3.2.1.1 参见相关管路预埋 XXX 标准内容。
3.2.2 感应线圈安装3.2.2.1 环形线圈应在土建施工时预埋,安装前应检查预埋线圈的规格、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 求。
3.2.2.2 线圈不应与车道垫层内的金属物体接触,距离环形线圈水平 0.5m 范围内、垂直向下 0.1m 内不应有其他金属物体或任何其他的电气线缆。
3.2.2.3 两组检测线圈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无特殊规定,两相邻线圈的间距宜大于 1m 。
w. zhu lon g. co m3.2.2.4 感应线圈的安装可采用木楔固定,线圈安装完毕后,需二次混凝土浇注,如图 3.2.2-1 感应线圈安装方法(1)和图 3.2.2-2 感应线圈安装方法(1)所示。
感应线圈至控制设备间的引线感应线圈木楔打入混凝土内 图 3.2.2-1 感应线圈安装方法(1)感应线圈 木楔二次浇注混凝土基础 图 3.2.2-2 感应线圈安装方法(1) 3.2.2.5 感应线圈采用开槽固定法安装如图 3.2.2-3 感应线圈安装方法(2)所示。
图 3.2.2-2 环形线圈安装方法(2)3.2.2.6 环形线圈施工时应与土建专业密切配合,要求环形线圈至检测设备的连线应保持连 续,中间不应有接头。
3.2.3 出、入口设备安装3.2.3.1 对于采用红外光电式车辆出入检测的系统:(1)检测设备的安装应按照厂商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进行。
(2)两组检测装置的距离及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如无特殊要求,两组检测装置的距离一 般为 1.5m±0.1m,安装高度一般为 0.7 m±0.02m。
(3)收、发装置应相互对准且光轴上不应有固定的障碍物,接收装置应避免被阳光或强烈 灯光直射。
3.2.3.2 读卡机、自动出票机及闸门机等设备的安装应在土建施工中应配合土建作好预埋工 作,保证设备基础、地脚螺栓、电气管路的规格、出口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3.2.3.3 读卡机、自动出票机及闸门机等设备的基础与设备一般使用地脚螺栓或膨胀螺栓进行筑龙 网 ww w.zh u long.co m固定,设备的安装应保证固定牢固可靠、平直,如图 3.2.3-1 出入口设备安装所示。
管理房 满位指示灯读卡机 出票机闸门机 车道环形线圈图 3.2.3-1 出入口设备安装3.2.4 车库指示设备安装3.2.4.1 在车库入口处可安装满位指示灯,在土建施工时应预留电气管路。
3.2.4.2 落地式满位指示灯可用地脚螺栓或膨胀螺栓固定于混凝土基座上。
3.2.4.3 壁装式满位指示灯安装高度宜大于 2.2m 。
3.2.5 收费管理设备安装3.2.5.1 设备在安装前进行检验,设备外形尺寸、设备内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规定,备品备件齐全。
3.2.5.2 按照图纸连接主机、不间断电源、打印机、POS 机等设备。
3.2.5.3 设备安装应紧密、牢固,紧固件应做防锈处理。
3.2.5.4 压线连接正确无误且牢固、可靠。
4 成品保护4.1 设备进入现场后应码放整齐、稳固。
并要注意防潮,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以免损坏设备。
4.2 收费亭内设备安装完毕后应妥善保管钥匙,以防设备丢失、损坏。
4.3 对系统的读卡机、闸门机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其损坏。
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5.1 质量问题:接线错误。
防治措施:计算机、系统主机、环形线圈、闸门机等设备的接线应严格按照图纸进行。
5.2 质量问题:环形线圈检测不正常。
防治措施:配合土建作好预埋工作,环形线圈与金属物体或电气线路保持必要的距离。
龙 网 ww w.zhulo n g. co m 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程。
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 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有爆炸危险的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2.1.1 钢管、接线盒、桥架、控制及通讯线缆的规格型号、材质及阻燃、耐火特性符合设计 要求,通过消防产品专业认证,材质检测报告、合格证等齐全。
2.1.2 火灾探测器:感烟、感温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红外光束探测器、缆式探测器等。
2.1.3 手报、消防电话、模块箱。
2.1.4 控制台、消防报警主机、计算机、不间断电源、打印机等。
2 机具设备 2.2.1 施工机具:电钻、砂轮、电焊机、电锤。
2.2.2 测量器具:水平尺、钢卷尺、钢直尺、万用表、摇表、对线器。
2.2.3 调试仪器:专用消防报警系统综合调试仪器。
2.3 作业条件2.3.1 预埋管路、接线盒、地面线槽及预留孔洞符合设计要求。
2.3.2 主机房内土建、装饰作业完工,抗静电地板安装完毕,温、湿度达到使用要求。
2.3.3 机房内接地端子箱安装完毕。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探测器安装 钢管、线槽及线缆敷设设备接地手动报警按钮安装 单体设备调试 系统联调竣工验收3.2 操作方法3.2.1 钢管、金属线槽及线缆敷设钢管、金属线槽及线缆敷设请参照 进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钢管和金属线槽敷设及穿线的还应满足下列要求:3.2.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线缆敷设等应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66-92) 的规定,对线缆的种类、电压等级进行检查。
3.2.1.2 对每回路的导线用 250V 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 20MΩ。
3.2.1.3 不同类型、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的消防报警线路不应穿入同一根管内或线槽的同 一槽孔内。
3.2.1.4 埋入非燃烧体的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墙面的距离不应小g. co mzhu lo n w.龙网 ww于 30mm 。
3.2.1.5 如因条件限制,强电和弱电线路同用一竖井时,应分别布置在竖井的两侧。
3.2.1.6 在建筑物的吊顶内必须采用金属管、金属线槽。
金属线槽和钢管明配时,应按设计要 求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3.2.1.8 暗装消火栓配管时应从侧面进线,接线盒不应放在消火栓箱的后侧。
3.2.1.9 管线与线槽的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的规定。
3.2.1.1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线或铜芯电缆,阻燃耐火性能符合设 计要求,其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 250V 。
3.2.1.11 火灾报警器的传输线路应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探测器的“+”线为红色, -” 线应为蓝色,其余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
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 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
3.2.2 火灾探测器安装要求3.2.2.1 火灾探测器安装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3.2.2.2 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 45°。
3.2.2.3 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可靠,在吊顶上安装方式如图 3.2.2-1、3.2.2-2所示。
接线盒吊顶探测器钢管吊顶接线盒探测器图 3.2.2-1 探测器在吊顶上安装方法(1)图 3.2.2-2 探测器在吊顶上安装方法(2) 3.2.2.4 探测器的连接导线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外接导线应有 0.15m 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
3.2.2.5 探测器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3.2.2.6 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安装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如装上防护罩)。
3.2.2.7 在电梯井、升降机井设置探测器时其位置宜在井道上方的机房顶棚上。
3.2.2.8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0.5m (如图 3.2.2-3)。
图 3.2.2-3 探测器距墙、距梁安装位置图3.2.2.9 探测器周围 0.5m 内,不应有遮挡物。
3.2.2.11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5m ;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 不应小于 0.5m 。
3.2.2.12 在宽度小于 3m 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
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 距不应超过 10m ;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 15m 。
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龙网 ww w.zh u long.co m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如图 3.2.2-4 所示)。
≤3m图 3.2.2-4 探测器在宽度小于 3m 的走道布置图3.2.2.13 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和安装高度应依据所探测气体的性质而定: (1)当探测的可燃气体比空气重时,探测器安装在下部。
可燃气体探测器应安装在距煤气灶4m 以内,距离地面应为 0.3m 。
(2)当探测的可燃气体比空气轻时,探测器安装在上部。
当梁高大于 0.6m 时,探测器应安装 在有煤气灶梁的一侧。
(3)在室内梁上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时,探测器与顶棚距离应在 0.3m 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