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安基础知识模拟175试卷.doc

公安基础知识模拟175试卷.doc

公安基础知识模拟175试卷[模拟] 120单项选择题 (从下列各题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

)第1题:下列有关警察本质的观点正确的有( )。

A.世界各国由于社会制度不同,警察的阶级基础和政治属性不同,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各异,因此,它们在本质上也是不同的B.世界各国警察在本质上是共同的C.警察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因此,警察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D.同其他行政机关一样,警察实现职能的手段不具有特殊性第2题:我国公安机关依法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的社会效能是( )。

A.专政职能B.民主职能C.经济职能D.文化职能第3题:必须长期坚持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采取依法( )惩处的政策,必要时在全国范围或较大区域内开展对严重刑事犯罪活动集中统一的打击行为。

A.从严从重B.从严从快C.从重从快D.从宽从轻第4题:加强行政管理是减少治安危害,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 ),是直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础工作。

A.重要手段B.关键C.首要环节D.特殊预防工作第5题:决定强制戒毒的程序主要有:①公安机关在向戒毒人员宣布强制戒毒决定时,应向戒毒人员说明强制戒毒的性质及有关规定,告知强制戒毒人员应有的权利。

②强制戒毒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3日内通知戒毒人员家属、所在单位和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③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制作《强制戒毒决定书》。

④戒毒人员对强制戒毒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戒毒人员也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此的正确排序是( )。

A.②③④①B.③②①④C.①③④②D.④①③②第6题:劳动教养的性质是( )。

A.行政管理方法B.行政措施C.公安行政强制措施D.刑罚方法第7题:( )是指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处罚的法律规定要公开,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实施处罚要公开进行。

A.公开原则B.公正原则C.过罚相当原则D.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第8题:为了保证执法的公正性,《治安管理处罚法》还规定了( ),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如果是本案的当事人、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本人或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或者与本案的当事人有其他人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该人民警察应当( )。

A.回避制度回避B.轮换制度回避C.公开制度参与D.警务公开制度回避第9题:公安执法监督的内容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活动中( )。

A.是否严格执法B.是否热情服务C.是否依法履行职责D.是否依法行使职权第10题:事后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 )进行的监督,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

A.执行过程中B.发生之后C.终结之后D.发生之前第11题:严守纪律,其要点是:( ),听从命令,遵守制度。

A.服从领导,保守机密B.听从指挥,守口如瓶C.服从领导,守口如瓶D.听从指挥,保守秘密第12题:人民警察义务,是指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 )一定行为的约束。

A.作出或者不得作出B.作出C.不得作出D.作为和不作为第13题:对新录用的人民警察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为( )。

A.2个月B.6个月C.1年D.2年第14题:( )是区分人民警察等级、表明人民警察身份的称号、标志和国家给予人民警察的荣誉。

A.警徽B.警衔C.警帽D.警歌第15题:“五条禁令”自( )起施行。

原有规定与“五条禁令”不一致的,以“五条禁令”为准。

A.2003年1月1日B.2003年5月1日C.2003年2月1日D.2002年12月1日第16题:编制管理必须坚持( )的原则。

加强公安编制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要切实加强公安专项编制的集中统一管理,明确今后凡是公安执法岗位的人员,必须由公安专项编制来解决,不允许用其他编制混岗的现象存在。

A.统一、严格、协调B.统一、精简、服务实践、协调发展C.统一管理、服务实践、协调发展D.统一管理、严格审批、服务实践、协调发展第17题:公安机关的( )的实质是公安机关代表国家和人民对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实行政治统治。

A.专政职能B.民主职能C.管理职能D.政治职能第18题:关于公安机关的根本属性,下列哪一说法最准确?( )A.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B.公安机关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C.公安机关是国家意志的忠实执行者D.公安机关是行使国家治安管理权的专门机关第19题:( )是减少治安危害,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是直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础工作。

A.加强行政管理B.加强防范C.加强打击D.加强教育第20题:( )是对违法犯罪行为施加影响最普遍、最直接、最及时的力量。

A.人民群众B.人民警察C.司法机关D.各级政府第21题: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的罚款幅度,一般情况为( )。

A.1元以上,200元以下B.10元以上,100元以下C.50元以上,2000元以下D.10元以上,5000元以下第22题:劳动教养人员在劳动教养期间进行违法活动,尚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延长劳动教养期限,但累计( )。

A.不得超过半年B.不得超过1年半C.不得超过1年D.不得超过2年第23题:公安赔偿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由( )承担的赔偿。

A.民警个人B.造成损害的个人或机关C.国家D.被侵害人第24题: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监督,主要是在( )活动中通过法定的程序实现的。

A.侦查B.监督C.诉讼D.审查第25题:文明执勤的要点是:谦虚谨慎,( ),礼貌待人,( )。

A.听党指挥,不耍特权B.不耍特权,警容严整C.服从领导,听从命令D.顾全大局,听从命令第26题:( )是保证录用人民警察素质的第一道程序。

A.发布考试公告B.进行资格审查C.考试D.考核第27题:加强教育训练的正规化建设,要规范训练组织,各级( )是训练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规划、组织、指导、管理训练工作。

A.公安人事部门B.公安督察部门C.公安秘书部门D.公安政工部门第28题:1992年7月1日,第( )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

A.六B.七C.八D.九第29题: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 )和行为的表率性,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三个最显著的特征。

A.社会性B.人民性C.约束性D.公正性第30题:对党忠诚的要点是( ),维护宪法,忠于祖国。

A.坚定信念,听党指挥B.服从领导,听从命令C.艰苦奋斗,克己奉公D.忠于职守,业精技强多项选择题 (从下列各题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第31题:对古代警察的理解正确的有( )。

A.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没有专门的警察机关,也没有专职的警察队伍B.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警察的职能是由军队、审判机关和行政管吏分别掌管的C.古代警察军警不分,警政合一D.古代警察行使职权,在法律上是不严格的,神权、皇帝或长官的意志起决定作用第32题:在警察的萌芽时期,同时伴生的有( )的萌芽。

A.执法行为B.监禁行为C.审判行为D.治安行为第33题: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有( )。

A.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B.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C.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个人合法财产D.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第34题: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内容有( )。

A.积极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B.及时发现和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C.将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D.坚决打击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分子第35题:刑事侦查工作的主要任务有( )。

A.侦破刑事案件B.阻止和打击国际恐怖活动和国外、境外犯罪组织、犯罪分子以及黑社会组织的渗透活动C.预防、制止和减少刑事犯罪的发生D.及时发现犯罪、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打击犯罪第36题:下列工作中,属于治安行政管理工作的是( )。

A.户籍管理工作B.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工作C.特种行业管理工作D.民用危险物品管理工作第37题:广泛深入地做好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发动和组织工作的作用是( )。

A.表明了党和政府维护人民的利益,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决心B.可以激发广大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敢于起来揭发、检举违法犯罪分子,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C.预防和惩罚违法犯罪行为,预防和处置治安事件和治安事故D.教育改造违法犯罪人员,逐步限制消除产生违法犯罪的土壤和条件第38题:近些年来,公安机关既发扬传统,坚持走群众路线,又不断探索,不断开拓,创造了公安工作的新形式,积累了一些新经验,包括( )。

A.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纳入了法制轨道B.拓宽了警民联系的新渠道C.创造了警民协作的新形式D.形成了群防群治的新局面第39题:关于坚持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公安工作基本方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是在党委的领导下,把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精神结合起来B.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的结合,是在双方目标一致基础上的结合,主导方面是公安机关C.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针,是指导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各项活动的基本方针,贯穿于公安工作的各个方面D.公安机关和广大群众结合得好不好,责任在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方面第40题:公安政策对调整有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社会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它( )。

A.对人民群众有调动治安积极性的作用B.对违法犯罪分子有遏制、制裁及促使其转化的作用C.对公安机关有强化其职能的作用D.对人民警察有监督作用第41题: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具体包括( )。

A.组织、胁迫、诱骗不满16周岁的人或者残疾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强迫劳动B.非法限制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住宅、非法搜查身体C.胁迫、诱骗、利用他人乞讨、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猥亵他人、虐待、遗弃、强迫交易D.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或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行为等第42题:妨害公共安全行为的具体内容( )。

A.违反国家有关危险物质管理规定的行为B.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管制器具的行为C.盗窃损害公共设施的行为D.妨害国(边)境管理的行为第43题: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的重要作用是( )等。

A.改善和加强公安执法工作B.切实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C.及时发现和纠正公安队伍中的问题D.树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密切警民关系第44题:特邀监督员的职责有( )。

A.对各级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履行职责、执法执勤和遵纪守法等情况实施监督B.反映、转递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违法违纪行为的检举、控告C.反映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建议、意见和要求D.及时发现和纠正公安队伍中的问题第45题:下列对人民警察义务之一“秉公执法,办事公道”的理解正确的有(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