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社会学理论》样题及答案(1)

《西方社会学理论》样题及答案(1)

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样题1)
课程名称:《西方社会学理论》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专业:社会学年级/班级: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阅卷人签名-----------------------------------------------------------------------------------------------------------
(本试卷为开卷/闭卷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社会事实:
2、工具合理性行动
3、齐美尔(G.Simmel)
二、概念辨析(每题10分,共30分)
1、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2、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

3、价值中立与价值介入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思想背景。

2、简述默顿功能主义思想的主要贡献及其特征。

3、与霍曼斯的交换理论相比,布劳的交换理论有什么特征?
4、简述符号互动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四、论述题 (15分)
试比较科塞和达伦多夫在社会冲突理论的异同。

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样题1)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西方社会学理论》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专业:社会学年级/班级: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阅卷人签名-----------------------------------------------------------------------------------------------------------
(本试卷为开卷/闭卷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社会事实: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一个概论。

涂尔干认为,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是社会事实。

(3分) 其显著性特征是:客观性、强制性和普遍性。

(2分)
2、工具合理性行动:是韦伯在分析社会行动的类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

又称目的合理性行动。

(2分)是指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的行动。

(3分)
3、齐美尔(G.Simmel):齐美尔是德国古典时期的社会学家,开创了形式社会学的研究。

其代表作是《货币哲学》、《社会学的基本问题》等。

(2分)他认为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社会交往的形式,而社会交往形式是“个人之间交往的方式,通过或者说在这种方式中,交往成为社会现实”。

此外,他在文化社会学方面也非常具有影响。

(3分)
二、概念辨析(每题10分,共30分)
1、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答: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是社会学创始人——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提出的社会学思想。

孔德将社会学的基本内容划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两个部分。

(2分)社会动力学综观的是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后必要阶段,它主要是从社会纵的方面,动态地研究社会的变化和进步。

(4分)社会静力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及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也就是说,社会静力学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

它是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地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

(4分)
2、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

答:科塞在他的冲突理论分析中将社会冲突的类型分为: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

现实性冲突就是为达到某种目标而作为手段的冲突;(3分)非现实性冲突则是指至少冲突中的一方为“释放紧张状态的需要”而发起的冲突。

(3分)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的区别在于:对于现实性冲突来说,冲突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对于非现实性冲突来说,冲突本身就是目的,除了冲突对象可以变换以外,冲突本身没有其他的互动形式可以替代,冲突高于一切。

(4分)
3、价值中立与价值介入
答:价值中立要求在社会研究过程中注重事实判断,防止将研究者个人的价值观和主观判断带入研究过程中,强调要像自然科学研究一样尽可能保持科学的、客观的研究立场,它往往是实证主义研究所倡导的。

5分
价值介入是人文主义社会学研究所倡导的,他们认为研究者在研究之前选择什么样的课题研究和研究结论得出等问题上,不可避免地会打上“价值”的烙印,会体现研究者的价值倾向。

因此,他们强调应该在研究中应该尽可能站在被研究者的立场去思考问题。

5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思想背景。

答:
(一)社会历史条件3分
(1)工业革命导致的社会结构变迁。

(2)市民社会的危机: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和德国纺织工人起义
(3)自然科学方法的影响: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论
(二)思想背景6分
(1)英国功利主义传统。

是一种个人主义的理论,“经济人”。

(2)法国实证主义传统。

强调经验性研究。

(3)德国历史主义传统。

注重对特定文化及其所经历的历史阶段得研究。

(4)美国实用主义传统。

讲求实用和个人主义。

根据考生叙述情况可酌情给1-2分。

2、简述默顿功能主义思想的主要贡献及其特征。

答:
默顿对功能分析的突出贡献主要有三点:一是强调区分负功能(dysfunction)和正功能的存在。

二是区别了显功能和潜功能。

三是提出了一整套功能分析的范式。

(5 分)
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把结果层次的功能分析转变为方法层次的功能分析。

二是把功能分析中的理性主义的、抽象的方法转变为更具有经验性指导的方法。

三是把社会的静止图景转变为动态图景,并突破了传统功能主义在认识论上的三个错误假定。

(5 分)
根据上述主要观点和考生叙述情况可酌情给分。

3、与霍曼斯的交换理论相比,布劳的交换理论有什么特征?
答:
第一,布劳反对霍曼斯的心理还原论立场,布劳认为由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现象具有突生性质,不能简单地从个体心理进行解释,复杂的宏观社会结构应有自己的分析单位和概念。

( 5 分)
第二,霍曼斯的理论基本上是一种静态的描述,它只说明了社会是由交换关系构成的。

而布劳则通过分析支配着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社会过程来帮助人们了解社会结构,力图揭示社会结构中的内在矛盾、对抗和重组的过程,从而把社会变迁的分析引入了社会交换理论。

( 5 分)
根据上述主要观点和考生叙述情况可酌情给分。

4、简述符号互动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答:
符号互动论者倾向于自然主义的、描述性的和解释性的方法论,偏爱参与观察、生活史研究、人种史、不透明的被脉络化了的互动片断或行为标本等方法,强调研究过程,而不是研究固定的、静止的、结构的属性;必须研究真实的社会情境,而不是通过运用实验设计或调查研究来构成人造情境。

( 5 分)
符号互动论者不运用正式的数据搜集法和数据分析法,而代之以概括性的和一般的方法论的指令,这些指令要求对被调查的对象采取“尊重”态度。

布鲁默曾声称,这种研究需要或至少应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考察”,调查者着重了解
他想要研究的社会情境的第一手资料。

目的是把在其中生活的人们所理解、所适应的世界照样描绘出来,主要用参加者的语言来表达。

第二阶段,即“检验”阶段。

研究者集中注意环境中的“分析因素”,这些因素要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观察才可能获得。

对于多数符号互动论者说来,这一阶段在辨认、描述和解释基本的社会过程如社会化、整合、协商时已开始了。

( 5 分)
只要考生大体回答了上述核心观点均可酌情给分。

四、论述题 (15分)
试比较科塞和达伦多夫在社会冲突理论的异同。

答:科塞和达伦多夫都是社会冲突理论的代表性人物。

达伦多夫的思想主要是吸收了马克思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并结合了韦伯的权力、权威的思想,是一种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辩证冲突论,而科塞的冲突论主要是建立在齐美尔的社会冲突思想之上的。

(3分)
达伦多夫的冲突论主要研究了冲突的根源,但科塞却很少从制度上去探索、寻求冲突的根源而是着重分析冲突造成的后果。

(3分)
达伦多夫认为冲突的结果能够直接导致社会变革,而科塞则认为冲突的功能具有双重性,既可使社会发生变革,又可使社会趋向稳定。

(3分)
达伦多夫把冲突的根源归结于权力分配不均,而科塞则归结为人性等多方面的原因。

(3分)
达伦多夫着重分析了冲突的特征,科塞则详细论述能使冲突双方发展为分裂或联合的条件。

(3分)
考生可以根据上述要点展开分析,只要基本观点回答准确均可酌情给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