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公司欲购置一台设备,销售方提出四种付款方案,具体如下:方案1:第一年初付款10万元,从第二年开始,每年末付款28万元,连续支付5次;方案2:第一年初付款5万元,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初付款25万元,连续支付6次;方案3:第一年初付款10万元,以后每间隔半年付款一次,每次支付15万元,连续支付8次;方案4:前三年不付款,后六年每年初付款30万元。
要求:假设按年计算的折现率为10%,分别计算四个方案的付款现值,最终确定应该选择哪个方案?(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用万元表示)【正确答案】方案1的付款现值=10+28×(P/A,10%,5)×(P/F,10%,1)=10+28×3.7908×0.9091=106.49(万元)方案2的付款现值=5+25×(P/A,10%,6)=5+25×4.3553=113.88(万元)方案3的付款现值=10+15×(P/A,5%,8)=10+15×6.4632=106.95(万元)方案4的付款现值=30×(P/A,10%,6)×(P/F,10%,2)=30×4.3553×0.8264=107.98 由于方案1的付款现值最小,所以应该选择方案1。
1、甲公司购置一台设备,付款方案有五种:方案1:第一年初付款10万元,以后每间隔半年付款一次,每次支付15万元,连续支付8次;方案2:第三年初付款50万元,第八年末付款100万元;方案3:从第五年初开始,每年付款30万元,连续支付4次;方案4:第一年初付款10万元,从第二年开始,每年末付款28万元,连续支付5次;方案5:第一年初付款5万元,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年初付款25万元,连续支付6次。
假设年利息率为10%。
要求:比较五种付款方案的现值,选择最合理的方案。
已知:(P/A,5%,8)=6.4632,(P/A,10%,4)=3.1699,(P/A,10%,5)=3.7908,(P/A,10%,6)=4.3553,(P/F,10%,2)=0.8264,(P/F,10%,8)=0.4665,(P /F,10%,3)=0.7513,(P/F,10%,1)=0.9091(1)方案1的现值=10+15×(P/A,5%,8)=10+15×6.4632=106.95(万元)方案2的现值=50×(P/F,10%,2)+100×(P/F,10%,8)=50×0.8264+100×0.4665=87.97(万元)方案3的现值=30×(P/A,10%,4)×(P/F,10%,3)=30×3.1699×0.7513=71.45方案4的现值=10+28×(P/A,10%,5)×(P/F,10%,1)=10+28×3.7908×0.9091=106.49(万元)方案5的付款现值=5+25×(P/A,10%,6)=5+25×4.3553=113.88(万元)或:方案5的付款现值=5+25×[(P/A,10%,5)+1]×(P/F,10%,1)=5+25×(3.7908+1)×0.9091=113.88(万元)提示:[(P/A,10%,5)+1]×(P/F,10%,1)=(P/A,10%,6)×(1+10%)×(P/F,10%,1)=(P/A,10%,6)结论:最合理的是方案3。
4、某只股票要求的收益率为15%,收益率的标准差为25%,与市场投资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是0.2,市场投资组合要求的收益率是14%,市场组合的标准差是4%,假设处于市场均衡状态,则市场风险溢价和该股票的贝塔系数分别为()。
β=0.2×25%/4%=1.25 由:Rf+1.25×(14%-Rf)=15% 得:Rf=10%市场风险溢价=14%-10%=4%。
(1)股票A的期望收益率=0.2×15%+0.6×10%+0.2×0=9%股票B的期望收益率=0.3×20%+0.4×15%+0.3×(-10%)=9%股票A的方差=0.2×(0.15-0.09)2+0.6×(0.10-0.09)2+0.2×(0-0.09)2=0.0024 股票A的标准离差=(0.0024)1/2=4.90%股票B的方差=0.3×(0.20-0.09)2+0.4×(0.15-0.09)2+0.3×(-0.10-0.09)2=0.0159 股票B的标准离差=(0.0159)1/2=12.61%(2)股票A的标准离差率=4.90%/9%×100%=54.44%股票B的标准离差率=12.61%/9%×100%=140%由于股票B的标准离差率大于股票A的标准离差率,所以股票B的相对风险更大。
3、已知:现行国库券的利率为5%,证券市场组合平均收益率为15%,市场上A、B、C、D 四种股票的β系数分别为0.91、1.17、1.8和0.52;B、C、D股票的必要收益率分别为16.7%、23%和10.2%。
要求:(1)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A股票的必要收益率。
(2)计算B股票价值,为拟投资该股票的投资者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假定B股票当前每股市价为15元,最近一期发放的每股股利为2.2元,预计年股利增长率为4%。
(3)计算A、B、C投资组合的β系数和必要收益率。
假定投资者购买A、B、C三种股票的比例为1∶3∶6。
(4)已知按3∶5∶2的比例购买A、B、D三种股票,所形成的A、B、D投资组合的β系数为0.96,该组合的必要收益率为14.6%;如果不考虑风险大小,请在A、B、C和A、B、D 两种投资组合中做出投资决策,并说明理由。
假设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成立。
(1)A股票必要收益率=5%+0.91×(15%-5%)=14.1%(2)B股票价值=2.2×(1+4%)/(16.7%-4%)=18.02(元)因为股票的价值18.02元高于股票的市价15元,所以可以投资B股票。
(3)投资组合中A股票的投资比例=1/(1+3+6)=10%投资组合中B股票的投资比例=3/(1+3+6)=30%投资组合中C股票的投资比例=6/(1+3+6)=60%投资组合的β系数=0.91×10%+1.17×30%+1.8×60%=1.52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5%+1.52×(15%-5%)=20.2%(4)本题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成立,所以预期收益率等于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的必要收益率,即A、B、C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20.2%大于A、B、D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14.6%,所以如果不考虑风险大小,应选择A、B、C投资组合。
【例·计算题)(2013)丁公司采用逐季滚动预算和零基预算相结合的方法编制制造费用预算,相关资料如下:资料一:2012年分季度的制造费用预算如表3所示。
表3 2012年制造费用预算金额单位:元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合计直接人工预算总工时(小时)11400 12060 12360 12600 48420变动制造费用91200 * * * 387360其中:间接人工费用50160 53064 54384 55440 213048固定制造费用56000 56000 56000 56000 224000其中:设备租金48500 48500 48500 48500 194000生产准备与车间管理费* * * * *注:表中“*”表示省略的数据。
资料二:2012年第二季度至2013年第一季度滚动预算期间。
将发生如下变动:(1)直接人工预算总工时为50 000小时;(2)间接人工费用预算工时分配率将提高10%;(3)2012年第一季度末重新签订设备租赁合同,新租赁合同中设备年租金将降低20%。
资料三:2012年第二季度至2013年第一季度,公司管理层决定将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控制在185 200元以内,固定制造费用由设备租金、生产准备费用和车间管理费组成,其中设备租金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生产准备费和车间管理费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根据历史资料分析,生产准备费的成本效益远高于车间管理费。
为满足生产经营需要,车间管理费总预算额的控制区间为12 000元~15 000元。
要求:(1)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计算2012年第二季度至2013年第一季度滚动期间的下列指标:①间接人工费用预算工时分配率;②间接人工费用总预算额;③设备租金总预算额。
『正确答案』①间接人工费用预算工时分配率=(213048/48420)×(1+10%)=4.84(元/小时)②间接人工费用总预算额=50000×4.84=242000(元)③设备租金总预算额=194000×(1-20%)=155200(元)要求:(2)根据资料二和资料三,在综合平衡基础上根据成本效益分析原则,完成2012年第二季度至2013年第一季度滚动期间的下列事项:①确定车间管理费用总预算额;②计算生产准备费总预算额。
『正确答案』设备租金是约束性固定成本,是必然发生的。
生产准备费和车间管理费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发生额的大小取决于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由于生产准备费的成本效益远高于车间管理费,根据成本效益分析原则,尽量减少车间管理费。
①车间管理费用总预算额=12000(元)②生产准备费总预算额=185200-155200-12000=18000(元)【例·单选题】某企业生产销售单一产品,单价为10元/件。
预计20×1年第四季度各月销售量分别为5000件、6000件、8000件。
如果该企业的信用政策为:当月收现50%,下月收现30%,再下月收现20%,则20×1年年预计资产负债表中年末应收账款项目的金额为()。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12月份销售收入的50%形成年末的应收账款;11月份销售收入的20%形成年末应收账款;10月份销售收入当月收现50%,11月份收现30%,12月份收现20%,不形成年末应收账款。
2011年预计资产负债表中年末应收账款项目的金额=6000×10×20%+8000×10×50%=52000(元)。
A=40+1010-1000=50(万元)B=50+0=50(万元)C=0-(-20)=20(万元)D=20×1.5%=0.3(万元)E=31.3+20-0.3=51(万元)F=132.3-60-20-0.3=52(万元)G=40(万元)H=40+5536.6=5576.6(万元)I=60(万元)1、已知:某公司2010年第1~3月实际销售额分别为38000万元、36000万元和41000万元,预计4月份销售额为40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