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灰土换填专项施工方案

灰土换填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0
二、工程概况 0
三、设计要求 (2)
四、施工前准备 (2)
五、灰土换填施工工艺标准 (3)
六、雨期施工 (6)
八、施工进度 (6)
九、安全要求 (7)
一、编制依据
1、********(总设14-125-A04)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4、《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二、工程概况
三、设计要求
本工程场地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等级Ⅱ级,采用垫层法进行地基处理,用3:7灰土进行换土回填,处理厚度自基础底面向下2.5m,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压实系数≥0.97,进行垫层法处理的范围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外缘2m,,灰土垫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要求≥180kpa,垫层的施工应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第6.2节及《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第4.3节内容执行,基础底面标高以上的回填土,压实系数≥0.95,在建筑物周围6m内应平整场地,当为填方时应分层夯实,其压实系数≥0.95,当为挖方时应将土表面压实,压实系数≥0.95。

按设计要求土方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后向下挖2.5m进行三七灰土置换,施工现场采用机械大开先挖向下挖2.3 m,剩余0.2 m为避免机械超挖采用人工开挖,1-2轴标高控制在-7.2m,2-6轴标高控制在-7.1m,6-9轴标高控制控制在-8.5,局部控制在-9.0m,然后进行三七灰土施工,灰土压实总厚度2.5m,每层虚铺厚度不超过300mm,控制前先在基槽周边侧壁上,每隔5米,钉好标高腰桩,配合钢筋铁尺,层层拉线铺摊,压实后层层仪器测控,直至填至设计标高止。

肥槽回填采用挖掘机、铲车配合人工进行回填,每层虚铺厚度不超过350mm,压实至散水结构底面。

四、施工前准备
1、认真熟悉施工图纸
2、材料准备
土:采用土方开挖出的原土,土内有机质含量不超过5%,土粒必须过筛,要求其颗粒不大于20mm
石灰:采用新鲜的块灰,在使用前1-2d 进行消解并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5mm ,且不得含有未熟化的生石灰颗粒及其他杂质,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3、施工机具准备:
拌和机、打夯机、16吨振动式压路机、挖掘机、自卸汽车、手推车、铁锹、铁耙、人工夯、环刀、水准仪、塔尺、钢尺、等。

4、劳动力准备:
1)主要作业人员20人次。

2)施工机具应由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大、中型机械特殊机具需执证上岗,操作者须经培训后,执有效的合格证书可操作。

主要作业人员需经过安全培训,接受施工技术交底。

5、质量保证体系图
五、灰土换填施工工艺标准 5.1 灰土配置
灰土垫层是用一定比例的石灰与土,充分拌和,分层回填和压夯实而成。

灰土拌和料
的体积比宜为3:7和2:8(熟化石灰:粘土)。

5.2材料准备
1、采用粘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不含有机杂质,土料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
2、应用Ⅲ级以上块灰,含氧化钙70%以上,使用前1~2d消解并过筛,其粒径不应大于5mm。

5.3工艺流程
基础回填:土方开挖→灰土拌制→灰土铺设→质量验收
肥槽回填:结构施工→防水施工→灰土回填→质量验收
5.3.1土方开挖
采用机械大开挖,先向下挖至-7(-8.3)米,未避免机械开挖超挖,采用人工开挖向下挖0.2米至设计标高-7.2(-8.5)米。

待钎探、验槽及承载力试验合格后进行三七灰土施工。

5.3.2灰土拌制
基础灰土的配合比采用3:7,肥槽灰土配合比采用2:8。

石灰和土料应计量,使达到均匀、颜色一致。

并适当控制含水量,现场以手握成团,两指轻捏即散为宜,如土料水份过多或过少时,应晾干或撒水湿润。

5.3.3基础灰土铺设
灰土摊铺虚铺厚度不宜超过300mm(夯实后约200mm厚),总厚度为2500 mm,各层厚度钉标桩控制,压实采用压路机,碾压遍数一般不少于3遍,角处压路机压实不到的位置采用夯机进行人工夯实。

5.3.4肥槽灰土回填
肥槽灰土配合比采用2:8,灰土摊铺虚铺厚度不宜超过350mm(夯实后约250mm厚),总厚度因部位不同,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各层厚度用仪器进行监控,压实采用打夯机夯实,遍夯次数一般不少于3遍,边角处打夯机夯实不到的位置采用人工木夯夯实,夯实次数不少于6遍。

5.4质量验收
灰土应逐层检查,用环刀取样检验灰土的干密度,检验点数,对大面积每1000m2以上工程不应少于3点,灰土最小干密度(t/m3):粉质粘土1.50。

灰土夯实后,压实系数不小于0.97(肥槽不小于0.95)。

5.4.1质量标准
5.4.1.1主控项目:
5.4. 1.1.1灰土的体积比符合设计规定的要求;
5.4.1.2一般项目
5.4.1.2.1灰土材料的质量:熟化石灰颗粒粒径不大于5mm,粉质土内不含有有机物质,颗粒粒径不小于20mm。

5.4.1.2.2表面平整度:8mm,
5.4.1.2.3标高:±10mm,用水准仪检查;
5.4.1.2.4厚度: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10,尺量检查。

5.4.2成品保护
5.4.2.1施工时应注意对定位定高的标准桩、尺、线的保护,不得触动、移位。

5.4.2.2垫层铺设完毕后,应尽快进行面层施工,防止长期暴晒;
5.4.2.3刚施工完的垫层,雨天应作临时覆盖,不得受雨水浸泡;
5.4.2.4已铺好的垫层不得随意挖掘,不得堆放重物。

六、雨期施工
灰土应连续施工,尽快完成,施工中应有防雨排水措施(具体详见雨季施工方案),刚打完的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受雨淋浸泡,应将积水和松散灰土除去,并补填夯实;受浸泡的灰土应晾干后再夯打密实。

七、施工注意事项
1、灰土施工使用块灰必须充分熟化,按要求过筛,以免颗粒过大,熟化时体积膨胀将垫层胀裂,造成返工。

2、灰土施工时每层应测定夯实后土的干密度,检验取压实系数和压实范围,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继续作业,避免出现干密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质量事故。

八、施工进度
1、工期要求:
基础垫层回填:2014年6月12日-6月21日;
肥槽回填:2014年8月4日-8月12日。

2、根据现场及建筑物布置,合理安排各工序。

3、技术人员与业主、设计院、监理单位密切配合,及时向上述单位反馈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意外问题,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保证顺利施工。

4、认真做好劳动力调配。

岗位明确,职责清楚,人员稳定。

调配经验丰富、工作熟练的人员上岗。

九、安全要求
1、灰土铺设、熟化石灰和石灰过筛,操作人员应戴口罩、风镜、手套、套袖等劳动保护用品。

2、碾压灰土前,应先检查压路机性能是否良好。

3、在运输、堆放、施工土料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扬尘、遗撒、沾带等现象,应采取遮盖、封闭、洒水、冲洗等必要措施。

4、运输、施工所用车辆、机械的废气、噪声等应符合环保要求
5、用电设备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

6、所有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合格安全帽。

7、施工现场一切电源、电路安装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

8、所有进入现场作业人员必须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

不熟练的机手(包括新机手)严禁在本地施工操作设备。

9、严禁穿拖鞋、带儿童进入现场,设备传动皮带必须有防护罩,杜绝一切事故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