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不良行为习惯说再见班会过程:第一环节导入班会主题(屏幕呈现主题:向不良行为习惯说再见!)老师: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良好的习惯能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提高修养、完善人格,使人上进。
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美好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拥有良好的习惯成就了不少人物,很多有所成就的人就是具有良好的习惯。
【学生朗读,同时屏幕呈现】1988年一月下旬,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以“21世纪的希望和威胁”为主题,就人类面临的问题进行研讨。
其间,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些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答到:“在幼儿园里,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道歉;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这些。
”老师:这段对话是耐人寻味的。
从幼儿园学到的基础的东西,直到老年时还记忆犹新,可见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这说明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
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新凤霞,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父母留给我的遗产》,第一条便是:“见到长辈要问好,出门要告诉家人,回来也要打招呼:爸爸妈妈,我回来了!”。
但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古语有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第二环节认识不良行为习惯考考你,下列行为是对还是错?(1)要考试了,我的钢笔不见了,小龙不在,我拿他的用一下。
(2) 不入二厅是指不入游戏厅和舞厅。
(3) 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4)吃饭时要做到边吃边聊,这样才越吃越香。
(5)手中有废纸或其他垃圾随手丢在路边,反正没有人看见。
(6)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7)上课太累人了,我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再说。
(8)别人不小心踩到你的脚,立即给你道歉了,你说没关系。
(9)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
不在教室和校园内。
追逐打闹喧哗,维护学校良好秩序。
(10)前面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赶紧绕道而行吧,免得给他打招呼。
(11)排队时可以大声喧哗、勾肩搭背,只要不被老师看见就行了。
(12)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
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
(13)这些作业我不会做,不如拿同桌的来抄抄吧。
老师:的确,上面的行为,我们班中就有那么一些同学,不信,请观看小品《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旁白:早晨,同学们早早地来到教室,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自习。
同学二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一边吃着东西,一边随手把一团废纸扔向墙角,还没有坐下来,就一个劲地翻旁边同学桌上的书。
同学一:唉,你又迟到了。
嗨!嗨!嗨!你在翻什么呀!同学二:快!快!把你的作业本借我一下。
同学一:什么作业?你要干什么?同学二:借我抄一抄。
同学一:你又没有做?同学二:没时间。
(自己从同学桌上拿起作业本抄了起来)旁白: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在专心听课,积极思考,认真记笔记,而他又在干什么呢?同学一专心听讲,不时地记着笔记。
同学二一会儿用手指顶着书转圈,一会儿又用手指夹着笔转圈,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前俯后仰,一会儿又喝一下矿泉水,然后趴在桌上睡着了。
旁白:下课时间到。
同学一:(摇着同学二的肩膀)喂,喂,下课了,你怎么啦?同学二:(伸伸懒腰)啊!昨晚在网吧玩游戏真过瘾。
老师:刚才小品表演的这些行为,如果平时不改正会有什么后果?(预设:学生众说纷纭,归结到青少年犯罪层面。
)不信,请看反面案例。
案例一:北京李某在14岁之前盗窃、抢劫各财物约五万余元。
14岁生日那天,李邀集几个朋友一起吃饭。
饭后回家途中(当晚九点),李某看到一行人手拿一个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将包抢走,包内有手提电话一部、现金5000余元。
后持包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第二天李某出门游逛,见路边停着一辆吉普车,即设法打开车门,将车开走。
行驶途中,因操作生疏,将在车站候车的3人挂倒,二死一伤。
李某不仅未停车,反而加大油门逃走。
当日下午,李某将汽车以两万元的价格卖出。
听说警察在调查此案,李某逃走,在逃亡的第五天还曾教唆一个15岁的男少年抢劫他人财产1200元;帮助他人运输毒品30克,获得运输费150元。
后李某被警方抓获。
他的一生也从此将在牢狱之中度过案例二:2009年9月21日,尤溪县某校学生卓某因张某对其殴打,把被殴打的事告诉了同班同学姜某等人,要他们第二天晚上晚自习找张某算帐。
次日晚自习第一节下课后,卓某带着姜某等人到张某的教室外挑衅,张某欲持水果刀冲到教室外与卓某等人殴打。
卓某等人要求姜某等人在晚自习后到学校门口拦截张某。
晚自习后,张某携带一把水果刀走出校门,当卓某看到张某走出校门,即和姜某等人围住张某,对张某进行殴打,在殴打过程中,张某从口袋里拔出水果刀乱捅,姜某的左胸部被捅中,经抢救无效死亡。
张某后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姜某的一生也从此将在地狱之中度过。
老师:看了刚才的案例,大家说说看,在这些同学的身上有哪些不良行为习惯?如果让你去帮助他们克服这些不良习惯,你有何高招?除上面这些不良习惯外,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并说说其害处。
(分小组讨论,每组指定一学生做记录,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学生发言)1、迟到2、抄作业3、作业没有及时完成4、乱丢垃圾5、上课不专心听讲,走神,注意力不集中6、上课做小动作7、上课打瞌睡8、不文明礼貌9、进网吧玩游戏…小组代表发言:1.(影响学习)2.(思想败坏)3.(健康心理毛病,情绪差)4.(人格修养)5.(搞垮班风班貌,损坏集体荣誉)6.(学习秩序、打乱了课堂的教学计划,学生守则)7.(影响校园卫生)8.说脏话、辱骂他人和不尊重师长(社会文明)9。
追逐打闹(安全)10、说谎11、旷课逃学12、损坏公共财物及公共设施行为13、不文明礼貌行为习惯(说脏话;辱骂他人;不尊重老师、家长)14、法制观念差,法律意识淡薄………老师:通过刚才的行为判断,请问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学生回答:对自己和他人的身心有害,不利于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妨碍他人;影响自己和他人成长;不雅,有碍观瞻等等一些行为习惯。
)第三环节、审视不良行为习惯老师:看了案例,希望同学们能铭记警钟,时时以此鞭策自己。
下面我们来做个活动“实话实说”,如果碰到下列情况,你该怎么办?1.你做作业时碰到难题,百思不得其解,同学把做好的作业让你抄,你会怎么做?2.假如你的好朋友经常无节制地上网玩游戏,你会怎么做?3.课间你在走廊中吃完橘子,剩下橘子皮,可旁边没有垃圾箱,也没有老师,你会怎么做?4 .乘公共汽车,遇到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你会怎么做?5.出操集队时同学拖拉,队形不直,前后讲话,推打追闹,你会怎么做?6.学校规定学生要做到穿戴整洁、朴素大方,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佩带首饰,你会怎么做?7 .你在认真听课,这时有人传纸条来,你会怎么做?8 .上课时你的同桌不认真听讲,不服老师的批评,并顶撞老师,你会怎么做?老师:刚才同学们已都真情流露,希望同学们时刻关注自己生活、学习中的每一个小节,逐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同时屏幕呈现):(1)这学生违反了哪些行为规则?有什么危害?(2) 2.你有没有类似行为?今后你打算怎么做?从刚才的图片使我们深深地意识到:不良的习惯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危害。
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编写了一段顺口溜,亲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
坏习惯,危害大,直接影响你我他,学习倒退直向下,思想落后表现差,表现差。
坏习惯,危害大,健康心理毛病发,一天到晚情绪差,人格修养倒地爬,倒地爬。
坏习惯,危害大,班风班貌全搞垮,不顾集体好和差,竞赛红旗全跑了,全跑了。
坏习惯,克服它,要靠全班一体化,帮你帮我也帮他,师生家长笑哈哈,笑哈哈。
第四环节、改正不良行为习惯老师:大家知道,不良习惯会腐蚀同学们的上进心,阻碍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的正常开展,是我们的大敌,我们要不要改正克服它?(学生:“要。
”)好,既然要改,那么,我们又该怎么改正不良习惯呢?(学生们自由发言:……)1、要严格要求自己2、要听老师和家长的金玉良言3、要请同学、老师、家长帮助督促,提醒4、要虚心听取别人意见5、要多看有益书籍6、要不断检查与反思7、要有一个改正计划8、要有决心与毅力9、要有吃苦精神10、同学之间有了矛盾,用沟通、说理、互让互谅和自我批评的办法11、提高自己的注意品质12、说了就要做;13、耐心听别人讲话;14、按规则行动;15、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16、节约每一分钱;17、天天锻炼身体;18、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19、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20、做事有计划;21、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老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很有针对性,我想有不良习惯的同学听后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启发。
(请曾有不良习惯的学生发言)生: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个听话、乖巧、老实的学生。
有谁会想到我曾是一个多么令人头疼的学生。
我原来也有不少坏习惯,后来发现这些不良习惯影响和干扰了自己的学习生活。
在老师、家长的帮助督促、引导和鼓励下,自己看了很多名人告别坏习惯的故事受到启迪,才慢慢改正过来的,成为今天的我。
我想让大家听听下面这个故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故事:《托尔斯泰战胜自我》,屏幕显示故事,朗读)大文豪托尔斯泰36岁时,发现自己身上明显地存在着急燥、懒惰、缺乏毅力的坏习惯,什么都想干,但又难以善始善终。
他深感这种习惯是他实现人生理想的障碍。
于是他针对自己的弊病,采取天天早起做操和临睡前坚持写日记两项措施。
他一直坚持到八旬高龄,当人们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在他逝世前两天,日记本里还留下他用颤抖的手写下的字。
老师:故事很感人。
托尔斯泰下那么大决心坚持那么长时间,把坏习惯改掉。
坚持才有习惯,习惯在于坚持。
坚持良好的习惯常常助人成功。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故事。
(屏幕显示故事,朗读)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4.75吨重的“东方1号”航天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89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他在20多名宇航员中,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
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
就是这个细节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
老师:良好的习惯常助人成功。
好习惯也常常决定命运。
我们再来阅读一个小故事。
(屏幕显示故事,朗读)北京某外资企业招工,报酬丰厚,要求严格。
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就要如愿以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