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行测判断推理考点大全汇总集锦图形推理知识点储备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一、概念简述图形推理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几乎所有的公职类考试都要涉及到对图形推理的考查。
由于图形推理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是一种文化公平的考试,更多体现的是考查考生的观察、抽象、推理能力。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判断推理题中图形推理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数量类若一组图形中每幅图的组成较为凌乱,但局部显示有一定的数量变化。
对于有这样特点的图形,通常从数量的角度来进行解题。
对这几年公务员考试命题趋势的分析发现,数量类图形推理考查的角度虽然很多,但重点仍然集中在点、线、角、面、素。
(二)位置类对于位置类图形推理题,一般来说,一组图形中元素个数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局部元素位置有变化,这时从位置的角度出发来解题。
位置变化的类型分为平移、旋转、翻转。
(三)样式类样式类图形的特点:图形组成的元素部分相似。
在解决样式类图形推理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顺序——先进行样式遍历,再进行加减同异。
二、思路分析图形推理题中,每道题包含两套图形,这两套图形具有某种相似性,但也存在某种差异。
第一套图形包括三个图形,第二套图形包括两个图形和一个问号。
在这两套图形之外还有供选择的四个图形。
请你认真观察两套图形的相似性,然后从四个备选图形中选出一个最适合取代问号的一个。
正确答案不仅应使两套图形表现出应有的一致性或最大的相似性,而且应使第二套图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做图形推理题的关键就在于找出第一套图形中的规律。
找到规律以后就可以很容易地把它运用到第二套图形中去。
要找到其规律,观察图形的要点有:图形的大小、笔画曲直多少、方向的旋转、图形的组合顺序、图形的叠加、求同等等。
要观察的要素也许不是很多,但其运用起来特别是复合运用的时候,其规律就可以千变万化。
应试者应当以观察要素为根据寻找其变化,从而发现其规律,再运用到第二套图形当中去,得出正确答案。
下面我们以几种比较常用的规律为例,具体地讲讲如何做图形推理题,以期抛砖引玉。
只要考生可以举一反三,这种题型也不会太令人头痛。
三、解题技巧1、仔细观察做图形推理题,首先要仔细观察所给的两套图形。
观察的要点有:图形的大小变化、图形构成要素的增减、图形的笔画多少、图形的旋转方向、图形的组合顺序、图形的叠加,以及是否存在相同的图形等等。
2、找出规律这是解答图形推理题的关键。
找规律,首先要立足于剖析第一套图形。
有些简单的题,从第一套图形中即可直接看出规律。
对于一些复杂的图形,则需结合第二套图形具体分析。
图形排列的规律是千变万化的,只要仔细观察其变化,最终肯定能发现其规律。
3、选择正确答案找到规律以后,便可据以选择正确答案。
但是,在选择时一定要仔细,不要发生视觉错误。
当然,最好是将所选答案去印证一下自己归纳出的规律。
如果符合规律,则所选答案八九不离十;如果所选答案不符合自己确定的规律,则需再仔细琢磨琢磨。
逻辑判断知识点储备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一、考情分析逻辑判断主要测查应试者是否具备严谨的逻辑推理思维,包括必然性推理、可能性推理两种题型,是行测备考的难点之一。
多年来,国考逻辑判断的题量一直稳定在10道,考查重点一直以可能性推理为主,且从2010年开始可能性推理重点考查削弱、加强和前提型题目,并逐渐趋于稳定。
二、概念、方法技巧(一)必然性推理必然性推理即结论可以由前提必然推导出来的推理,是整个逻辑判断的基础,包括直言命题推理、复言命题推理和智力推理三种。
1.直言命题直言命题又称性质命题,是断定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简单命题。
考试主要考查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及三段论推理。
(1)对当关系(2)三段论推理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直言命题作为前提和一个直言命题作为结论而构成的推理。
其中两个前提中包含有三个不同的概念,且在前提和结论中,每个概念都出现两次。
三段论推理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主要介绍两条常用规则:一特得特:两个前提不能都是特称命题,且只要前提有一个为特称,则结论为特称。
一否得否:两个前提不能都是否定命题,且只要前提有一个为否定,则结论为否定。
2.复言命题复言命题是由两个或多个单句通过联结词联结而成的命题。
根据逻辑联结词的不同,国考中常见的复言命题主要有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和假言命题三种,其中选言命题根据是否能够同时存在又可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两种,假言命题根据条件和结论的关系也可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三种。
3.智力推理智力推理又称朴素逻辑,是国考逻辑判断部分的常考题型之一。
解答这类题一般不需要专业的逻辑知识,只需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进行适当的推理即可。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用解题方法及其适用题目的特点:(二)可能性推理可能性推理即结论不能由前提直接推导出来的推理,主要包括削弱型、加强型、前提型、解释型、评价型和结论型六种题型。
1.削弱、加强、前提型削弱型题目题干给出一个完整的论证或表达某种观点,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最能(或不能)反驳或削弱题干论证或观点的选项。
加强型题目题干论证由于论据不够充分或全面而不足以得出该结论,要求从备选项中选择能够(或不能)加强或支持题干的选项。
前提型题目是一种特殊的加强型题目,要求选择能够成为题干前提或假设的选项,正确选项必须是论证成立的必要条件。
由于这三类题目的题干多以论证的形式出现,因此首先要把握论证的结构,然后找到论证所存在的漏洞。
若要削弱,则具体指出漏洞;若要加强,则尽量弥补漏洞。
(1)跳跃论证跳跃论证,即论据与论点之间存在明显的跳跃,本身犯了“推不出”的错误,这种论证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是论据与论点的关键词不同。
要削弱此类论证,可指出论据与论点两者之间没有联系或有差异;若要加强,可通过“搭桥”建立联系的方法或排除其他因素影响的方式,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
(2)归纳论证归纳论证,即从一系列个别性的前提出发,引申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这类论证往往是以实验、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得出的数据为前提。
要削弱可通过两种方法:①指出所调查的样本或部分特殊,没有代表性,不能推广到整体;②指出与整体相关的其他事实,这一事实足以影响到整体。
若要加强,也有两种方式:①说明样本选择正确,具有代表性,或样本数量充足;②从题干数据出发,补充评价观点所需要的其他相关数据使结论成立。
(3)因果论证,即通过揭示食物之间的因果联系而得出某种观点的论证方法。
要削弱可通过四种方法:①直接指出题干所述的因果关系不成立;②指出题干错把原因当结果,结果当原因;③指出除了原因条件之外还有其他不同的条件;④指出原因条件相同时,结果也可能不同。
若要加强,有两种方式:①从反面场合加强,即指出题干原因条件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存在;②排除他因,即说明除了题干原因之外的其他条件是相同的。
(4)类比论证就是通过“打比方”得出结论,是一种通过已知食物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观点的方法。
要削弱论证,可指出两者之间在其他方面并不相似或者存在影响性质的其他因素;若要加强,则可指出两者之间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5)非典型论证非典型论证题目的题干并不是以典型的论证形式出现,而是先介绍一些背景材料后提出论点,或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解决某个问题而提出一种措施或者方法。
要想削弱论证,可直接指出论点或论据错误,也可指出方法不可行或达不到目的;若要加强,则直接指出论点或论据正确,也可指出方法是可行的。
(二)结论、解释、评价型1.结论型结论型题目的题干给出一段论述或推理,要求选出能够根据题干所给信息进行归纳或推理的选项,类似于言语理解与表达的片段阅读题。
这类题目的正确选项既可能是对题干材料整体内容的概括,也可能仅是对某一细节的概括。
2.解释型解释型题目的题干给出某一个事实或论证的描述,要求从选项中找出最能够合理地解释题干所述的选项,题干中的描述大多是一个结论、现象、矛盾或差异。
因此,正确选项必须能够包容题干所述的矛盾双方,且能够解释题干现象或矛盾发生的原因,不能否定或无视题干事实。
3.评价型评价型题目要求考生对论证的观点、结构、有效性、错误等作出评价。
根据提问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常规评价、直接评价论证方法、寻找相似的逻辑结构和找争论的焦点四种。
近年国考中只出现过寻找相似的逻辑结构和常规评价两种,重点把握这两种题型即可。
(1)寻找相似的逻辑结构寻找相似的逻辑结构型题目的题干和四个选项都是一个推理或论证,要求考生在分析题干论证结构的基础上,在选项中挑选出一个与题干最为相似的。
如果题干为论证推理,需要分析题干和选项的论证方式;如果为命题推理,则可以通过分析题干和选项的句子结构来进行解答。
(2)常规评价常规评价型题目的题干给出一个事实或论证,要求考生选出能有助于评价题干论证或观点的选项。
正确选项应能对题干论证起到正反两方面的评价作用,即必须一方面的回答对题干论证起支持作用,而另一方面的回答起削弱作用。
如果仅仅一方面回答起作用,则不是正确选项。
三、例题精讲【例题1】教师让四名学生每人去拿一只桌球,不论什么颜色。
学生拿了球后,教师发现唯一的一只白球被拿走了,问谁拿了白球。
甲说:我没有拿白球。
乙说:是丁拿的白球。
丙说:是乙拿的白球。
丁说:白球不是我拿的。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那么拿了白球的是( )。
A.甲B.乙C.丙D.丁解析:题干给出了多个直言命题及其真假情况,可以考虑用对当关系解题。
经观察可知,乙和丁的话矛盾,必有一真一假。
由“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则甲和丙的话都为假,由甲的话为假可知甲拿了白球。
故答案选A。
【例题2】有些紫砂壶是有生命的,因此,有些有生命的东西有品质好坏之分。
以下各项判断如果为真,则哪项最能加强上述论证?A.紫砂壶都有品质好坏之分B..有些紫砂壶是没有生命的C.紫砂壶都没有品质好坏之分D.有些有生命的东西不是紫砂壶解析:题干是一个三段论推理,要求补充前提。
根据“一特得特”,已知的前提和结论均为特称,所要补充的前提不能为特称,排除B、D两项;根据“一否得否”,题干结论为肯定,所缺前提应为肯定,排除C项。
故答案选A。
【例题3】一次提审之后,办案员甲对乙说:“我相信犯罪嫌疑人说的一定是真话,但真话他未必都说了。
”甲的意思不包括:A.犯罪嫌疑人没有把他知道的全说出来B.犯罪嫌疑人说的都是他知道的C.犯罪嫌疑人隐瞒了事实真相D.犯罪嫌疑人说出了事实真相解析:办案员甲的话是一个联言命题,由“联言命题为真可以推出各个肢命题分别为真”,则前半可说明犯罪嫌疑人说的都是真的,即B正确;由后半句可以推出犯罪嫌疑人有的真话可能没有说,即A、C都是可能的,而D项并不是甲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