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6分)1.关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就是语言,用声音说出来的就是言语B.语言具有内在的一致的规律,而言语则不同,很难找到一致的规律C.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D.言语具有个人特点,因此不同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2.最早的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语言”一般理论的著作通常认为是德国学者( C )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A.黑格尔B.康德C.洪堡特D.歌德3.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下列( B )决定的。
A.发音B.共鸣腔的不同形状C.发音源D.发音部位4.下列各组辅音中都是双唇音的一组是( A )。
A.[p][p‘]B.[p][f]B.[p][n] D.[b][k]5.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D )。
A.物理属性B.生理属性C.心理属性D.社会属性6.北京人把“分配”[f n55p‘ei51]说成[f m55p‘ei51],这种语音变化形象是( A )。
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7.下列四组合成词中,( D )含有不成词语素。
A.火车B.热爱C.心疼D.端详8.一般说来,前缀在构词中通常( B )。
A.只改变词的具体意义、不改变词的词类B.只改变词的抽象意义、不改变词的词类C.只改变词的词类、不改变词的具体意义D.只改变词的词类、不改变词的抽象意义9.“一张上海”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是词语搭配不当,其实是“买一张去上海的车票”这句话在特定场所(售票处)对话省略。
这种现象说明了( A )。
A.语境对语法的作用B.修辞对语法的作用C.语汇对语法的作用D.语音对语法的作用10.“学习外语”和“政治学习”中的“学习”是( D)。
A.边缘类的词B.兼类词C.同音词D.词性完全相同的词11.义素分析的基本方法是( C )。
A.扩展法B.二分法C.对比法D.描写法12.“她在喂孩子”这个句子中,“她”是施事,“孩子”是受事。
这种施受关系属于( D )。
A.语汇意义B.语境意义C.附加意义D.语法意义13.已有的自源文字,从字符跟语言中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归纳,都是( B )。
A.音节文字B.词语文字 C.音位文字 D.语素文字14.在下列四种古老的自源文字中,至今仍在使用的一种是( C )。
A.古埃及文字B.苏美尔文字 C.汉字 D.马雅文字15.在下列四种行为中,与文字起源直接有关的是( C )。
A.结绳B.串贝C.图画D.以上各种行为16.现在公认的汉字的最早源头是( A )。
A.甲骨文、金文B.甲骨文、篆书 C.金文、隶书 D.甲骨文、隶书17.下列各组汉字中都属于会意字的是( B )。
A.课桌B.众兵C.新闻D.电灯18.语言的统一只能通过以下( C )方式来实现。
A.消灭现有方言B.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相互融合C.推广民族共同语,逐步用它来取代方言 D.推广方言,使之取代共同语19.从词义发展上看,下面( B )组词的词义指称范围扩大了。
A.江、河B.闻、香C.臭、脚D.江、风20.下列各组词中,都是借词的是( B )。
A.吉普、电脑B.尼龙、电视机 C.沙发、绷带 D.冰淇淋、冰棍21.语法上,( C )是句子中最小的能独立活动的单位。
A.语素B.词组C.词D.合成词22.下列关于“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B.概念是从千千万万的个体属性中抽象出来的C.概念反映了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属性 D.概念就是语汇23.( B )受到损害后,患者会出现语言障碍,基本上不能说话,但能听懂说话。
A.大脑右半球前部B.大脑左半球前部 C.大脑右半球后部 D.大脑左半球后部24.现在一般认为,人学习语言的最迟临界点是在( C )左右,就是说在这个年龄之前如果不接触语言,此后就几乎无法学习语言了。
A.两岁B.五岁C.十二岁D.二十岁25.“熟”语料库是指( D )。
A.经常使用的语料库B.经过批准发行的语料库C.经过使用证明较为成熟的语料库 D.标注了一定附加信息的加工文本26.“语言迁移现象”指的是( A )。
A.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母语对目标语的影响现象 B.将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C.随着人口迁移而带来的语言变化现象 D.学习母语过程中语言水平提高或降低的过程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4分)27.非音质音位包括(ABC)。
A.调位B.重位C.时位 D.音段音位 E.语调28.下列研究属于应用语言学范围的是( BCD )。
A.对语言基本理论的研究B.第二语言教学C.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D.为语音合成服务的实验语音学 E.现代汉语的句法理论研究29.下列五个元音,( BCE )都是后元音。
A.[i]B.[o]C.[u] D.[a] E.[γ]30.基本语汇具有的特点有(ACD )。
A.产生的历史长B.民族性强 C.使用的范围广 D.构词能力强 E.概括性强31.下列词组中,(ABC )都是主谓关系。
A.饭没有了B.火车开走了C.我很累D.教室里没有人了E.冰棍!(叫卖)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汉字是意音文字B.汉字是音节文字 C.汉字是音位文字 D.汉字是词语文字 E.汉字是表意文字33.下列语言中来自拉丁语的有(ADE )。
A.意大利语B.土耳其语C.俄语D.法语E.西班牙语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34.词形变化:是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包括附加、屈折、异根和零形四种。
35.派生词:词根语素加上词缀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又附加式合成词,即派生词。
36.语言转用: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和融合而产生的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指的是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也称之为语言替换。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7.使用国际音标应注意哪些问题?答:使用国际音标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注意将国际音标与字母区分开来。
一个字母可以有大写和小写的区别,还可以有手写体和印刷体的不同,国际音标则没有这些区别。
在国际音标中,一个字母的不同形体就是不同的音标,代表不同的音素。
比如国际音标中的[N]和[n]、[Y]和[y]等都表示不同的音。
一个字母在具体语言中和借用到国际音标中,会代表不同的音素,切不可将它们混为一谈。
比如汉语拼音方案中的b,p,d,t,g,k与国际音标中形体相同的[b]、[p]、[d]、[t]、[g]、[k]所代表的音素就并不相同。
为了与一般的字母相区别,国际音标在使用时通常在符号外别上方括号。
第二,要注意将形体相似的音标区别开来。
国际音标中有些音标符号是对同一个字母进行不同的变形而产生的,应加以区分。
比如[z]、[ ]和[ ],[n]、[ ] 、[ ]和[ ] ,[h] 、[ ]和[ ]。
第三,要了解国际音标记录语音有宽式与严式的区别。
粗略地说,“宽式音标”是一种比较概括的音标,与区别意义无关的发音特征和差别可不必反映,又可以叫做“音位标音”。
“严式标音”则是一种详尽反映发音特征和差别的标音,又可以叫做“音素标音”。
比如汉语普通话的“党”和“电”,按宽式标音分别记为[ta ]和[tian]就可以了;按严式标音则可分别记为[tα]和[tiεn]。
严式和宽式是相对而言的,二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记录语音时采用宽式标音,还是严式标音,要依需要而定。
38.划分文字类型有哪几种标准?答:文字的类型可以根据两种不完全相同的标准来分类:一种是根据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语言中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另一种是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
根据字符跟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在理论上各种文字可以分为“词语文字”、“语素文字”、“音节文字”和“单位文字”,音位文字还可以细分为“辅音音位文字”和“全音位文字”。
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都只跟语言中的词语相联系的文字是词语文字。
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只跟语素相联系的文字是语素文字。
全部字符都只跟语言单位中的音节相联系的文字是音节文字。
全部字符只跟辅音音位相联系的文字是辅音音位文字,平时就称为辅音文字。
既有代表辅音音位的字符,也有代表元音音位的字符的文字是全音位文字,平时就称为音位文字。
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在理论上各种文字可以分为“表意文字”、“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
全部字符都是意符的文字是表意文字。
全部字符都是音符的文字是表音文字。
表音文字习惯上双称为拼音文字。
一部分字符是意符,一部分是音符的文字是意音文字。
39.关系意义和词汇意义有什么不同?答:句子通常都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词语在组合时总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由这些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我们所说的“关系意义”。
关系意义和词汇意义不同,词汇意义是词语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一个词语即使孤立存在,也会具有一定的词汇意义,而关系意义则是词语进入组合之中才会产生的意义,它只存在于一定的句法结构之中,孤立的词语是没有这种意义的。
五、问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40.为什么说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举例说明。
答:因为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而且大多数语言在其存在的历史上只有口语而没有相应的书面语。
比如汉语、英语等世界通用语言,都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但是我国的部分少数民族至今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
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
比如我们的汉语,书面语产生后,随着口语的演变由古汉语发展演变成今天的汉语普通话。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但是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模拟的书面语。
比如现今世界上只有汉语、英语、日语、法语、德语、俄语等少数语言有书面语。
41.什么是共同语?什么是基础方言?汉民族共同语为什么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北京方言语音为标准音?答: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形式就是民族共同语,简称“共同语”。
而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做“基础方言”。
所谓作为共同语的基础,指的是共同语的语音、语汇和语法系统是来自基础方言的。
在一种语言的诸方言中,究竟哪一种方言成为基础方言,是由客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条件决定的。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以北方言为基础方言,这主要是由政治上的原因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