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勾股定理》检测题(答案解析)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勾股定理》检测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 中,2,30,105AC ABC BAC =∠=︒∠=︒,D 为AB 边上一点,连接CD ,15ACD =︒∠,把ACD △沿直线AC 翻折,得到ACD '△,CD '与BA 延长线交于点E ,则D E '的长为( )A .33+ B .33- C .33+ D .33- 2.如图1,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面积分别为1S ,2S ,3S ;如图2,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长为直径向外作半圆,面积分别为4S ,5S ,6S .其中11S =,23S =,52S =,64S =,则34S S +=( )A .10B .9C .8D .73.下列各组数中,以a ,b ,c 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 =7,b =25,c =24 B .a =11,b =41,c =40 C .a =12,b =13,c =5D .a =8,b =17,c =154.如图,桌上有一个圆柱形玻璃杯(无盖)高6厘米,底面周长16厘米,在杯口内壁离杯口1.5厘米的A 处有一滴蜜糖,在玻璃杯的外壁,A 的相对方向有一小虫P ,小虫离杯底的垂直距离为1.5厘米,小虫爬到蜜糖A 处的最短距离是( )A 73B .10厘米C .82D .8厘米5.如图,△ABC 中,∠BAC=90°,AB=8,将△ABC 沿直线BC 向右平移,得到△EDF ,连接AD ,若四边形ACFD 为菱形,EC=4,则平移的距离为( )A .4B .5C .6D .86.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在第一象限,点B 、C 的坐标分别为3,02⎛⎫⎪⎝⎭、1,02⎛⎫- ⎪⎝⎭.若ABC ∆是等边三角形,则点A 的坐标为( )A .1,32⎛⎫⎪⎝⎭B .1,22⎛⎫⎪⎝⎭C .13,2⎛⎫ ⎪⎝⎭D .()1,37.如图,在ABC 中,90C ∠=︒,AD 平分BAC ∠,若30B ∠=︒,3AC =,2AD =,则ABD △的面积为( )A 3B .2C .23D .38.若实数m 、n 满足340m n --=,且m 、n 恰好是Rt ABC △的两条边长,则第三条边长为( ). A .5 B 7C .57D .以上都不对9.()224129x x ++-+ )A .12B .13C .14D .1110.如图,在Rt △ABC 中,∠C =90°,DE 是斜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与BC 相交于点D 连接AD ,若AC =5,△ACD 的周长为17,则斜边AB 的长为( )A .11B .12C .13D .1411.下图是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1个小正方形镶嵌而成的正方形图案,已知大正方形面积为49,小正方形面积为4,若用x ,y 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x y >,下列四个说法:①2249x y +=,②2x y -=,③2449xy +=,④9x y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③B .①②③C .②④D .①②③④12.在Rt △ABC 中,∠C=90°,CA=CB=4,D 、E 分别为边AC 、BC 上的两点,且AD=CE , 当线段DE 取得最小值时,试在直线AC 或直线BC 上找到一点P ,使得△PDE 是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 的个数是( )A .6B .7个C .8个D .以上都不对二、填空题13.如图,已知A 、B 是线段MN 上的两点,MN=4,MA=1,MB >1.以A 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点M ,以B 为中心逆时针旋转点N ,使M 、N 两点重合成一点C ,构成ABC .设AB=x ,若ABC 为直角三角形,则x=__.14.如图所示,在ABC 中,90C DE ∠=︒,垂直平分AB ,交BC 于点E ,垂足为点D ,8,15BE B =∠=︒,则EC 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如图,在等腰ABC 中,13AB AC ==,AD 是ABC 的高,12AD =,10BC =,E 、F 分别是AC 、AD 上一动点,则CF EF +的最小值为______.16.如图,90MON ∠=︒,点A 、B 分别在射线OM ,ON 上,点C 是线段AB 的一点,且2BC AC OC ===,A OC '与AOC 关于直线OC 对称,A O '与AB 相交于点D ,当A DC ∆'是直角三角时2OB 等于__________.17.如图,l 1∥l 2∥l 3,且l 1,l 2之间的距离为2,l 2,l 3之间的距离为3.若点A ,B ,C 分别在直线l 1,l 2,l 3上,且AC ⊥BC ,AC =BC ,则AB 的长是_____.18.一个直角三角形,一边长5cm ,另一边长4cm ,则该直角三角形面积为____ 19.《九章算术》是我国传统数学中重要的著作之一,奠定了我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框架.它的代数成就主要包括开方术、正负术和方程术.其中,方程术是《九章算术》最高的数学成就.《九章算术》“勾股”一章记载:“今有户高多于广六尺八寸,两隅相去适一丈.问户高、广各几何?”大意:有一扇形状是矩形的门,它的高比宽多6尺8寸,它的对角线长1丈,那么门的高为_____尺.(1丈=10尺,1尺=10寸)20.如图,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一个大正方形ABCD,中间阴影的部分是一个小正方形EFGH,这样就组成了一个“赵爽弦图”.若AB=13,AE=12,则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___________.三、解答题21.Rt△ABC中,∠ACB=90°,AC=3,AB=5.(1)如图1,点E在边BC上,且∠AEC=2∠B.①在图1中用尺规作图作出点E,并连结A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与证明过程);②求CE的长.(2)如图2,点D为斜边上的动点,连接CD,当△ACD是以AC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求AD的长.22.中国古代数学家们对于勾股定理的发现和证明,在世界数学史上具有独特的贡献和地位,体现了数学研究中的继承和发展,现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弦图”.Rt△ABC中,∠ACB=90°.AC=b,BC=a,AB=c,请你利用这个图形解决下列问题:(1)试说明:a2+b2=c2;(2)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3,求(a+b)2的值.23.拖拉机行驶过程中会对周围产生较大的噪声影响.如图,有一台拖拉机沿公路AB 由点A 向点B 行驶,已知点C 为一所学校,且点C 与直线AB 上两点A ,B 的距离分别为150m 和200m ,又AB =250m ,拖拉机周围130m 以内为受噪声影响区域. (1)学校C 会受噪声影响吗?为什么?(2)若拖拉机的行驶速度为每分钟50米,拖拉机噪声影响该学校持续的时间有多少分钟?24.在ABC 中,,90︒=∠=AB AC BAC .(1)如图1,点,P Q 在线段BC 上,,15AP AQ BAP ︒=∠=,求AQB ∠的度数;(2)点,P Q 在线段BC 上(不与点,B C 重合),AP AQ =,点Q 关于直线AC 的对称点为M ,连接,AM PM . ①依题意将图2补全;②用等式表示线段,,BP AP P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5.在如图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请在图中画出2个形状不同的5,且顶点都在格点上,则满足条件的形状不同的等腰三角形共 个.26.阅读下面的情景对话,然后解答问题:老师:我们新定义一种三角形,两边平方和等于第三边平方的2倍的三角形叫做奇异三角形.小华: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奇异三角形! 小明:那直角三角形是否存在奇异三角形呢?(1)根据“奇异三角形”的定义,请你判断小华的说法:“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奇异三角形”______正确(填“是”或“不是”)(2)在Rt ABC 中,两边长分别是52a =10c =,这个三角形是否是奇异三角形?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60CDE ∠=︒,再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60,15AD AD D CDE ACD ACD '''=∠=∠=︒∠=∠=︒,从而可得90,30CED D AE '∠=︒∠=︒,设D E x '=,然后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可得(3,323AE x CE x ==+,最后在Rt ACE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详解】3150,105,ABC B D A AC C ∠=︒∠=∠=︒︒,30018BCD ABC BAC ACD ∴∠=︒-∠-∠-∠=︒, 60ABC BC CDE D ∴∠=∠+∠=︒,由翻折的性质得:,60,15AD AD D CDE ACD ACD '''=∠=∠=︒∠=∠=︒,30DCE ACD ACD '∴∠=∠+∠=︒,90,9030CED D AE D ''∴∠=︒∠=︒-∠=︒,设D E x '=,则2,AD AD x AE '===,(2DE AD AE x ∴=+=,在Rt CDE △中,((222,3CD DE x CE x ==+==+,在Rt ACE △中,222AE CE AC +=,即)(2223x ⎡⎤++=⎣⎦,解得x =或0x =<(不符题意,舍去),即D E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翻折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A解析:A 【分析】由题意可得S 1+S 2=S 3, S 5+S 6=S 4,然后根据S 1=1,S 2=3,S 5=2,S 6=4,然后求出S 3+S 4的值即可. 【详解】 解:如图:∵S 1=a 2,S 2=b 2,S 3=c 2, ∴a 2+b 2=c 2,即S 1+S 2=S 3, 同理可得:S 5+S 6=S 4, ∵S 1=1,S 2=3,S 5=2,S 6=4 ∴S 3+S 4=(1+3)+(2+4)=4+6=10. 故答案为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正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的解法,审清题意、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3.B解析:B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是直角三角形判定则可.如果有这种关系,就是直角三角形,没有这种关系,就不是直角三角形. 【详解】解:A 、72+242=5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B 、112+402≠41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C 、52+122=13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D 、82+152=17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B 【分析】把圆柱沿着点A 所在母线展开,把圆柱上最短距离转化为将军饮马河型最短问题求解即可. 【详解】把圆柱沿着点A 所在母线展开,如图所示, 作点A 的对称点B , 连接PB , 则PB 为所求,根据题意,得PC=8,BC=6, 根据勾股定理,得PB=10,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圆柱上的最短问题,利用圆柱展开,把问题转化为将军饮马河问题,灵活使用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C 【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8,,AB DE AC DF BC EF ====,设AC DF CF AD x ====,求得BC=4x +,再由勾股定理理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由平移的性质可得:8,,AB DE AC DF BC EF ==== 又∵四边形ACFD 是菱形 ∴设AC DF CF AD x ==== 又∵4EC =∴4BC EF CF CE x ==+=+ 又∵∠90BAC ︒= ∴222AB AC BC += ∴2228(4)x x +=+ 解得,6x =即6AD DF CF AC ==== 故平移的距离为:6AD = 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熟练掌握平移的基本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A解析:A 【分析】先过点A 作AD ⊥OB ,根据△ABC 是等边三角形,求出AC=BC ,CD=BD ,∠ACB=60°,再根据点B 、C 的坐标,求出CB 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 的值,从而得出点A 的坐标. 【详解】过点A 作AD ⊥OB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C=BC ,CD=BD ,∠ACB=60°, ∵点B 的坐标为3,02⎛⎫ ⎪⎝⎭,点C 的坐标为1,02⎛⎫- ⎪⎝⎭∴BC=2,OC=12∴CA=2, ∴CD=1,∴2222=1=32CA CD -- ∵OD=CD-CO ∴OD=1-12=12∴点A 的坐标是132⎛⎝.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是勾股定理,关键是作出辅助线,求出点A 的坐标.7.A解析:A【分析】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可求出CD=1,过点D 作DE ⊥AB ,证明Rt △ACD ≌Rt △AED ,得AE=AC=3,再证明Rt △BED ≌Rt △AED ,得BE=AE=3,最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30B ∠=︒,90C ∠=︒,∴∠BAC=90゜-30゜=60゜∵AD 平分BAC ∠,∴∠BAD=∠CAD=1302BAC ∠=︒ 在Rt △ACD 中,由AD=2∴CD=1;过点D 作DE ⊥AB ,如图,∵AD 平分BAC ∠,90C ∠=︒,∴DE=DC=1又AD=AD∴Rt △ACD ≌Rt △AED ,∴3在Rt △ADE 和Rt △BDE 中DAE DBE AED BED DE DE ∠=∠⎧⎪∠=∠⎨⎪=⎩∴Rt △BED ≌Rt △AED∴3∴3∴11123322ABD S AB DE ∆=⨯=⨯⨯= 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相关定理、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C解析:C【分析】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及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出m=3,n=4,再分两种情况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第三边.【详解】∵340m n -+-=,0,340m n --≥≥,∴m-3=0,n-4=0,解得m=3,n=4,当3、4都是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时,第三边长=2234+=5;当3是直角边长,4是斜边长时,第三边长=22437-=,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绝对值的非负性及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勾股定理,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及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出m=3,n=4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没有明确给出的是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还是斜边长时,应分情况求解第三边长.9.B解析:B【分析】建立直角坐标系,设P 点坐标为P (x ,0),设A (0,-2),B (12,3),过点B 作BC ⊥x 轴,交AC 于点C ,则AB 的长即为代数式()224129x x ++-+ 的最小值,然后根据Rt △ABC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AB 的值.【详解】解:如图所示:设P 点坐标为P (x ,0),设A (0,-2),B (12,3),过点B 作BC ⊥x 轴,交AC 于点C ,∴BC=3-(-2)=5,AC=12+,AP BP,∴=AP+BP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AB的最小值∴AB13.的最小值为13.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最短路线问题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是解题关键.10.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得到答案.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A DB【详解】解: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DA DB∴=,∆的周长为17,ACDAC CD AD∴++=,17AC CD DB AC BC∴++=+=,17AC=,5∴=-=,BC17512由勾股定理得,13AB==,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1.B解析:B【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ABC 是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22249x y AB +==,故①正确; 由图可知42x y CE -===,故②正确;由图可知,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大正方形的面积, 列出等式为144492xy ⨯+=, 即2449xy +=,故③正确; 由2449xy +=可得245xy =,又∵2249x y +=,两式相加得:2224945x xy y ++=+,整理得:()294x y +=, 949x y +=≠,故④错误; 故正确的是①②③.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掌握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2.B解析:B【分析】先找出DE 最短时的位置,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分类讨论,即可求出点P 的个数.【详解】解:在Rt △ABC 中,∠C=90°,设AD=CE=x ,则4CD x =-,由勾股定理,得:2222222(4)28162(2)8DE CD CE x x x x x =+=-+=-+=-+, ∴当2x =时,2DE 最小,即DE 最小,∴此时2AD CD CE BE ====,822DE ==∵在直线AC 或直线BC 上找到一点P ,使得△PDE 是等腰三角形,则可分为三种情况进行分析:PD=PE ;PD=DE ,PE=DE ;如下图所示:点P 共有7个点;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勾股定理,最短路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正确的确定点P 的位置,注意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解题.二、填空题13.或【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可得到关于x 的不等式组求出x 的取值范围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列方程求解【详解】解:∵在△ABC 中AC=1AB=xBC=3-x 解得1<x <2;①∵1<x 解析:43或53【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可得到关于x 的不等式组,求出x 的取值范围,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列方程求解.【详解】解:∵在△ABC 中,AC=1,AB=x ,BC=3-x .1313x x x x +>-⎧∴⎨+->⎩, 解得1<x <2;①∵1<x ,∴AC 不能为斜边,②若AB 为斜边,则x 2=(3-x )2+1,解得x=53,满足1<x <2, ③若BC 为斜边,则(3-x )2=1+x 2,解得x=43 ,满足1<x <2, 故x 的值为:43或53,故答案为:43或5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及勾股定理,正确理解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14.【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求出求出然后求出∠EAC 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解:∵在△ABC 中∴∵垂直平分∴∴∴∵∴∴∴在Rt △ECA 中故答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求出8BE AE ==,求出15EAB B ∠=∠=︒,然后求出∠EAC ,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解:∵在△ABC 中,90ACB ∠=︒,15B ∠=︒,∴901575BAC ∠=︒-︒=︒,∵DE 垂直平分AB ,8BE =,∴8BE AE ==,∴15EAB B ∠=∠=︒,∴751560EAC ∠=︒-︒=︒,∵90C ∠=︒,∴30AEC ∠=︒, ∴184221AC AE =⋅=⨯=, ∴在Rt △ECA 中,EC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边长问题,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5.【分析】作E 关于AD 的对称点M 连接CM 交AD 于F 连接EF 过C 作CN ⊥AB 于N 再求出BD 的长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CN 根据对称性得CF +EF =CM 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CF +EF≥CM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 解析:12013【分析】作E 关于AD 的对称点M ,连接CM 交AD 于F ,连接EF ,过C 作CN ⊥AB 于N ,再求出BD 的长,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CN ,根据对称性得CF +EF =CM ,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CF +EF≥C M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作E关于AD的对称点M,连接CM交AD于F,连接EF,过C作CN⊥AB于N,∵AB=AC=13,BC=10,AD是BC边上的高,∴BD=DC=5,AD⊥BC,AD平分∠BAC,∴M在AB上,在Rt△ABD中,AD=12,∴S△ABC=12×BC×AD=12×AB×CN,∴CN=BC×AD÷AB=10×12÷13=12013,∵E关于AD的对称点M,∴EF=FM,∴CF+EF=CF+FM=CM,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CM≥CN,即CF+EF≥120 13,即CF+EF的最小值是120 13,故答案为:120 13.【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关键是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掌握“点与直线上的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16.4或【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时和②当时分别利用轴对称性质和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时如图1此时由折叠可知;②当时如图2过点作于点由折叠可知在中在中在中;综上或故答案为:4 解析:4或82【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90A DC '∠=︒时和②当90A CD '∠=︒时,分别利用轴对称性质和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2BC AC OC ===,4AB BC AC ∴=+=.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90A DC '∠=︒时,如图1,此时90ADO ∠=︒,由折叠可知,CA CA '=,OC CA =,OC CA '∴=,COA CA O ''∴∠=∠,COA CAO ∠=∠,COA COA CAO '∴∠=∠=∠,90COA COA CAO '∠+∠+∠=︒,30COA COA CAO '∴∠=∠=∠=︒, ∴114222OB AB ==⨯=, 24OB ∴=;②当90A CD '∠=︒时,如图2,过点O 作OH AB ⊥于点H .90A CA ∴='∠︒,由折叠可知,11(360)(36090)13522A CO ACO A CA ''∠=∠=︒-=︒-︒=︒, 1359045HCO A CO A CD ''∴∠=∠-∠=︒-︒=︒, 45HOC ∴∠=︒,在Rt OHC ∆中,2OC =,222OH CH ∴===, 22AH CH CA ∴=+=,在Rt OHA ∆中,22222(2)(22)842OA OH AH =+=+=+在Rt AOB ∆中,22224(842)842OB AB OA -==-+=-;综上,24OB =或842-.故答案为:4或842-.【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正确利用勾股定理,能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17.【分析】过点A 作AD ⊥l3于D 过点B 作BE ⊥l3于E 易证明∠BCE =∠CAD 再由题意可证明△ACD ≌△CBE (AAS )得出结论BE =CD 由l1l2之间的距离为2l2l3之间的距离为3即得出CD 和AD17【分析】过点A 作AD ⊥l 3于D ,过点B 作BE ⊥l 3于E ,易证明∠BCE =∠CAD ,再由题意可证明△ACD ≌△CBE (AAS ),得出结论BE =CD ,由l 1,l 2之间的距离为2,l 2,l 3之间的距离为3,即得出CD 和AD 的长,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C 的长,从而得到AB 的长.【详解】如图,过点A 作AD ⊥l 3于D ,过点B 作BE ⊥l 3于E ,则∠CAD+∠ACD =90°,∵AC ⊥BC ,∴∠BCE+∠ACD =180°﹣90°=90°,∴∠BCE =∠CAD ,∵在△ACD 和△CBE 中,BCE CAD ADC CEB 90AC BC ∠=∠⎧⎪∠=∠=︒⎨⎪=⎩,∴△ACD ≌△CBE (AAS ),∴BE =CD ,∵l 1,l 2之间的距离为2,l 2,l 3之间的距离为3,∴CD =3,AD =2+3=5,在Rt △ACD 中,AC 2222AD CD 5334=+=+=∵AC ⊥BC ,AC =BC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2=⨯=217.=AC234故答案为:17【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作出辅助线并证明BE=CD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10或6【分析】分5为直角边和5为斜边两种情况求解三角形的面积即可【详解】解:当5为直角边时4也为直角边则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5×4÷2=10;当5为斜边时由勾股定理得另一直角边为=3则该直角三角形解析:10或6【分析】分5为直角边和5为斜边两种情况求解三角形的面积即可.【详解】解:当5为直角边时,4也为直角边,则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5×4÷2=10;当52254-,则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3×4÷2=6,综上,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10或6,故答案为:10或6.【点睛】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求解是解答的关键.19.6【分析】设长方形门的宽x尺则高是(x+68)尺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列方程求解【详解】解:设长方形门的宽x尺则高是(x+68)尺根据题意得x2+(x+68)2=102解得:x=28或﹣96(舍去)则宽是解析:6.【分析】设长方形门的宽x尺,则高是(x+6.8)尺,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列方程求解.【详解】解:设长方形门的宽x尺,则高是(x+6.8)尺,根据题意得x2+(x+6.8)2=102,解得:x=2.8或﹣9.6(舍去).则宽是6.8+2.8=9.6(尺).答:门的高是9.6尺;故答案为:9.6.【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是关键.20.49【分析】根据正方形EFGH的面积=大正方形面积﹣4个直角三角形面积即可求得正方形EFGH的面积【详解】直角三角形直角边的较短边为=5正方形EFGH的面积=13×13﹣4×=169﹣120=49故解析:49【分析】根据正方形EFGH的面积=大正方形面积﹣4个直角三角形面积即可求得正方形EFGH的面积.【详解】直角三角形直角边的较短边为221312-=5,正方形EFGH的面积=13×13﹣4×5122⨯=169﹣120=49.故答案为:49.【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的运用,掌握勾股定理的推导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①见解析;②78CE=;(2)2.5【分析】(1)①作出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E,则可得结论;②由勾股定理求得BC=4,设CE=x,则BE=AE=4-x,依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求得BD=CD=AD=2.5即可.【详解】解:(1)①如图,作∠BAE=∠B,②可求得BC=4∵∠AEC=∠B+∠BAE,又∵∠AEC=2∠B,∴∠BAE=∠B ,∴BE=AE,.设CE=x,则BE=AE=4-x,在Rt△AEC中,222CE AC AE+=,∴2223(4)x x+=-,∴78x=,∴78CE=(2)AC为底时,如图2所示,此时AD=CD,∴∠A=∠DCA∵∠A+∠B=90°,∠DCA+∠BCD=90°,∴∠B=∠BCD,∴BD=CD,即AD=BD=2.5.【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1)证明见解析;(2)23【分析】(1)根据题意,我们可在图中找等量关系,由中间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出等式化简即可得出勾股定理的表达式.(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解答即可.【详解】解:(1)∵大正方形面积为c2,直角三角形面积为12ab,小正方形面积为(b﹣a)2,∴c2=4×12ab+(a﹣b)2=2ab+a2﹣2ab+b2即c2=a2+b2;(2)由图可知:(b﹣a)2=3,4×12ab=13﹣3=10,∴2ab=10,∴(a+b)2=(b﹣a)2+4ab=3+2×10=23.【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勾股定理的证明和以及非负数的性质,掌握三角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3.(1)会受噪声影响,理由见解析;(2)有2分钟;【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ABC 是直角三角形,进而利用三角形面积得出CD 的长,进而得出学校C 是否会受噪声影响;(2)利用勾股定理得出ED 以及EF 的长,进而得出拖拉机噪声影响该学校持续的时间.【详解】解:(1)学校C 会受噪声影响.理由:如图,过点C 作CD ⊥AB 于D ,∵AC =150m ,BC =200m ,AB =250m ,∴AC 2+BC 2=AB 2.∴△ABC 是直角三角形.∴AC ×BC =CD ×AB ,∴150×200=250×CD ,∴CD =150200250⨯=120(m ), ∵拖拉机周围130m 以内为受噪声影响区域,∴学校C 会受噪声影响.(2)当EC =130m ,FC =130m 时,正好影响C 学校,∵ED 2222130120EC CD -=-(m ),∴EF =50×2=100(m ),∵拖拉机的行驶速度为每分钟50米,∴100÷50=2(分钟),即拖拉机噪声影响该学校持续的时间有2分钟.【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解答.24.(1)60︒;(2)①见解析;②2222PC BP AP +=,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解;(2)①根据轴对称的意义和性质可以作出图形;②连结MC ,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和直角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可以得到解答.【详解】解:(1)∵在ABC 中,,90AB AC BAC ︒=∠=,45B C ︒∴∠=∠=.APQ ∠是ABP △的一个外角,APQ B BAP ∴∠=∠+∠.15BAP ︒∠=,60APQ ︒∴∠=.AP AQ =,60AQB APQ ︒∴∠=∠=.(2)①如图,由题意可得补全图如下:②2222PC BP AP +=,理由如下:如上图,连接MC .,90AB AC BAC ︒=∠=,45B ACB ︒∴∠=∠=.AP AQ =,APQ AQP ∴∠=∠.BAP CAQ ∴∠=∠.ABP ACQ ∴△≌△.BP CQ ∴=.∵点Q 关于直线AC 的对称点为M ,,,,45AQ AM CQ CM CAM CAQ ACM ACQ ︒∴==∠=∠∠=∠=.,45,AP AM B ACM BAP CAM ︒∴=∠=∠=∠=∠,∴△ABP ≌△ACM ,∴BP=CM ,90BAC PAM ︒∴∠=∠=.在Rt APM △中,,90AP AM PAM =∠=︒, 2PM AP ∴=. 45ACQ ACM ︒∠=∠=,90PCM ︒∴∠=.在Rt PCM 中,90PCM ︒∠=,222PC CM PM ∴+=,2222PC BP AP ∴+=【点睛】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直角等腰三角形和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是解题关键.25.画图见解析,5【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作图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OAB 和OBC 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作图如下:,可画出满足条件的形状不同的等腰三角形有OAB 、OAE △、OAD △、OBC 、OBD 共5种.【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6.(1)是;(2)①当c 为斜边时,Rt △ABC 不是奇异三角形;②当b 为斜边时,Rt △ABC 是奇异三角形.【分析】(1)根据题中所给的奇异三角形的定义直接进行判断即可;(2)分c 是斜边和b 是斜边两种情况,再根据勾股定理判断出所给的三角形是否符合奇异三角形的定义.【详解】解:(1)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a2+a2=2a2,∴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奇异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奇异三角形”是正确的,故答案为:是;(2)①当c为斜边时,Rt△ABC不是奇异三角形;②当b为斜边时,Rt△ABC是奇异三角形;理由如下,分两种情况:①当c为斜边时,=∴a=b,∴a2+c2≠2b2(或b2+c2≠2a2),∴Rt△ABC不是奇异三角形;②当b为斜边时,=,∵a2+b2=200,∴2c2=200,∴a2+b2=2c2,∴Rt△ABC是奇异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需要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公式,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决第(2)问的关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