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件格式要求1 目的保证技术文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体现公司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便于技术文件的正确理解和实施。
2 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所有项目部,当海外工程另有特殊要求时,可按具体规定执行。
3 一般要求技术文件应贯彻国家、行业、企业的有关法令、规范、规程和标准,充分体现设计意图,针对作业项目,起到正确指导作用。
技术文件应表述简明、逻辑严谨、层次分明,优先选用图表方式描述。
技术文件应针对具体作业项目提出明确的要求,避免照抄各种规范标准。
文件中的称谓及名词,尽量使用中文,避免使用未经统一的英文字母代号。
行文语序必须符合汉语语言规范,不得英文直译。
正确使用数字、公式、符号、法定计量单位、代号、技术词汇、专业术语。
4 页面要求纸张大小:A4,常规为纵向布置,特殊条件下横向布置。
除附图附表外,不宜选用A3纸张。
附图必须选用大于A4幅面的纸张时,应按国标折叠成A4幅面,以便于装订和存档纵向页边距:上25mm,下20mm,左20mm,右20mm。
横向页边距:上20mm,下20mm,左20mm,右25mm。
或在插入分节符后,设置页面横置,由WORD自动设置页边距。
页眉、页脚根据行文需要,当有页眉页脚需要时,页眉顶端距离,页脚底端距离厘米;页眉页脚均不加隔离或标识性的横线及方框。
有装订需要时,纵向布置页面左侧装订,横行布置页面上部装订。
装订线位置5mm。
根据文本内容需要,同一文本中页面变换时,应在本页面换页处设置分节符。
若无特殊要求,不宜设置水印、页面颜色及页面边框。
封面不设页眉、页脚以及公司标识等内容。
正文页眉可使用公司标识,标识尺寸要求见图(公司安全监督处文件《施工现场规范标识图册》)。
图页眉中公司标识示例正文页脚可设置文件标识,如“XX装置XX施工技术方案”。
封面不设页码。
目次多于一页时,以“i”、“ii”形式进行编页码。
正文页码以“第 1 页共 10 页”的形式进行编制,居中(无文件标识时)或置于页脚右侧(有文件标识时,双面打印时,偶数页页码置于页脚左侧)。
5 文件的结构和排版文件正文使用小四号宋体字,数字、英文字母可以使用Times New Roman,章、节、条作为各级标题时使用黑体。
全文段落倍行距,字间距采用标准格式。
文章的结构层次不宜超过四级,可分别由章、节、条、款、段、一级列项、二级列项组合成文。
章节条款应顺序选用,其下均可设段和列项。
同一层次中,应按先主后次、共性优先的原则排序。
文章中的章、节、条、款编号应采用阿拉伯数字,段不编号。
层次数字编号之间加半角圆点,圆点应加在数字的右下角。
各层次的编号及段落、大纲级别示例见表。
表层次的编号及段落、大纲级别注2:章、节、条、款、列项的编号后,与文字之间,除按表中所列插入空格外,不得再有“.”和“、”。
6 标准规范的引用国家、行业、企业现行标准、规范只能作为编写方案的依据,应在标题为“编制依据”的独立章、节下按项排列。
不得罗列引用规范标准,文章中未涉及到或未引用到的标准不要列入编制依据。
技术人员应深入了解其内涵,根据方案内容确定引用范围,确保方案的严谨和准确,同时保证标准规范为最新版本。
引用标准、规范应按照施工图或设计文件规定的要求。
当设计不明确时,引用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1)所引依据顺序依次为国家标准、本行业标准、其他行业标准、公司施工工艺标准;2)引用规范避免出现双重标准,同是施工或验收规范,不宜出现两个或以上;3)正确区分技术规程、工艺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验收规范等标准文件。
“编制依据”中标准规范的引用方式应为带“《》”的规范名称,其后为规范编号及发行年份。
应注意,标准规范的发行年份按规范封面所示正确书写,不应增加或省略。
正文中引用标准规范时,应为带“《》”的规范名称,其后在“()”内注明标准、规范的编号和发行年份。
技术交底中不必出现编制依据,正文中不应出现“执行xxxx-xx标准”、“参照现行国家规范”和“遵照公司xx号文件执行”等文字。
7 插图的规范编制每幅图均应在条文中明确提及,并应置于有关条文附近。
图的板式应设置为“嵌入型”,如果图片较小,可设置为“四周型环绕”或“浮于文字上方”,但不应与文字重叠。
条文中的图应按层次号前加“图”字编号。
当同一层次中有多个图时,可在层次号后加图的顺序号。
如:第5.1.2条有两个图,其图号应分别为“图1”、“图2”。
对图只能进行一个层次细分成a)、b)、c)等分图。
“-”为全角短横线。
每幅图应有图题(即图名),并置于图号之后。
图号与图题间留一个半角空格间隙,并置于图的下方居中位置。
图中的分图也宜有图题。
图题文字应简练,末尾一般不加“图”字。
应采用计算机制图,使用准确的板式和文字。
组织结构图、流程图等简单的框图应使用word绘制,机械制图、电气简图等技术图纸应使用AutoCAD等专业制图软件绘制,图文中使用的图形符号和代号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采用插图时,应保证图片、剪贴画等的质量,模糊不清、图像杂乱时应采用图片编辑修复工具软件处理。
图的脚注应位于图题之上,图注应置于图的脚注之上。
图中只有一个注时,应在注释前标明“注:”,同一幅图中有多个注时,应采用“注1:”、“注2:”等编号。
图的脚注采用上标形式的a、b、c等编号,同时在图中需要注释的位置标以相同的编号。
图注不应包含要求,图的脚注可包含要求。
图题中文文字:字体黑体、小四号、常规;图注、脚注中文文字:字体宋体、小五号、常规;西文、数字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图中文字、西文、数字:五号,字体根据图的内容选择。
8 表格的规范编制每个表均应在条文中明确提及,并应排在有关条文的附近,但不得将条文的内容分开。
不允许表中有表,也不允许将表分为次表。
条文中的表应按层次号前加“表”字编号。
•同一层次中有多个表时,可在层次号后加表的顺序号。
例如:第5.2.2条的两个表,其表编号应分别为“表1”、“表2”。
每个表应有表题(即表名),并置于表的编号之后。
表号与表题间留一个半角空格间隙,表号和表题应置于表的上方居中位置。
表题文字应简练,末尾一般不加“表”字。
表中的栏目和数值,可根据情况横列或竖列。
横列时,栏目中的计量单位应标在该栏目中量的名称之下,竖列时应标在量的名称之右,并置于括弧内或专设“单位”一列。
如果表中所列单位均相同,应在表的右上方标明“单位:××”。
需要转页接排的表,可在接排的各表正上方重复表的编号,标明“表××(续)”,表题可省略,但每个续表中均应有表头,设置重复标题行。
表内作为标题的项目或序号的首行或首列文字、数字水平居中,其他内容文字中部两端对齐,数字中部右对齐,英文字母作为单位时水平居中。
表栏中的文字或数字相同时,应重复写出。
当表栏中无内容时,应以短线“-”表示,不得留空白。
不允许使用斜线在表栏中区分栏目名称,见示例1,在此情况下应调整栏目格式。
正确形式见示例2。
示例1:示例2:适用时,表头中可用量和单位的符号表示。
需要时,可在提及表的陈述中或在表注中对相应的符号予以解释。
示例:表格行高宜指定最小行高0.6cm。
表格列宽根据内容调整。
表的宽度应与页面的打印宽度相同,即根据窗口调整表格,表格左右边框无线条,其他部位线条为0.5磅黑色细实线。
表注及表的脚注均应置于表中,表注位于表的脚注之前。
表中只有一个注时,应在注释前标明“注:”;同一个表中有多个注时,应采用“注1:”、“注2:”等编号。
表的脚注采用上标形式a、b、c等编号,同时在表中需要注释的位置标以相同的编号。
表注不应包含要求。
表的脚注可包含要求。
表题中文文字:字体黑体、五号、常规;表注、脚注中文文字:字体宋体、小五号、常规;表中文字:字体宋体、五号、常规;西文、数字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9 数值的规范写法数作为量值时,应采用阿拉伯数字,正体书写。
为使多位数字便于阅读,可将数字分成组,从小数点起,向左和向右每三位分成一组,组间使用半角“,”隔离,但不得用圆点或其他方式分开。
小数记号是位于底线上的圆点。
在用外文书写的文件中,小数记号可用逗号。
如果数的量级小于1,则小数记号前面应当加“0”。
数值的有效数位数应全部写出。
技术文件中的量值,必须反映所需的精确度。
多位整数、多位小数的小数点后,有三个或以上的“0”时,均可采用乘以10n(n为正数、负数)的写法。
但有效位数中的“0”必须全部写出。
同时还应考虑到工程中的一些习惯说法。
4)例1:“年产30万吨合成氨”应写成:30×104t/a合成氨,不应写成300×103t/a合成氨或3×105 t/a合成氨;5)例2:“一百一十千伏安变电所”应写成:110 kVA变电所,不应写成11×104 VA变电所;数值范围的表示方法见表。
表数值范围的表示方法30°~40°30不应写成 30~40°30数值的允许偏差范围表示方法见表表数值的允许偏差范围表示方法带有长度单位相乘的数值,应按下列方式书写:外形尺寸L×B×H(mm):240×120×60 (mm)或 240 mm×120mm×60 mm不应写成240×120×60 mm技术文件条文中应采用“……大于(小于或等于)……”的表述形式,而不采用“……>(或≤)……”的表述形式。
表格中优先采用符号。
10 公式的规范写法文本中的公式应使用公式编辑器编辑、书写。
公式中的数值、量的符号、单位符合等应正确使用。
正文中的公式应另起一行居中排,较长的公式宜在等号(=)后回行,或者在“+”、“-”等运算符号后回行。
公式中分数线的横线,长短要分清,主要的横线应与等号取平。
公式的编号右端对齐,公式与编号之间用“……”连接。
公式下面的“式中:”应首行缩进2字符,单独占一行。
公式中所要解释的符号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分行书写,首行缩进2字符,再用破折号与释文连接,换行时与上一行释文对齐。
各行的破折号对齐。
11 符号的规范写法量的符号11.1.1 量的符号通常是单个拉丁或希腊字母,有时带有下标或其他的说明性标记。
无论正文的其他字体如何,量的符号都必须用斜体书写,除正常语法句子结尾标点符号外,符号后不附加圆点。
11.1.2 如在某些情况下,不同的量有相同的符号或是对一个量有不同的应用或要表示不同的值,可采用下标予以区分。
根据下列原则书写下标:1)表示物理量符号的下标用斜体书写。
2)其他下标用正体书写。
如:试验压力P t,P表示压力,是量的符号,用斜体;t是试验的缩写,非物理量符号,因此用正体。
气体压力G p,G表示气体,与压力同时组成物理量符号,因此用斜体;P本身表示压力,是物理量符号,也用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