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地位及优劣
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地位及优劣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总体看来,目前中国制造业发 展异常迅速,产业基础越做越大, 但总体科技含量不高,军工我不知 道,就民用而言。凑合在中低端。 2、生产设备方面。机器的制造称 为制造的制造,目前虽然很多设备 可以国产了,但比其品质,稳定性, 扩展性上看和国外相比,还有差距。 像我现在搞的精密模具,要用的加 工中心就是纯进口。 3、从业人员,奋斗在制造业第一 线的人文化素质不高,缺少技术工 人。 4、自主产品有限,很多厂就是外 国世界工厂上的一点,依赖性强。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后发优势与劣势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 世界经济的总体趋势 ,在 贸易、生产、资本、技术 等全球化的进程中 ,发展 中国家可以通过对发达国 家的制度模仿、技术模仿 而形成后发优势。我国作 为发展中国家 ,同时又处 于经济转轨时期 ,既有后 发优势 ,但也存在着后发 劣势 ,因此如何更好地发 挥后发优势并减弱或扭转 后发劣势是我国经济发展 中应长期考虑的问题
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是民族产业(或称 “本国产业”)促成的,还是外资产业促成的? 或者,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统计表现, 反映的是(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民族产业 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还是外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 升?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种不同价值判断。目前 在中国的出口总额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外商 投资企业创造的,根据经济普查的数据,已经超 过1/2。为了估算民族工业国际竞争力,可以在 统计总额中剔除外资企业的部分,例如将总出口 额中扣除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的部分,来进行分析
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地位及优劣
中国制造业
中国制造往何处去?是近来非常热的一个话 题,虽然,在国际上叫得响的中国牌子还不多, 但中国制造的确是中国经济最响亮的一个品牌。 从服装、鞋帽,到笔记本电脑、手机,中国制 造成了价廉物美的代名词。然而,在劳动力成 本增加、人民币汇率上升、银行利率上调、出 口政策调整的背景下,靠低价打天下,这条路 似乎再也走不通了,中国的制造业来到了一个 十字路口。中国制造业需要创新。
中国制造业在世界的优势
中国的制造业是发展较快、国际竞 争力较强的产业门类,也是加入世 贸组织后受益可能性较大的部门。 中国制造业得以快速发展、产业竞 争力明显提升的基本经验有二:一 是较早和较大程度的对外开放。中 国多年来一直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发 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中超过70 %的份额投入到了制造业领域。对 外商开放投资,开放市场,中国的 制造业不仅并未因此而萎缩,而且 通过与外商在合作中学习,在竞争 中提高,产业的规模、水平和竞争 力不断扩张、提升和增强,许多产 品产销量位居世界前茅,工业制成 品占出口总额的比例达到90%。二 是较深层次、较大范围的市场化改 革。
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中的劣势
伴随外资的大量流入,发达 国家和地区纷纷把自己的制 造业基地转移至中国。尽管 中国具有建成世界制造业中 心的潜力和能力,但目前我 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在中 国所拥有的人力成本、市场 规模、国际产业转移、技术 变迁潜力等后发优势中,同 时伴生着后发劣势,构成了 中国建设世界制造业中心的 最大障碍。对于发展中国家 这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造业发展过程中的技 术性和制度性后发劣势,我 们必须清醒认识并及时克服。
当今世界经济的总体趋势 是经济全球化 ,通过对外贸 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 提供服务、人员交往等 ,世 界各国的经济活动超越国 界、相互开放、相互依存、 相互联系而形成全球范围 的有机整体。随着当代科 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社会 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世界各 国都面临着比以往时代更
谢
谢
欣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