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伊朗和朝鲜核危机问题

伊朗和朝鲜核危机问题

伊朗和朝鲜核危机问题
近期朝鲜核问题的解决似乎出现转机,平壤展示出看似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前所未有的合作态度﹐让许多亚洲观察家们欢呼解决朝核问题的曙光已经出现﹐甚至有舆论声称伊朗的内贾德应该向金正日学习。

然而﹐朝鲜真的是伊朗学习的榜样吗﹖
朝鲜无核化渐露曙光﹖
三月十三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一行七人抵达平壤﹐开始对朝鲜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

这是自朝鲜二00三年一月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后国际原子能机构首次进入朝鲜。

而第六轮六方会谈在朝鲜金融问题上的一步一个脚印﹐不禁让人对朝鲜半岛无核化持有乐观态度。

纵观自去年十月朝鲜核试验以来的危机解决历程﹐可以看出﹐朝核危机的两个最关键当事国──美国和朝鲜﹐其态度都逐步由强硬转化为妥协﹐由正面对抗而转化为谈判合作﹐以至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由最初的山重水复而最终柳暗花明﹐充满了戏剧性﹐也极富启示意义。

朝鲜目前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压力。

而美国深陷伊拉克泥潭﹐在伊朗核问题上又难以突破﹐布什政府急于在所剩不多的任期内摆脱外交窘境。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傅梦孜说﹕"朝美妥协的背后是双方在朝核问题上都有取得突破的强烈愿望。

"
朝鲜的态度先后经历了对抗制裁﹑威胁进行二次核试验﹐到祗同意同美国直接谈判对话﹐然后到接受斡旋﹑同意参加六方会谈的转变。

而参加六方会谈以来﹐其最初的强硬态度也逐步软化﹐并以合作的态度作了诸多妥协﹐如最初将解除制裁作为谈判前提﹐随之转变为以美国解除金融制裁为谈判前提﹐接着又同意就解除金融制裁以及弃核进行谈判﹐然后又发展到愿意以弃核换取包括解除制裁﹑各国对朝援助以及美朝关系正常化等在内的回报﹐以及近来同意重启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

而纵观美国对危机的前后表现﹐也可以看出一贯主张对朝强硬的布什政府﹐在国内府院格局易势﹐国际上伊拉克战争渐成泥沼﹐而伊核朝核同时吃紧﹑东西夹击的复杂情势下﹐对朝政策也渐趋理性﹐态度也逐步软化﹐为危机解决也做出了一些策略性妥协﹐如最初是主张严厉制裁甚至发出武力恫吓﹐接着是同意安理会通过由中俄主导的适度制裁决议﹐由最初普遍怀疑六方会谈的可行性和成效﹐发展到同意参加六方会谈。

在六方会谈上﹐其态度也由最初的朝鲜弃核是前提﹐转变为可以就弃核条件进行谈判﹔由最初的坚决反对并回避美朝对谈﹐发展到"二.一三共同文件"签署后接连开展美朝对谈﹔由最初的朝鲜先弃核﹑美国后解除金融制裁﹐软化为朝鲜祗要不再进行新的核活动﹐而先期开展弃核准备﹐美国就可以解除对澳门汇业银行资金的冻结。

最关键的是﹐美方的最初谈判目标定位仅仅限于朝鲜不再进行二次核试验和放弃核计划﹐逐步积极提高到朝鲜半岛无核化和美朝关系正常化等深层次方面。

然而﹐尽管朝鲜六方会谈达成的共识正在得到逐步落实﹐但下一步的谈判和具体行动仍然面临难啃的硬骨头。

朝鲜如何进一步拿出弃核行动﹐特别是能否如愿关闭宁边核设施﹐无疑是下一轮会谈的焦点﹐也是美朝
关系正常化谈判和半岛无核化进程的关键所在。

而观察家们最担心的就是平壤所作出的诸多保证是否能够如期兑现。

伊朗该向朝鲜学习﹖
自从"二.一三共同文件"签署后﹐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朝核危机的解决应该成为伊核问题的借鉴。

国际问题专家纷纷表示﹐朝核协议的成功达成﹐为美国和伊朗双方的主谈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毕竟美国白宫发言人斯诺就明确表示﹐朝核协议可以作为一个样板。

而美国国务卿赖斯发表讲话时称﹕朝核协议是向伊朗发出信号﹐说明国际外交行动可以取得成果。

这位美国外交的现任掌门人声称﹕"为什么它不能视为给伊朗的信息﹐即国际社会能够集中力量﹐特别是地区周围受影响的国家一道工作﹐通过有力的外交行动﹐最终取得成果呢﹖"
面对行将爆炸的伊核火药桶﹐以最快的速度扑灭朝核危机迸发出的火苗﹐是布什政府目前所能作出的唯一明智的选择。

先对付可以对付的对手﹐并利用远交近攻﹐在外交环境上尽最大可能孤立伊朗﹐再以一个得到胡萝卜的榜样引诱伊朗让步。

倘若华盛顿的如意算盘打得响﹐那对世界未尝不是幸事。

然而﹐事情也许并不如人们想像的那么乐观。

考虑到"利比亚模式"﹑"以色列模式"对于始终保持强硬态度的伊朗已不具有借鉴意义﹐美国刚刚建立起来的"朝鲜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伊朗的榜样﹐始终让人怀疑。

首先﹐正如路透社的一篇报道所言﹐朝鲜是一个让美国人摸不透的国家﹐而且双方之间实在没有什么诚信可言。

对于目前刚刚达成的这笔交易﹐双方仍充满猜疑﹐互相盯着对方。

祗要一方有变﹐另一方必然有所反弹。

从冻结核设施初步协议到朝美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况且﹐从美国多数舆论可以看出﹐华盛顿对朝鲜仍然心存疑虑﹐担心它此番妥协不过是权宜之计﹐今后仍会不断抬高要价﹐制造新的借口和障碍。

在美国许多国会议员﹑国民甚至布什政府的要员眼里﹐早已形成了对朝鲜经济失策﹑饥民遍地的负面国际形象。

他们对朝鲜不守国际惯例和反复无常的国际行为十分反感。

他们认为﹐近年来平壤在仿造钞票﹑导弹试射﹑核武试验等事件上我行我素﹑冒险冲动和恫吓威胁﹐美国祗应加重对其制裁﹐更不可能答应朝鲜的要挟与核讹诈。

而从朝鲜方面来看﹐平壤力求拥有核武器的目的﹐是要对抗美国武力威胁﹐抬高国际地位﹐赢取各种利益﹐巩固金氏政权的统治地位。

虽然目前金正日在美﹑俄﹑中等大国之间进行纵横捭阖﹐玩弄权力游戏颇有成效﹐但在已经宣称自己跨入了核门槛之后﹐他是否真的愿意为了取得能源与轻水反应堆﹐而放弃这张好不容易到手的王牌﹐仍然让人怀疑。

况且现在也不能排除﹐朝鲜在要求美国停止制裁而得不到满足后﹐会再度悍然宣布核试﹐在发展核武路上越走越远。

因此﹐由于朝美两国内部都有各种阻力与变数﹐现在断定朝鲜核危机得以解决仍为时过早﹐更别提成为伊朗的榜样。

这也正如美国国务卿赖斯所说﹕"鸡蛋在孵化之前﹐是不能算成小鸡的"。

其次﹐从伊朗方面来看﹐无论是内贾德政府﹑伊朗普通民众还是伊斯兰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对美态度之强硬与朝鲜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于伊朗民众普遍认为和平利用核能是伊朗的国家权利﹐铀浓缩活动
也涉及民族自豪感问题﹐因此伊朗政府不会轻易让步。

此外﹐伊朗历史上曾有过受制于西方的屈辱经历﹐伊朗民众普遍对受到单方面施压比较反感。

因此﹐伊朗政府为了争取民意﹐一直坚持不会在威胁下屈服。

即使是在三月二十四日联合国安理会再次通过制裁伊朗的决议草案后﹐伊朗仍毫不示弱。

联合国安理会的十五个成员国当天一致通过了一七四七号决议。

要求对伊实行更严厉的制裁以迫使其放弃铀浓缩活动﹐重返谈判桌。

决议的主要方面包括禁止伊朗出口武器﹑将与核项目相关的人员或机构的资产冻结等等。

舆论普通认为﹐本次的新决议已经向伊朗传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如果伊朗每一次未在规定的最后期限内停止铀浓缩活动﹐都将面临更为严厉的制裁。

但就目前情况看来﹐伊朗并没有屈从的意向。

代替伊朗总统内贾德参加大会的伊朗外交部长穆塔基在投票结束后随即猛批制裁是"非法的﹑没有必要的和不正当的"﹐并且表示制裁不会有任何效果﹐伊朗无意停止铀浓缩项目。

穆塔基说﹕"国际社会必须清楚﹐即使是最严厉的政治和经济制裁或者其,他形式的威胁都不可能迫使伊朗放弃自己合法且合理的要求。

停止铀浓缩既不是一个选择﹐也不是一个解决方法。

"伊朗政府于二十五日也正式对新决议作出了反应﹐伊朗政府发言人伊尔哈姆宣布﹐为了回应联合国安理会就伊朗核问题通过新决议﹐伊朗政府决定部分中止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关系。

伊朗的强硬态度立即引起了美国的回应﹐美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尼古拉斯?伯恩斯表示﹕"这是国际社会对伊朗又一次表示谴责﹐而且也是又一次对其进一步施压。

如果伊朗不按照此决议行事﹐毫无疑问美国将会寻求第三次﹑更强硬的决议。

"
不过﹐内贾德和布什虽然表面上较劲得厉害﹐口水战也一直没停﹐但在实际行动上﹐双方也不至于过于偏激。

毕竟美国现在已深陷伊拉克泥潭﹐即使想要再开辟新战场也分身乏术。

而伊朗自二00三年开始和西方在伊核问题上进行外交博弈以来﹐太极拳耍得出神入化﹐内贾德"实质反对﹑表面周旋"的策略屡屡奏效﹐一次又一次地化解危机﹑成功拖延时间。

这次面对新一轮制裁恐怕也不会例外。

或许真的像某些评论家所言﹐朝鲜和伊朗已经达成了默契﹐你硬我软﹐你软我硬﹐于此起彼伏之间达到双剑合壁让美国疲于奔命的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