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传感器介绍、分类和应用

生物传感器介绍、分类和应用

感器时期
酶FET 酶光二极管
4
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史(2)
生物传感器发展的整体划分:
❖ 第一代生物传感器以将生物成分截留在膜上或结合在膜 上为基础,这类器件由透析器(膜)、反应器(膜)和电化学 转换器所组成,其实验设备相当简单。
❖ 第二代生物传感器是指将生物成分直接吸附或共价结合 在转换器的表面上,从而可略去非活性的基质膜。
压电晶体生物传感器
22
生物传感器的固定方法
固定化技术:把生物活性材料与载体固定化成 为生物敏感膜。
1. 物理方法:夹心法、吸附法、包埋法; 2. 化学方法: 共价连接法、交联法; 3. 近年来, 由于半导体生物传感器迅速发展,
因而又出现了采用集成电路工艺制膜技术。
23
夹心法
❖ 将生物活性材料封闭 在双层滤膜之间,形 象地称为夹心法。
❖ 此方法的特点是一般不产 生化学修饰,对生物分子 活性影响较小;缺点是分 子量大的底物在凝胶网格 内扩散较固难。
18
生物传感器的特点
1. 根据生物反应的奇异和多样性,从理论上讲可以制 造出测定所有生物物质的多种多样的生物传感器;
2. 这类生物传感器是在无试剂条件下工作的(缓冲液 除外),比各种传统的生物学和化学分析法操作简 便、快速、准确;
3. 可连续测量、联机操作、直接显示与读出测试结果。
19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 按分子识别元件分类 ❖ 按换能器分类
3
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史(1)
❖ 最先问世的生物传感器是酶电极, Clark和Lyons最先提出组成酶电极 的设想。
❖ 70年代中期,人们注意到酶电极的 寿命一般都比较短,提纯的酶价格也 较贵,而各种酶多数都来自微生物或 动植物组织,因此自然地就启发人们 研究酶电极的衍生型:微生物电极、 细胞器电极、动植物组织电极以及免 疫电极等新型生物传感器,使生物传 感器的类别大大增多;
20
按分子识别元件分类
微生物 传感器
固定化 微生物
酶传感器
固定化酶
分子识别 固定化免疫物质
元件
免疫传感器
固定化细胞器
生物组织切片
细胞器传感器
组织传感器
21
按器件分类
生物电极
电化学电极
介体
介体生物传感器
传递系统
热敏电阻
光生物传感器
光学换能器
半导体
换能器 换能器
半导体生物 传感器
压电晶体
热生物传感器
13
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 将化学变化转变成电信号(间接型) 2. 将热变化转换为电信号(间接型) 3. 将光效应转变为电信号(间接型) 4. 直按产生电信号方式(直接型)
被测 物质

化学物质

敏 物理

感 化学 (产生 光 )
膜 变化

电化学器件 热敏元件 光敏元件 声敏元件
电信号
14
将化学变化转变成电信号的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 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组成 ❖ 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
10
生物传感器基本构成示意图
敏感元件
+
酶、抗体、核酸、细胞等。
酶 (Enzyme)
DNA
转换器
电化学电极 光学检测元件 场效应晶体管 压电石英晶体
抗体(Antibody)
11
生物传感器的分子识别元件 (敏感元件)
❖ 进入本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离子 敏场效应晶体管的不断完善,于 1980年Caras和Janafa率先研制成 功可测定青霉素的酶FET。
年代
特点
研究内容
60 生物传感 器初期
酶电极
微生物传感器, 70 发展时期 免疫传感器,
细胞类脂质传 感器,组织传 感器,生物亲
和传感器
进入生物 80 电子学传
❖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操 作简单,不需要任何 化学处理,固定生物 量大,响应速度快, 重复性好。
24
吸附法
❖ 用非水溶性固相载体 物理吸附或离子结合, 使蛋白质分子固定化 的方法。
❖ 载体种类较多,如活 性炭、高岭土、硅胶、 玻璃、纤维素、离子 交换体等。
25
包埋法
❖ 把生物活性材料包埋并固 定在高分子聚合物三维空 间网状结构基质中。
分子识别元件
酶膜 全细胞膜 组织膜 细胞器膜 免疫功能膜
生物活性材料
各类酶类 细菌,真菌,动植物细胞 动植物组织切片 线粒体,叶绿体 抗体,抗原,酶标抗原等
12
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待测物质经扩散作用进入 固定生物膜敏感层,经分子 识别而发生生物学作用,产 生的信息如化学物质、光、 热、质量等被相应的信号转 换器变为可定量和处理的电/ 光信号,再经二次仪表放大 并输出,以电极测定其电流 值或电压值,从而换算出被 测物质的量或浓度。
15
将热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的生物传感器
热辐射 热传导
16
将光效应转变为电信号的生物传感器
被测物——

定 ——h——
化 酶
光 检 ——电信号 测 器
17
直按产生电信号方式的生物传感器
反应直接在电极表面上发生
例:Cass 等提出一种测定葡萄糖的传感器,是用二茂 络铁为电子传递体。
➢ G、GL代表葡萄糖和葡萄糖内脂,GODox和GODred为氧化型 和还原型的葡萄糖氧化酶,而Fecp2R和Fecp2R+则为还原型和氧 化型二茂络铁。 ➢ 葡萄糖被GOD氧化的同时,GOD被还原成GODred,氧化型 的电子传递体2Fecp2R+可将GODred再氧化成GODox, 2Fecp2R 在阳极上电化学氧化生成2Fecp2R+。
生 物 传 感 器介 绍、分类和应用
1
目录
❖ 11.1 简要介绍 ❖ 11.2 酶传感器 ❖ 11.3 微生物传感器 ❖ 11.4 免疫传感器 ❖ 11.5 半导体生物传感器 ❖ 11.6 生物传感器应用与未来 ❖ 本章小结
2
11.1 简要介绍
❖ 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史 ❖ 定义及说明 ❖ 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 生物传感器的固定方法 ❖ 生物传感器的特点
❖ 第三代生物传感器是把生物成分直接固定在电子元件上, 例如FET的栅极上,它可直接感知和放大界面物质的变化, 从而将生物识别和电信号处理集合在一起。这种放大器 可采用差分方式以消除干扰。
5
快速葡萄糖分析仪
6
7
血糖乳酸自动分析仪
8
生物传感器定义及说明
❖ 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活性物质选择性的识别和 测定实现测量,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为功 能识别物质(分子识别元件),由其对被测物 质进行特定识别;其二是电、光信号转换装置 (换能器),由其把被测物所产生的化学反应 转换成便于传输的电信号或光信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