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声的吸管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声,指的是人耳能够感觉到的声波。
物理学上所说的声,指的是在任何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扰动,是一种机械波。
这里所说的扰动是指在空气中、固体或液体的一个密度的或者是压力的或者是速度的变化,这个变化在这种弹性体里面会传播出去。
声音是通过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介质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的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
人耳能够感觉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赫兹~22千赫兹,人说话的声音频率范围是300赫兹~3400赫兹。
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发声的物品,下面介绍一个用生活中的物品来制作“哨子”的例子。
制作材料:塑料吸管(喝牛奶用的)7根、小剪刀1把、硬纸板、透明胶带、软纸制作方法:①用小剪刀把一根塑料吸管的两端剪成平口。
②使吸管竖直,用一个手指堵住吸管的下端口,用嘴吹吸管的上端口,就会听到吸管发出的声音。
③改变吸管的长度,听到的声音也会不同。
④把7根不同长度的吸管按由长到短的顺序并排在一起,并使吸管的一端对齐,再用透明胶带把并排的吸管粘贴在硬纸板上,用软纸堵住吸管没有对齐的一端。
(如图1.1所示)图1.1⑤吸管对齐的一端朝上,用嘴吹吸管对齐的一端,并使吸管左右移动,就会听到不断变化的声音。
2、红水柱上升演示液体蒸发致冷液体蒸发是吸收周围热量,温度降低使气体收缩,气体的体积就会变小,橡皮管内就会有液体上升。
(如图2.1所示)制作方法:①如图2.1所示,将一根细玻璃管(直径4—6mm,长约30cm)的一端套上2cm长的橡皮管后插进废灯泡的尾端,将灯泡密封;②把灯泡倒置,使细玻璃管的开口端的橡皮管插入盛红色水的杯子里。
图2.1红水柱上升法演示液体蒸发致冷装置的使用方法:用酒精棉球擦拭灯泡表面,可看到杯子里的红色水沿细玻璃管上升,说明酒精蒸发时使灯泡里面的空气温度降低,气压减小。
在玻璃管背面衬以白纸,能增加可见度。
3、小孔成像制作方法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重要例证之一,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这样的现象就叫小孔成像。
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屏幕上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反映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材料:胶合板、铁皮饮料盒、直径1mm铜丝、输液器包装袋、螺钉、胶水、胶带等。
结构:如图3.1所示。
图3.1制作方法:①外筒和内筒按图1中所示尺寸将5mm厚胶合板裁好,用胶水粘牢,内壁用墨水涂黑。
前端盖中心裁出直径1.5cm圆孔透光,后端盖中心裁出直径3cm圆孔作观测窗。
②光屏将一次性输液器包装袋无字的部分用胶带粘在内筒前端并要绷紧。
③像距标尺取长30cm宽1cm的白纸条,自右向左依次划上0、1、2、到30cm 的刻线,贴在内筒的左外侧。
④光阑将铁皮饮料盒展开,裁成Ф12cm的圆片,在其边缘焊上直径1mm铜丝以增加强度。
在距中心2cm和5cm的同心圆对边分别扎上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小孔,孔径在0.1cm至1cm之间,最后用自攻螺钉固定在外筒前端的盖上。
使用方法:将演示器的前端对准要成像的物体,左手转动光阑选择适当的小孔,右手推拉内筒调节像距,通过观测窗观察光屏上成的像。
4、光与人的视觉物理小实验制作及操作制作方法:①找一个大小约30×20×15厘米3的硬纸盒。
②在盒内的底面粘上一些小物体,并装一个1.5伏的小灯泡的导线通过小孔引出盒外,准备接电源。
③盖好盒盖,密封。
用剃刀片在盒的前壁按照图3中的虚线刻出刀口,每边长4厘米,形成一小窗扇。
为使刀刻处不漏光,在小窗扇上再贴一张5×6厘米2纸片,遮住窗口。
图4.1④盒的右壁开一个直径1.5厘米的观察孔。
装置如图4.1所示。
使用方法:①关闭小窗口,从观察孔观察,什么也看不见。
②打开小窗,使其朝向光亮处,从观察孔可以看到物体和小灯泡,说明物体反射光线后才被看见的。
③盖好窗口,用一节干电池给小灯泡供电,从观察孔可看到小灯泡、物体。
小灯泡是发光体,能被人看见。
物体受到小灯泡光照后反射了光,所以也能被看见。
5、有趣的物理小实验镜子分“蛋糕”如何把一块“蛋糕”变成一个完整的“蛋糕”?如何把这个“蛋糕”分成不同的份数?实验材料:镜子两面、彩纸、彩笔制作方法:①在彩纸上画一些扇形的图案当作蛋糕。
(如图5.1所示)图5.1②把两个镜子的一边贴紧,镜面相对,立在画好的图案上(如图5.2所示)通过调节两面镜子之间的夹角,改变“蛋糕”的份数。
图5.26、自制彩色陀螺学习了光的色散,知道了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这三种色光按照任意比例混合,可以合成其他色光,现在就制作一个彩色陀螺来验证一下。
制作材料:三个硬纸板、彩笔、小刀、陀螺制作方法:①将三个硬纸板裁剪成大小相同的三个圆盘,在三个圆盘上分别涂满红、绿、蓝三种颜色;②在三个圆盘上沿半径方向切开一个槽,将三个圆盘沿着槽口交错地插在一起;(如图6.1所示)③将组装好的圆盘套在陀螺上,露出红、绿、蓝三个扇形面积;④改变三个扇形面积的大小,使多次陀螺高速旋转,可以看到多种颜色。
红图6.17、自制万花筒可以说是简陋的万花筒,却曾经是所有孩子们最爱的玩具。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只万花筒足以迷住一个孩子好奇的心!所以下面要跟喜欢万花筒的小朋友们分享一个简易版万花筒的制作教程,喜欢就看过来吧。
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卷纸筒(保鲜膜筒)、3片三棱镜镜片、2片透明玻璃圆片(一大一小)、磨砂玻璃圆片、2条黑胶带、泡沫条、塑料珠片、塑料目镜、塑料物镜、厚纸条。
制作方法:一、将3片三棱镜镜片整齐排列在黑胶带上,并留约2mm的间距,折起来组合成三棱镜。
①现将3片玻璃片排列在胶带上,间距为2mm,然后撕去塑料保护膜;(如图7.1所示)②将镜片按照一片压一片方式组合成三棱镜。
注意不要弄脏内镜片。
(如图7.2所示)图7.1图7.2二、将镜筒与物镜组合,放入磨砂玻璃圆片,再放入塑料珠片,将大的透明玻璃圆片盖在上面,并用厚纸条固定。
①安装套筒上的堵头,将套筒与镜筒组合;(如图7.3所示)图7.3②将大号透明圆形玻璃片放入旋转套筒,将厚纸片卷成圆形后,放入套筒内,位于玻璃片上方。
(如图7.4所示)图7.4三、将目镜与纸筒组装,在纸筒内放入小的透明玻璃圆片。
将组装好的三棱镜缠上泡沫条,放入卷纸筒。
①将各种颜色的珠片放入套筒内,将磨砂玻璃片放入套筒内,安装套筒底圈;(如图7.5所示)图7.5②将三棱镜用泡沫条缠好后,放入长筒内。
(如图7.6所示)图7.6四、将镜筒与纸筒组合,最后就得到万花筒。
(如图7.7所示)图7.78、自制手机投影仪想在家享受在电影院看大片的感觉,那就一起来学着自己动手制作简易投影仪吧。
制作材料:两个鞋盒或其他包装纸盒、一个较小的放大镜、回形针、智能手机、小刀、胶带、黑色烤漆(可选)等材料。
制作方法:①找出鞋盒的中心,将放大镜放在中间位置,用笔沿着放大镜周围画线,然后用小刀将画出的部分切孔出来;②用胶带将放大镜固定在切出的孔的位置,确保放大镜与鞋盒之间不漏光;(如图8.1所示)图8.1③根据手机的机身尺寸,用小鞋盒的盒身制作手机托架,将盒盖放在下面作为调节焦距的托板,把托架前头固定在托板上;(如图8.2所示)图8.2④调好手机音量,将手机正放装入托架;⑤在暗室内,调试焦距,投影在墙上。
(如图8.3所示)图8.39、自制水蜡烛水又不可燃,怎么做水蜡烛呢?制作材料:1个2000ml汽水瓶、1个圆柱形玻璃罐、1根与玻璃罐差不多长的蜡烛制作方法:①裁切汽水瓶,割出一块大小适当的塑料片,可以再进一步裁切成跟玻璃罐开口同样的大小;②在圆形塑料片中央开一个洞,把蜡烛去蜡留芯。
把蜡烛的烛芯塞进塑料片里头,小心别拉断;③用水把玻璃罐装到八分满,最上层倒入一点植物油。
(如图9.1所示)图9.1④把穿过塑料片的烛芯浮在玻璃罐上方,留下一点点烛头;(如图9.2所示)图9.2⑤点火,水蜡烛完成。
10、气球喷气玩具车利用吹大的气球会向开口喷气的原理,让气体从一根管子中喷出,在反作用力的推动下带动玩具车行驶。
(如图10.1所示)图10.1制作材料:废旧玩具汽车的四个轮子(要带轴,如果没有可以自己想办法动手制作,比如用瓶盖和笔芯、笔管等材料),一次性筷子一根,废旧圆珠笔管一支,502胶水,气球。
制作方法:①把一次性筷子固定在两个轮子的轴中间;②把圆珠笔下半段(就是露出笔尖的那部分)用胶水粘在一次性筷子上,最好在笔管和筷子之间加一小块垫子;③把气球充气后,装到笔管上,松开手后汽车就自动开走了。
11、神奇的爬坡转体滚动体从斜槽的底端滚向高端的过程中,它的轴是逐渐降低的。
滚动体的重心在它的轴上。
所以,滚动体还是由高处滚向了低处。
(如图11.1所示)图11.1制作材料:毛算盘、棉签、2块长条硬纸板制作方法:①取一个废的毛算盘的算盘珠,将棉签去掉棉,穿入算盘珠,组成一个转动体;②将长条硬纸板折剪成完全相同的两块直角梯形,梯形的斜边坡度不能太大,组成一个斜槽。
使用方法:将滚动体放到斜槽底端,滚动体自动滚上斜槽的高处。
12、立人式惯性演示车惯性是物理的一大属性,表示物理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与力没有关系。
立人式惯性演示车可以演示启动、加速、刹车、减速时,车内人的倾倒方向。
(如图12.1所示)图12.1制作方法:①用铁片做成一对高4cm,宽2.5cm的支架,上部打上轴孔,下面弯成直角,打上孔,用木螺钉固定在运动小车的上面。
②用三合板做成一个站立的高约15cm的小人,小人的脚部粘上一个配重(螺母、铁块等均可)。
用铁钉做转轴,铁钉穿过小人腿部和两支架的轴孔内,如图12.1所示。
要求小人在支架上转动灵活。
配重只要能使小人在静止时竖直站立即可。
使用方法:把带立人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手快速拉动小车,可以看到小人朝向与运动相反的方向倾倒。
说明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把小车匀速扭动起来,前面置一障碍物,小车遇障碍物突然停止,可以看到小人朝向运动的方向倾倒。
说明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13、翻筋斗的小人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通过物体受力状态判断。
二力平衡是指物体受到两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翻筋斗的小人演示了在物体受力平衡时,将保持运动状态不改变。
(如图13.1所示)图13.1制作方法:①取两根长28cm的粗铁丝,弯成如图13.1所示的形状,端都锉尖,固定在15×10×0.5cm3的底板上。
两者相距5cm。
②用刨平的木板按照图片的样式,锯一个人的体形,边缘用木锉锉光,在其重心处,穿一长7cm的铁丝。
将穿有木人的铁丝放在铁丝架上(木人翻动时不能接触底板)使用方法:用手轻轻拨动木人的一端,木人即来回翻动久久不息。
14、玩具气垫船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降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隔开两个物体使不接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