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影响报告表大气评价规范指引

环境影响报告表大气评价规范指引

环境影响报告表大气评价规范指引
1. 先根据初步工程分析结果,进行评价等级计算(根据导则规范,报告表项目在大气评价等级判定时,不需考虑地形参数)。

评价等级为一级的,按照报告书的要求进行专项评价。

2.评价等级为二级、三级的项目。

按照报告表的固定格式进行大气影响评价,其中二级评价重点开展相应的污染源调查、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开展必要的补充监测、敏感点调查等工作。

(对于现状不达标区,建议结合污染物排放倍量削减综合论证环境改善。

小编补注)
(1)在合适的地方给出评价等级判定内容,包括估算模型计算参数和判定依据。

对于二级评价项目,应给出评价范围,同时给出评价范围内的主要敏感目标分布。

(2)环境质量现状:收集环境监测部门公开发布的环境质量报告或环境质量公报的结论及统计结果,明确是否属于达标区。

三级评价只给出达标区判定结果;二级评价应给出最近一年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及日均浓度统计结果,涉及项目排放其他污染物并且经估算贡献浓度占标率>1%的,应收集符合要求的监测数据或开展补充监测。

(3)污染源调查。

按照导则要求进行污染源调查结果,并列表给出。

(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二级项目需参照排污许可及导则附录要求,进行污染物排放量核算,给出排放量核算表。

(5)位于不达标区的三级评价项目,可直接给出环境影响可以接受的结论。

位于不达标区的二级评价项目,建议结合总量削减和区域污染源替代方案,综合论证环境影响可接受的结论。

(6)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二级和三级项目均不需在本次项目评价中进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核算。

(7)自查表。

二级评价应提供附录 E 自查表,三级项目可不提供自查表。

3. 环境影响分析。

按照现有情况去做,主要考虑污染防治设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