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托福口语Task 4真题要点解析

新托福口语Task 4真题要点解析

新托福口语Task 4真题要点解析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王静自从ETS官方颁布了新托福IBT考试以来,不少考生都为之深感头痛,尤其是对于口语单科。

究其原因不止在于其机考的考试形式,更在于口语考试中6个任务的多科目结合----即考察口语的同时,也同样考察阅读和听力能力。

尤其在新托福口语的Task 4中,虽说是一道口语题目,实际上则为读、听、说三门能力的综合考察。

那么如何能在新托福口语的Task 4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呢?我们今天将就此部分进行深入解析。

一、正确认识Task 4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考生如果想要在Task 4中旗开得胜,首要的事情莫过于对考题100%的熟悉度。

当然此熟悉并非是对当次考试所出真题的熟悉,而是对于整个Task 4考试内容和形式的熟悉。

l 考试形式不同于Task 1和Task 2两个独立的口语话题,从Task 3开始的后面4个任务中,新托福口语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口语能力,尤其是在Task 3和Task 4中,考生需要先阅读一篇文章,接下来会听到一篇关于阅读的听力,在短暂的准备时间后,考生需将阅读及听力内容总结复述出来。

这样的一种考试形式,对考生的要求是极高的。

考生除了要有熟练的口语能力,也必须具备较高的听力及阅读能力。

l 主要语境新托福口语的Task 4是一道学术类题目,因此,在此任务中,考生会接触到的语境也都会偏于学术化,语境大多来自于以下领域:√ 社会科学√ 物理科学√ 生命科学√ 人文艺术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有些领域的内容可能会偏专业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考生的口语分数。

对于一个学术类语境的高熟悉度,可以让考生提前预测听力的谈论方向,对考生备考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考生可在业余时间多去接触一些四大领域的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l 阅读内容在Task 4的阅读部分,考生将会读到有关上述四大领域的一段学术文章,此文章的长度将会在75-100字左右,通常是对于某个学术概念的大致介绍,提供足够的信息,为考生接下来听到的听力部分做好相应的准备。

l 听力内容阅读结束后,电脑屏幕上的文章将会消失,继而代替的是一幅某位教授在讲课的课堂画面,随后考生将会听到关于阅读的一段讲座。

在此讲座中,教授通常会用具体的例证来解释之前的学术文章。

讲座的时长通常为60-90秒。

l 问题形式在听力结束后,屏幕会显示考生针对Task 4需要满足的任务要求。

通常情况下,题目会要求考生对阅读和听力中出现的学术概念及例证进行总结,常见要求如下:√ Using the example discussed by the professor,explain what cognitive dissonance is and how people often deal with it√ Explain how the examples of tying shoes and learning to type demonstrate the principle of audience effects.考生只有在充分了解了Task 4的考察内容之后,才能做到临阵不乱,可以踏踏实实的面对会遇到的各种话题。

二、不可忽视的阅读在了解了Task 4的考试流程之后,考生想要在此任务中拿高分,也必须要清楚此任务中听、读部分的解题技巧。

在Task 4超过半数的题目要求中,是没有要求考生去总结阅读内容的,因此很多考生都会草草的扫一眼阅读之后就置之不理了。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做法,因为存在即合理,考官不会无缘无故的摆一篇无用的阅读在听力之前给考生浪费时间用的。

就如上文所言,阅读通常是为听力做铺垫。

那么,在阅读中,考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l 正确把握学术概念上文有提到,Task 4的阅读中,会对一个学术概念进行定义及大致的介绍,尽管大多数的题目中没有要求考生总结阅读,但是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的专家还是建议考生尽可能的去用一句话把文中提到的学术概念总结出来,让整个回答中的主题更加明确。

此概念一般都和阅读的标题相关。

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的专家在总结真题后发现,阅读中的概念与标题的关系可分为两类----概念与标题相同或概念是标题的下级分类。

1. 概念与标题相同通常在阅读此类文章时考生会比较轻松,因为学术概念的定义一般会存在于文章的前两句中,考生在阅读时可以一目了然。

如下例:Cognitive dissonanceIndividuals sometimes experience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ir actions and their beliefs---between what they are doing and what they believe they should be doing. These contradictions can cause a kind of mental discomfort known as cognitive dissonance.People experiencing cognitive dissonance often do not want to change the way they are acting,so they resolve the contradictory situation in another way. They change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the situation in a way that minimiz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what they are doing and what they believe should be doing.这篇小文章的标题为cognitive dissonance,而在文章的第二句的黑体部分,刚好就是和文章标题呼应的概念中心词。

因此,考生在总结这种类型的阅读时,会比较得心应手,在开篇的时候就能够找到学术概念的定义,对考生的心里来讲也是一剂“强心针”,比较容易找到,考生也会觉得比较有信心。

因此,这类小文章在读的时候一般不会有特别大的问题。

2. 概念是标题的下级分类然而在这一种文章中,如果考生一味的认为标题即为概念的话,那么考生出现失误的情况就会比较大。

通常在这种文章中,前半部分都是对于标题的相关解释,考生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看不到其明显的定义的。

而在后半部分,尤其是后两句中,文章中会给出一个关于标题的例子,通常这个例子会是标题概念的下级分类,同时给出的,还有此次概念的定义。

如:Social interactionPeople deal with each other everyday. This interaction is at the heart of social life. The study of social interaction is concerned with the influence people have over one another’s behavior. People take each other into account in their daily behavior and in fac t,the very presence of others can affect behavior. For example,one principle of social interaction,audience effects,suggests that individuals’ work is affected by their knowledge that they are visible to others,that the presence of others tends to alter the way people behave or perform an activity.Explain how the examples of tying shoes and learning to type demonstrate the principle of audience effects.在以上的这篇例文中,标题所给出的social interaction在前半部分并未出现明显的定义,只是阐述了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因此,考生如果不熟悉这类文章出题方式的话,就会有些疑问,有些考生为了尽快完成阅读内容,也会非常牵强的找出标题所在句,直接把标题所在句当作是概念,这种做法无疑是错误的。

在这种情况下,考生需要静下心来,平心静气的继续向后阅读,那么考生就会发现,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出题者用for example引出了social interaction的一个原则---- audience effects,即标题概念的一个下级分类。

而在这个下级分类所在的句子中,也能明显的找到对于其的定义,如斜体部分标注。

在此话题的问题中我们不难看出,题目要求考生总结的是audience effects的概念而非social effects。

由此可见,考生在阅读小文章时,一定要先宏观的把握一下文章的内容方向。

l 精确总结概念定义在清楚的知道了学术概念所处的位置之后,考生就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将学术概念的定义总结出来。

我们上文有提到,通常和学术概念相关的内容会处于两句话中。

由于时间的限制,考生是无法将两句话完整的抄下来的。

即便能够完整的摘抄下来,如果在回答中阅读部分占用过长的时间,这就意味着考生用于总结听力的时间缩短。

因此,笔者建议考生用一句话总结阅读内容。

通常我们定义一个学术概念的时候,都会用到一个主+系+表的结构,即A is B。

因此,考生在总结文章中的学术概念时,需要把概念提出来,如上文提到的第一篇阅读中的cognitive dissonance。

托福口语考试在很大程度上是有规律可循的,而这个规律在口语的文章中体现在,学术概念通常情况下会有一个同位语。

在这篇文章中,cognitive dissonance的同位语为a kind of mental discomfort。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同位语出现的时候通常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路标词,在此篇文章中体现出来的是known as。

因此,学术概念的基本定义则为:Cognitive dissonance is a kind of mental discomfort. 之所以称之为“基本定义”是因为,考生不难发现,这个定义出自文章的第二句话的主旨,如果整个定义停在了这里,会给人以定义模糊的感觉。

之前笔者有提到,一般情况下,学术概念的定义是需要从两句话中提取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