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查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方法》

定距变量:如,温度计刻度 定比变量:如,工资奖金,利润
相关关系(因果关系 相关关系)
四、命题与假设
(一)命题 1 .定义:调查研究的结论是由一些观点或概念组成,


也就是一个一个的命题,逻辑上就是判断 2.重要性: A. 调查研究出发点,调查研究方向 B. 收集资料范围,收集资料方法 C. 调查研究的主要观点或概念
(三)问卷 的主题内容
1、关于事实方面 被调查者个人背景资料 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 家庭人口、 收入 2、关于态度、观念、志趣方面 例:对当前的社会改革持什么态度?
3、关于行为方面
例:你下岗前从事的职业是什么?
4、原因或理由方面
例:下岗后你有何打算?你认为谁应该 为职工下岗负责? 5、环境方面
二、社会调查形究的类型
(一)按调查研究目的分类:
描述性研究:了解某一事物或某一问题的全貌发生、发展过程为 目的调查研究,是按照客观的面貌进行调查的一种类型。解决的 问题是了解社会现象实际是什么样的。 例:行业调查,民意测验,某新产品开发的调查, 电视节目收视调查 解释性研究:探讨社会现状之间的逻辑关系,不仅要了 解社会现 象的基本情况,还要分析为什么,即对社会现象原因的研究 例:提高产品销量的政策制定
开放式、封闭式回答的比较:
例1:你喜欢哪一方面的书籍? • 政治理论 •其他 例2:你对职工下岗有何评价? • 可以理解 • 其他 • 不能接受 • 没看法 • 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
封闭式回答的类型
1、定类问题的答案设计 定类是指对问题答案性质差别所做的分类处理。 例1:你喜欢如何度过闲遐时间?
二、问卷的总框架
调查主题
方面I 问题abcd
方面II 问题abcd
方面III 问题abcd
基本情况 情况1234
三、问卷语句的设计
1、直接提问 例:你毕业后希望干什么? 2、间接提问 例:你认为单位的奖金分 配制度如 何? 3、假设提问 例:你自由选择,你喜欢哪种性格 的领导?
四、问卷答案设计
3、社会组织
定义:执行特定的社会功能为目标,以业缘
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
特征:
正式的目标 正式的规章制度 组织的正式机构 组织正式的管理手段 组织的正式成员
4、阶级、阶层 5、民族 6、社区
定义:由居住在同一地域的人们结合
的社 会共同体
构成要素:
以一定方式组织起来,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 地域要素 生活服务设施 管理要素
总体单位数÷样本总数=间隔距离数
例:110户农民中,用等距抽样的方法抽出10%的 农户进行家庭调查。( 110 ÷11 =10 1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不能除尽的处理方法:
a 大样本(30个以上),最后一组可忽略不计 b 调整样本容量,增减样本单位数,使之除尽 c 总体单位按编号排成园圈,随机抽取样本c
定义:指一社会现象包含有一个以上的变量值的概念。也就是说概念具有变
量和变量值 分类 1、 自变量:如,“性别”“工龄”等 因变量:如,工作效率 中间变量:如,学习成绩下降 2、 定类变量:如,性别分为男、女
定序变量:如,将教育水平分为初中、高中、 中 专、大专、 本 科、硕士研 究生、博士研究生等
缺点:不能提供说明某个局部情
况资料。
(3)、分类
简单随机抽样 :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
不加任何分类、划分、排序
等先行工作,直接地抽取调查样本。
例:商店有奖销售
系统抽样:
(1)定义:总体的所有单位按一定标志
编号, 然后按规定的间隔距离,每隔若 干单位顺序抽取每个样本单位组成样本。
(2)抽样距离的确定
(1)特点 a、选样调查
c、解剖麻雀
b、小型调查 d、定性分析
(2)选典型单位应注意:
a、对所要调查的对象有一个概略的全面的 了解分析,避免盲目性和主观性 b、要根据调查目的选择典型单位 c 、要根据调查对象本身特点选择典型单 位,使典型具有客观代表性 d 、要根据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多少、差 异大小选择典型单位 e 、要根据需要及时更换典型单位
调查研究的方法
(讲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社会调查研究基本原理 二、社会调查形究的类型
三、社会调查研究的程序
四、调查报告的撰写
一、社会调查研究基本原理
1. 2. 3. 4. 5. 6.
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 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 概念与变量 命题与假设 操作化 信度和效度
研究对象:
(1)个人社会化 个人生存学习扮演角色社会化 (2)个人社会功能实现三个内容:
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特点:a、重点调查方法多样化 b、重点单位不是代表单位 c、耗人力物力少
2、典型调查
它是根据调查目的,在对调查对象作 全面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比较,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其有代表性的单位或 个人作为典型,进行系统、细致地调查,探索其内在规 律性,然后以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的调查结果推论全 面情况
社会调查研究的准备阶段 调查方案的设计 实地调查 资料的审核与校正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的运用和检验
(一)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1. 全面调查
2. 重点调查
3. 典型调查
4. 抽样调查
5. 个案调查
全面调查
一次性普查 经常性调查 专门调查 重点调查
调 查 研

非全面调查
典型调查
个案调查步骤:第一,立案
第二,资料的收集 第三,判断 第四,建议
三、各种调查对比表
是否对总 体进行定 性判断 是否对总体 进行定量判 断 对调查研究 对象是否深 入全面 不深入仅限 于最基本特 征 深入细致 调查所需 人力、物 力、时间 方法组 织 高度统 一组织 严密 多样化 适用 国情国 力 深入研 究某一 专题 国情 国力 人口、 农产品 等 社会调 查
(2)典型单位的分类
按调查对象工作好坏分: 先进 一般 后进 按调查项目范围分: 全面性 特殊性 (3)优点:a、调查范围小,单位少,便于
获得比较广泛,比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b、便于调查与研究结合,揭示本 质及规律,便于节省费用。
缺点:a、调查对象是极少的,典型选
择主观随意性,用其调查结果 推断总体科学依据不足,无法 控制调查误差范围;
A.使个人懂得并掌握一定生活技能 B.使个人懂得并遵从一定社会规范 C.使个人懂得并扮演一定社会角色
1、 社会中的个人
(3)影响个人社会化的因素
社会 文化 氛围 学校 家庭 传播媒介 同辈同群人 职业单位
(4 )个人社会化和社会角色的获得
2、社会群体
(1)定义:指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关系所结成的 有共同交往的人类社会活动单位 (2)群体构成四个要素: 1. 群体内部共同活动 2. 群体内部共同评价与情感 3. 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 4. 时间的持续 (3)群体分类:家庭 邻里 非正式群体
预测性研究:对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做 出推断和估计,了解事物的过去,现在,预 测未来 1、连带预测: 例:摩托车 摩托车头盔 皮鞋多 布鞋少 2、弊端预测: 例:化学药物弊端 看好中药的前景 电话细菌感染 杀菌药剂
(二)按时序分Leabharlann : 1.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调查 研究或在一段较短时间内 例:人口普查 民意测验 2、纵向研究:指在某一段较长时间内的社会 现象历史 演化的研究 (1)趋势研究 例:发展规划制定前调查研究 (2)同期群研究 例:青年大学生不同时期 思想状况 的研究 (3)追踪研究 例:学校对毕业生上岗后情况追踪研 究
一、问卷的基本结构
(一)、调查问卷的题目
例: “机关工作人员闲遐时间调查问卷”
“农村劳动力调查问卷” “宁波电大调查问卷”
“1996年调查问卷”
(二)、调查与填表说明信
调查说明信的内容: 1、调查者自我介绍、身份、调查研究单 位名称 2、调查目的及重要性 3、解除被调查者的思想顾虑 4、对给予合作,表示谢意 注:说明信文字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四)、按调查对象多少划分
全面调查:研究对象全体所逐个调查,无一遗
漏 抽样调查:选出代表,随机抽样,推断总体 个案调查:全部范围个别对象,总体定性

三、概念与变量
(一)概念
具体概念
例:市场经济
抽象概念
例:社会改革
抽象具体概念 例:居民生活状况
(二)变量

(三)、按调查研究的性质划分 为
1.定性研究:对某一社会现象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经 验材料为依据,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 析等方法,对某种事物进行研究的一种类型。 例:大学生就业择业政策“自主择业,不包分配” 2.定量研究: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数量特征、 数量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数量变化进行研究 例:人有男女之分,高矮之别,长幼之序
3.分类:
A. 单变量命题:如,城市交通拥挤、毕业
分配问题 B. 双变量命题:如,企业管理不善,影响 职工积极性发挥 C. 多变量命题:如,高校德育教育问题
(二)假设
定义:是指未经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的命题 例:学校发展规划
五.操作化
1、含义:操作化是指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将抽 象的概念和命题分解为
可测量的指标与可被实际调查资料检验命题的过程。
全面调查
可以
可以
最多
典型调查
可以
可以但不准 确
相对节省
重点调查
可以
可以
不深入 不深入,只 能研究主要 特征
节省
简单
抽样调查
可以
可以
较多
科学 严密 多样化
个案调查
不全可以
不可以
最深入 细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