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会计计算题

管理会计计算题

四、计算分析题1.已知:某企业的甲产品1~8月份的产量及总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1.解:高点(2100,80000),低点(1000,62000) b= (80000-62000)/(2100-1000)=16.36364 a=62000-16.36364×1000=45636.36 y=45636.36+16.36364x2.某企业200X 年1~5月份的某项混合成本与有关产量的历史资料如下表:要求:利用高低点法建立相应的成本模型 2. 解:b=(1000-600)/(18-10)=50(元/件)a=1000-50×18=100(元)或a=600-50×10=100(元)成本模型为:y=100+50x3.某企业本期有关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4 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4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1 000元。

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生产量1 000件,销售量600件,单位售价40元。

要求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5)说明两法产生营业利润差额的原因。

3.解:(1)变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10+5+7=22完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22+4 000÷1 000=26(2)变动成本法期间成本=4 000+1 000+600×4=7 400完全成本法期间成本=1 000+600×4=3 400(3)变动成本法销货成本=22×600=13 200完全成本法销货成本=26×600=15 600(4)变动成本法营业利润=40×600-(22+4)×600-(4 000+1 000)=3 400完全成本法营业利润=40×600-26×600-3 400=5 000(5)因为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多吸收固定性制造费用1600元[400×(4000/1000)],而期初存货成本为零,因此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比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多1600元。

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03年、2004年的生产量分别为34000件和28000件,销售量分别为28000件和32000件,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每单位产品的售价为2.5元。

生产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为0.6元(其中包括直接材料0.26元,直接人工0.3元,变动性制造费用0.0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每年的发生额为30000元。

销售与行政管理费:变动性费用为销售收入的5%;固定性费用的发生额为13000元。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2003年和2004年的营业利润。

(2)具体说明2004年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

4.解:损益表(完全成本法)损益表(变动成本法)(2)2004年采用完全成本计算的营业利润比采用变动成本法少3151.26元,是因为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有2142.86元的固定成本随同期末存货结转到下一个会计期间,同时本年又吸收了2003年末存货带来的固定成本5294.12元,两个因素抵消后。

使年末营业利润减少了3151.26元。

5.某公司只销售一种产品,2003年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件,变动成本总额为63000元,共获税前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于2004年维持销售单价不变,变动成本率仍维持2003年的30%。

要求:(1)计算该产品的销售单价;(2)计算该公司2003年的销售量和固定成本;(3)预测2004年的保本额;(4)若目标利润为98500元,预测实现目标利润时的销售量;(5)若2004年的计划销售量比2003年提高8%,预测安全边际额。

5.解:(1)单价=15/30%=50(元)(2)销售量=63000/15=4200固定成本=(50-15)×4200-18000=129000(元)(3)2004年的保本额=129000/70%≈184285.71(元)(4)保利量=(129000+98500)/35=6500(件)(5)安全边际额=50×4200×(1+8%)-184285.71=42514.29(元)6.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已知本企业销售量为20000件,固定成本为25000元,利润为10000元,预计下一年销售量为25000件。

要求:预计下期利润额。

6.解:经营杠杆系数=(25000+10000)/10000=3.5产销量变动率=(25000-20000)/20000×100%=25%预测利润额=10000×(1+25%×3.5)=18750(元)7.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200元,单位变动成本150 元,固定成本400000元,2003年企业的销售量为10000件。

企业按同行业先进的资金利润率预测2004年企业的目标利润基数,同行业先进的资金利润率为20%,预计企业资金占用额为600000元。

要求:(1)测算企业的目标利润基数;(2)测算保利量;(3)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测算企业为实现目标利润的单位变动成本降低额;(4)如果该企业2004年的预计销售量可以达到保利量,测算该企业的安全边际量和安全边际率。

7.解:(1)目标利润基数=20%×600000=120000(元)(2)保利量=(400000+120000)/(200-150) =10400(件)(3)实现目标利润的单位变动成本=200-(400000+120000)/10000=148(元)单位变动成本降低额=150-148=2(元)(4)保本量=400000/(200-150)=8000(件)安全边际量=10400-8000=2400(件)安全边际率=2400/10400×100%≈23.08%8.某公司只销售一种产品,2003年单位变动成本10元,单价18元,销售10 000件,共获税前利润40 000元。

该公司计划于2004年维持售价和成本水平不变。

要求:(1)预测2004年的保本销售量。

(2)若公司计划2004年税前利润比2003年增加20%,则公司2004年的销售量至少应达到多少件?8.解:(1)固定成本=(18-10)×10 000-40 000=40 000(元)保本量=40 000/(18-10)=5 000(件)(2)目标利润=40 000×(1+20%)=48 000(元)保利量=(48 000+40 000)/(18-10)=11 000(件)9.某厂生产甲产品,产品单价为10元/件,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4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为6000元,全部是固定性的,存货按先进先出发计价,最近三年的产销量资料如下表:要求:(1)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2)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3)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期初存货成本;(4)用差额简算法计算各年营业利润。

9.解:(1)三年变动成本法单位成本分别为8元,7元,10元.;三年完全成本法单位成本分别为4元,4元,4元.;(2)三年变动成本法期末存货成本分别为0元,8000元,0元;三年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成本分别为0元,14000元,0元;(3)三年变动成本法期初存货成本分别为0元,0元,8000元;三年完全成本法期初存货成本分别为0元,0元,14000元;(4)三年变动成本法营业利润分别为6000元,6000元,6000元;三年完全成本法营业利润分别为6000元,12000元,0元。

10.某企业可生产半成品5000件,如果直接出售,单价为20元,其单位成本资料如下:单位材料为8元,单位工资为4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3元,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元,合计为17元。

现该企业还可以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对半成品继续加工后再出售,这样单价可以提高到27元,但生产一件产成品,每件需追加工资3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元、分配固定性制造费用1.5元。

要求就以下不相关情况,利用差别损益分析法进行决策:(1)若该企业的剩余生产能力足以将半成品全部加工为产成品;如果半成品直接出售,剩余生产能力可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获得贡献边际1000元;(2)若该企业要将半成品全部加工为产成品,需租入一台设备,年租金为25000元;(3)若半成品与产成品的投入产出比为2∶1。

(1)应继续加工,这样可多获利14000元(2)应直接出售,这样可多获利10000元。

(3)应直接出售,这样可多获利4250011.某企业生产A产品,每年需要甲零件1000件。

该零件可以自制也可以外购。

目前该企业已具备自制能力,自制甲零件的完全成本为30元,其中: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4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元,固定性制造费用5元。

假定甲零件的外购单价为26元,且自制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要求:(1)计算自制甲零件的单位变动成本;(2)作出自制或外购甲零件的决策;(3)计算节约的成本;(4)若自制生产能力可以对外出租,获租金收入6 000元,计算自制的相关成本;(5)针对(4)作出自制或外购甲零件的决策。

2.解:(1)自制甲零件的单位变动成本=20+4+1=25(元)(2)因为单位变动成本25<外购单价26元,所以应当自制(3)自制比外购节约的成本=(26-25)×1000=1000(元)(4)自制的相关成本=25×1000+6000=31000(元)(5)由于自制的相关成本31000元,而外购的成本是26 000元,外购比自制可以节约成本5000元,所以应当外购。

12. 已知:某企业常年生产需用的某部件,以前一直从市场上采购。

采购量在5000件以下时,单价为8元;达到或超过5000件时,单价为7元。

如果追加投入12000元专属成本,就可以自行制造该部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

要求:用成本无差别点法为企业做出自制或外购A 零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3.解:(1)X <5000件假设自制的固定成本为a 1=12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b 1=5元 外购的固定成本为a 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b 2=8元(4)因为a 1>a 2; b 1<b 2所以符合应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的条件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12000-0)÷(8-5)=4000件X<4000件,应外购4000件≤X<5000件,应自制(2)X ≥5000件假设自制的固定成本为a 1=12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b 1=5元 外购的固定成本为a 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b 2=7元因为a 1>a 2 ;b 1<b 2所以符合应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的条件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12000-0)÷(7-5)=6000件当5000件≤X<6000件,应外购当X ≥6000件,应自制13.某企业每年需用A 零件2000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19000元,其中,固定生产成本为7000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