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 政治社会学导论

第1章 政治社会学导论


四、政治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一)古典阶段
柏拉图:“理想国”、“哲学王”
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中产 阶级

奥古斯丁、阿奎那:神权政治

马基雅维利:实证研究方法;权力与权术, “狮子与狐狸”理论

霍布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全部权 利和权力;君主没有参加契约;主权至高无上, 不可分割,不可转让;人民不能享有任何权力, 反对分权;君主制政体最好。

社会是自我治理的,社会自主团体充当个 人与国家的中介。
国家职能:限于维护安全和司法正义,提 供基础建设


古典马克思主义


与自由主义相同,将国家视为依变项;国 家是(经济)支配阶级进行压迫的工具。 阶级区分的社会并无集体的公共利益。
国家机器是资本的工具,是资本家用来强 化剥削的压制性工具。

三、政治社会学研究的问题

权力和权威的社会性来源,即社会势力怎 样形成政治权力与权威? 政治权威怎样集聚和改变社会中的利益组 合和势力关系?


社会差异与分歧,如何影响个人与团体取 得控制国家组织的权力,来决定政治社群 的集体事务?
不同的利益、价值与认同,如何被转化为 国家的政策?

裸官问题



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与政治权威的合 法性理论
卡尔•马克思


(三)战后阶段 李普塞特:稳定的民主政治是冲突与一致 的平衡。 罗坎、艾森斯塔特、本迪克斯、迪韦尔热、 阿尔蒙德、亨廷顿、伊斯顿、吉登斯、熊 彼特等。

五、政治社会学的研究范式

(一) “范式”的涵义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1、指由一项重大的科学成就所构成的、在 一定时期内规定科学发展方向的指南; 2、包含一种图景、思路与看法的、“形而 上学的假说”;如现代化框架
政治学的五大永恒问题: 公民资格的范围:排他还是包容? 国家职能:活动范围是有限还是无限? 权威来源:政府还是人民? 权威结构:权力集中还是分散? 国家规模和外部关系:何种政治单位与国 际秩序可取?




即如下五方面: 公民权利和义务:平等与否 国家职能范围:多元/一元 合法性:自由/独裁 权力制度化:分散/集中 领土和人口规模:独立/一体国家

目的是要提供不同于多元主义的社会结构 类型,其重心在集团行为和体制的关系, 即用一种结构将公民社会中的组织化利益 联合到国家的决策机构中。
法团主义可以被视为一种对国家和社会间 常规互动体系的概括。




3、研究的共同范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社会中的国家”:主张把国家看成非统 一的组织体系,国家的各个部分“嵌入” 社会的情况都是差异性的,它的中心部分 和边缘部分同社会的各个群体互动,这些 互动有着不同的形态、特质、速度和结果。

狮子型精英典型地表现为有组织地使用压制和胁迫,
但容易变得过分保守、迟钝和脱离群众,因而也需
要从狐狸型精英那里得到帮助,并逐渐渗透、改变
自己。政治变迁其实是一个精英代替另一个精英 (即“精英循环”)。

米歇尔斯:“寡头政治铁律” 每一种组织中都存在着一批保守的统治寡 头,他们居于金字塔权力的顶端。所有正 式组织(包括各种政治组织)的管理原则 都是有悖于民主的多数原则的。政党组织 在取得国家权力之后,便变成更加保守的 力量,专注于维持秩序和稳定,以保证其 对社会的统治。

2、社会唯名论,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否 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概念的客观内 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特殊)才是真实 存在的,而一般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 的东西的名称;个别才是科学的对象,一 般则是逻辑的对象。代表人物:卢梭、洛 克等。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1)人们相 互交往的产物,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合。社 会是由个人所组成的,但它不是单个个人 的堆积或简单相加,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联 系的总合;(2)生产关系是社会的本质和 基础。“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社 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构成为一 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 独特的特征的社会。”

帕累托:所有社会可以分为领导者(精英) 和被领导者。精英分子又可以分成统治分 子和非统治分子。统治精英通过强制和公 众的同意二者之结合来维持其统治。

精英有两类:狐狸型和狮子型。 狐狸型精英,尽管能够通过政治花招赢得普遍称赞, 但在需要时不敢使用暴力,这时将被狮子型精英取 代,因为后者准备采取决定性的行动。
(1)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2)各阶级之 间的斗争;(3)核心是国家政权;(4)科 学与艺术。


(二)社会的涵义
第一,中国古代:古时春秋社日举行迎赛 白帝、祭祀土神的集会。

“礼部奏请千秋休假三日,及村闾社会” (《旧唐书•玄宗上》)


第二,西方历史文化中的“社会”概念。16 世纪以来被广泛使用的市民社会概念的母体。 两大派别:1、社会唯实论或实体论。 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集合,而是客观存 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社会是由各 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 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代表人物:斯 宾塞、杜尔克姆、齐美尔、斯莫尔、帕森斯。

第三,政治对社会的意识形态起着支配作用。 第四,社会决定着政治的发展,政治促进或延缓 社会的发展。 社会是政治中的社会,政治是社会中的政治。 政治---高层政治 社会---基层社会


高层政治复杂多变,基层社会持续稳定
二、政治社会学的理解

(一)政治学中的政治社会学
第一章
政治社会学概述
主讲:申恒胜

一、政治与社会


二、政治社会学的理解
三、政治社会学研究的问题 四、政治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五、政治社会学的研究范式
一、政治与社会

(一)政治的涵义
第一,中国:中国古代“政”与“治”大都 是分开使用。

“政”,主要是指国家权力、制度、法令和 统治者的道德修养、教化以及对国家的政治 管理活动。


(二)政治社会学的研究范式 1、早期:谁拥有权力?谁组织政府? 极权主义:权力高度集中在某一机构。


精英主义: 认为权力主要分布在一个或若干个精英集 团中。 特权统治;


人类被划分为选出的少数和被统治的多数 两部分,而这些人在种族、年龄、性别、 宗教、文化、财富、知识、权力等方面存 在某种差异。

形式强于无
权力代表者对权力的滥用
免职——异地任职——再免职
“歪嘴和尚”念歪经

主要探讨权力集中的国家机器以及社会脉 络中的权力关系。 前者指国家机器如何透过政策执行以贯穿 意志于社会,后者探讨社会中的个人、阶 级团体、与组织如何透过权力结盟以实现 其利益与目的。



2、当代的研究范式
奥菲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向,关注点不是 阶级斗争,而是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吸收社 会冲突的能力。

新制度主义,研究问题主要集中在制度的 性质、制度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竭力引 导人们观察制度如何形构社会行动,制度 在行动者间如何分配权力,它怎样塑造个 人的决策过程和结果?

法团主义
(二)近代阶段

精英统治论的创始人:莫斯卡、帕累托、米歇尔斯
莫斯卡《统治阶级》:在所有社会中都有两个阶级: 一个是统治阶级,一个是被统治阶级。前一个阶级 总是人数较少,行使所有社会职能,垄断权力并且 享受权力带来的利益。而另一个阶级,也就是人数 更多的阶级,被第一个阶级以多少是合法的、又多 少是专断和强暴的方式所领导和控制。被统治阶级 至少在表面上要供应给第一个阶级物质生活资料和 维持政治组织必需的资金。

西方:市民社会发育与民族国家的建立, 核心假定是权利、边界和交换问题。 预设的前提是双方具有各自自主的正当性 权利,从而建立起一种相互对应的关系结 构。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中国: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建设不同步;


传统的两套整合系统:官治与民治
差序格局;整体观;天人合一

多元主义
假定权力分布是分散的、非单一集团控制。
社会集团之间通过不断竞争和妥协来获得对 国家的控制权,但谁也不能垄断国家权力。 国家被认为是独立于市民社会之外的政治组 织,是实现社会利益和社会秩序的工具。

2、国家职能如何? 古典自由主义 个人自我发展,在追求私利的同时,也同 时成就了社会的集体利益(斯密)。

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是生而自由的, 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公益”与 “众意”;人民主权,不能被代表,人民 直接行使权力。

洛克:《政府论》,生命、自由、财产权 不可转让;君主也是契约的参加者;“政 府解体”理论;三权:立法权、执行权和 对外权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学 说;美国政治制度的架构
“治”,有时指一种行为;有时指一种与动 荡相对的安定和谐的状态。

第二,西方政治观

从一开始就指向在城邦公民的参与下所进行的统 治和管理活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城邦:古代城市国家,通常由一个中心城市和其 周围的村镇构成。

近代以后,西方对政治概念的解释主要有:


(1)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马基雅维利:“政治是夺取权力、掌握权力的必 要方法的总和” 韦伯:“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 的分配。”

托克维尔的民主理论 民主就是公民参与政治,公民政治权利平等, 法律面前平等;发展地方自治与地方民主, 发展地方社团,使社团成为抗衡国家权力的 力量。 “革命爆发的时间并不是苛政最为严厉的时 期,而是在暴政走向温和的时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