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山地质工作总结

矿山地质工作总结

矿山地质工作总结篇一:矿山地质专业技术工作小结个人专业技术工作小结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四队肖凯本人XX年7月本科毕业于中北大学,之后进入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四队并被分配至下属的金丰矿业有限公司从事矿井地质工作。

现对一年以来个人在专业技术工作方面进行一个小结。

XX年7月进入本单位后,本人一直在矿山从事矿井地质工作。

一年以来,我始终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地质技术员为要求,努力钻研专业技术,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工作实际,使自己在工作中不断地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完成了从刚毕业的大学生向一个真正合格的技术人员的转变。

工作期间我主动向领导及同事请教地质和采矿方面的知识,努力使采矿和地质相结合,使自己成为适合矿山工作的地质人员。

我从事的矿井地质和井下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方面:负责有关地质技术的组织管理工作:经常深入井下现场收集勘探和采掘工作面的地质资料,掌握井下地质情况,汇编原始地质编录和钻孔编录,对井下编录资料进行整理,及时汇报各种相关地质情况;面向生产深入现场调查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

过去的一年,作为一名地质技术员,我按照生产的需要很好地完成了以下各项具体工作:1、生产探矿:过去的一年中,在地质探矿的基础上为满足开采和继续开拓延伸的需要,为进一步探明矿体特征以及储量升级所开掘各种坑探工程和钻探工程。

为矿山的开采和指导施工提供详细的地质依据。

通过生产探矿的设计,原始编录、综合编录、取样等一系列的工作,曾提交了60中段12-20线、20中段8-16线,-20中段34-36线等生产探矿资料。

2、储量核实:考察整个矿区,运用AutoCAD、MAPGIS 等软件负责了储量核实工作,并且参与了储量核实报告的编写。

在整个考察及储量报告的编写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3、深部及外围探矿:进一步探明边部、深部的小矿体,配合工程师加强外围探矿。

为满足矿山的生产和发展的需求,不断扩大地质储量。

4、根据已有的资料,确定勘探类型及勘探网度,总结以往矿床勘探成果和探采对比的基础上,运用典型矿床经验,根据矿床的规模大小、形态的复杂程度、厚度变化的稳定程度、构造的复杂程度和矿石中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等地质因素,对矿体勘探的难易程度进行划分。

确定合理的勘探类型及勘探网度,能正确地布置地质勘探工程,达到有效的矿产储量,满足矿山开采设计的需要。

为矿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地质依据。

5、控制贫化:防止盲目开拓造成矿产资源的损失,加强放矿管理;准确控制矿体空间分布与矿石质量变化规律,监督各采场出矿的矿石质量和品位,及时掌握生产采掘计划执行情况及采场质量动态,严格控制矿石中的废石混入,使矿石损失和贫化指标控制在预定水平。

6,加强井下施工管理和安全管理,监督井下施工人员按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杜绝违章、违规操作。

对各个作业面源头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安排人员进行排除,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保障生产安全持续稳定进行。

十一五期间,我单位迎来一个历史机遇期,我将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与单位同进步,共发展,为单位的更加辉煌的明天努力奋斗!篇二:矿山地质总结矿山地质章节答案1地球概况与地质作用地球概况1、根据高程和起伏变化,陆地可分为哪六种类型?答: ①山地:是指海拔高程在500m以上的低山、1000m 以上的中山和3500m以上的高山的总称。

②丘陵:地表起伏数十米(最大不超过200米)的低缓地形。

③平原:地势宽广平坦或略具有起伏的地带。

相对高差不超过数十米。

④高原:表面比较平坦,海拔高程大于600米的宽广地区,如青藏高原⑤盆地:四周是高原或山地,中央低平的地区,如柴达木盆地。

⑥洼地:陆地上某些高程低于海平面的低洼地区。

⑦大陆裂谷:宏伟的线状洼地,如东非裂谷,是地壳上拉张的结果,呈“之”字形。

2、海底地形划分为哪三个单元?答:①大陆边缘②大洋盆地③洋中脊3、地球内部的压力主要是什么压力?答:压力:主要指静压力,即由上覆岩石的重量所产生的压力,随深度增加压力不断增加;4、何谓地球的重力?什么叫重力异常?如何利用重力异常进行勘探?答:重力:地心对地面物质引力和地球自转离心力的合力。

具有随纬度增高而增加的规律。

重力异常--实测重力值与正常重力值(理论上的)之差。

5、地温分为哪几个带?什么叫地热增温率?答:①变温层:自地表向下约30米,受太阳辐射热的影响。

②恒温带:此带深度大约在地下30米处。

既变温层的下界。

③增温带:在恒温层以下,温度随深度而逐渐增加。

地热增温率:深度每增加100米,所升高的温度6、地磁三要素的含义是什么?答: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7、地球内圈层进一步划分的依据是什么?答:地震波8、莫霍面、古登堡面的含义?答:莫霍面:陆地下33KM,纵波横波加速.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古登堡面:地下2900KM,纵波减速,横波消失.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9、地球分哪几个圈层?其内、外圈层各包括哪几个圈层?答外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内圈----------(地壳地幔地核)10、地壳分为哪几层?其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答: 1、上层为花岗岩层(硅铝层) 2、下层为玄武岩层(硅镁层)11、地壳厚度的一般规律是什么?答:大陆所在的地方较厚,海洋所在的地方较薄,地壳平均厚度33km。

地质作用1、地质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作用的概念及分类。

答:①地质作用:由地球自然动力使地壳、岩石圈、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自然作用。

分类:根据地质作用所进行的场所及能量来源的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②变质作用:指原岩基本上在固态下,主要由内动力的作用使其变成另一种新岩石的过程。

分类: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气液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③岩浆作用:岩浆的形成、运移、对流、演化、冷却直至最后冷凝成岩的全过程。

分类: 喷出作用侵入作用2、地壳运动有哪两种形式?答:水平运动水平运动3、影响变质作用有哪些因素?答:化学活动性流体温度压力4、变质作用的类型(理解)。

答: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气液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5、河流侵蚀作用的方式和方向?答:方式:冲蚀作用水流对河床的冲刷破坏作用。

溶蚀作用水流对河床岩石的溶解破坏磨蚀作用河流携带的泥沙、砾石对河床进行的摩擦破坏。

方向:下蚀作用河水挟带的碎屑物质对河床底部产生破坏,使河谷加深的过程。

侧蚀作用河水以自身的动力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或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6、沉积岩形成经过哪些阶段(按序列)?答: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7、风化作用的产物?成岩石作用的主要方式?答:产物:碎屑物质溶解物质难溶物质风化壳方式:压实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新矿物生长8、变质作用、岩浆作用及外力地质作用形成过程的差异?①变质作用是岩石在风化带以下,受温度、压力和流体物质的影响,在固态下转变成新的岩石的作用。

岩石变质后,其原有构造、矿物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可完全改变原岩特征。

②岩浆作用是岩浆从形成、运动直到冷凝成岩的全过程。

岩浆是地下岩石的高温(800~1200℃)熔融体。

它不连续地发源于地幔顶部或地壳深部。

岩浆形成后循软弱带从深部向浅部运动,在运动中随温度、压力的降低,本身也发生变化,并与周围岩石相互作用。

③外力地质作用是因地球外部能产生的,它主要发生在地表或地表附近。

外力地质作用几乎都有重力能参与。

外力地质作用使地表形态和地壳岩石组成发生变化。

可分成河流的地质作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和海洋的地质作用等。

外力地质作用按照其发生的序列还可分成风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硬结成岩作用。

9、名词解释:地震震级及烈度、岩墙和岩床、铁帽、风化壳、答:地震震级——对地震能量大小的相对量度;地震烈度——地震对地面和建造物的破坏程度岩床:岩浆顺岩层层面侵入而形成的板状侵入体岩墙:直立或近于直立的岩脉—铁帽: 富集在地表氧化带顶部的褐铁矿因成红褐色,称为铁帽风化壳:陆地的地表基岩之上形成的一层不连续薄壳(层)2矿物与岩石1解释名词:克拉克值、矿物。

答:①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差别很大,把地壳中化学元素平均质量分数称为克拉克值②矿物是由各种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结晶态的单质或化合物。

具有相对确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固定的内部结构、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相对稳定,是岩石和矿石的基本组成单位。

2、矿物的肉眼鉴别方法有哪几种?(即矿物的主要性质)如何区分石英、斜长石、方解石和白云母四种矿物?答:(一)矿物的形态:结晶习性a. 单体形态1)向伸长型—柱状、针状、纤维状、放射状集合体。

2)向延展型——呈片状、板状晶形3)向等长型——呈粒状或等轴状晶形b.集合体的形态a、粒状集合体b、片状集合体 c、柱状集合体(二)矿物的光学性质:①物的颜色,通常可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3种②矿物的条痕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擦划所留下的粉末的颜色③矿物的透明度透明——透过决大部分,石英,方解石,萤石半透明——部分,闪锌矿,雄黄、锡石不透明——基本不能,自然金、石墨、黄铁矿④矿物的光泽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三)矿物的力学性质:①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的能力②解理矿物晶体受应力作用而超过弹性限度时,沿一定结晶学方向破裂成一系列光滑平面的固有特性③断口是指矿物晶体受力后将沿任意方向破裂而形成各种不平整的断面3、岩浆、岩浆岩的概念,火成岩的产状类型?答:①岩浆: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黏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它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②岩浆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

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产生的高温炽热、粘稠、含有挥发分的硅酸盐熔融体。

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③主要指火成岩岩体的形态,大小及其与围岩接触关系的总和。

可分为喷出岩产状和侵入岩产状。

类型:橄榄岩、辉长岩、玄武岩、闪长石、安山岩、正长岩、花岗岩、流纹岩4、沉积岩及其构造特征?答:定义:暴露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遭受各种外力的破坏,破坏产物在原地或者经过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特征:1.沉积岩的化学成分:铁的含量沉积岩中铁的含量与火成岩中铁的含量相近Na2O与K2O的总量沉积岩低于火成岩K2O与Na2O的含量沉积岩中K2O的含量大于Na2OH2O 、CO2 和有机物质含量沉积岩比火成岩多2.沉积岩中的矿物成分a沉积岩火成岩成分的比较(书上92页)b沉积岩矿物成分按成因分类陆源碎屑矿物自生矿物次生矿物3.沉积岩组成:a.结构碎屑结构和非碎屑结构b构造5、碎屑岩按颗粒大小分为哪几种?答:沉积岩块、沉火山脚烁岩、沉凝灰岩、6、区分石英砂岩与长石砂岩、泥岩与页岩、石灰岩和白云岩?答:①石英岩:有石英砂岩经过接触变质作用或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