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动机常见故障形式和处理方法

电动机常见故障形式和处理方法

1 电动机常见故障形式和处理方法
1、电机在运行中发生各种各样故障,造成故障也是复杂,有电气、
机械,所以对于故障电动机通过许多方面分析才能找到故障原因,
不但仔细检查电动机本身可能产生故障,还要检查所带负载、辅助
设备,以及供电线路上的故障,如电动机绝缘电阻低,有供电线路(母线或引线)受潮,断开外接线路,单独测试电机。

2、电动机在潮气环境中闲置,潮气会使电机铁芯和绕组绝缘表面
受潮,凝结成水雾,使电动机绝缘电阻降低,再次使用可能绝缘击穿。

⑴短期闲置在电机通入电流,靠铜耗加热绕组,使电动机铁芯
绕组比环境温度高5℃以上,绕组绝缘不会受潮,一般选用5%~10%左右的额定电流,小电机选用30V左右电压。

有些电机自带加热装置。

⑵放入烘炉干燥,节省电能。

常见故障:
1、电机空载或负载时,电流表指针不稳摆动。

⑴绕线式电机一相电刷接触不良。

⑵绕线式电动机集电环短路装置
接触不良。

⑶笼型转子开焊或断条。

⑷绕线式转子一相断路。

2、电机起动困难,加额定负载后,电机转速比nN低。

⑴电压过低。

⑵△接误接Y型。

⑶笼型转子开焊或断条。

⑷绕线
转子电刷或起动电机阻间接触不良。

⑸定、转子局部线圈接错或接反。

⑹绕线转子一相断路,电刷与集电环接触不良。

3、三相空载电流均平衡,但曾通增大。

⑴重绕时,线圈匝数不够。

⑵Y型误接△型。

⑶电压过高。

⑷电机装配不当(如装反,定转子铁芯未对齐,端盖螺丝固定不均
端盖偏斜或松动。

⑸气隙不均或增大。

⑹拆线,使铁芯过热灼损。

4、轴承发热。

⑴润滑脂过多或过少(要求油脂填充至轴承室容积1/2~1/3。

⑵油质不好,含有杂质。

⑶轴承与轴颈或端盖配合过松或过紧。

⑷轴承内盖偏心与轴相差。

⑸电机两端端盖或轴承盖未装平。

⑹轴承有故障。

⑺电动机关与传动机构联接偏心或传动皮带过紧。

电动机三相电流不平衡。

指三相电流相差超过10%。

其任何一相与平均值的偏差不得大于平均值10%。

5 电动机三相电流不平衡
⑴三相电压不平衡。

⑵电动机绕组匝间短路。

⑶绕组断路,并联
支路断路。

⑷定子绕组线圈接反。

⑸电机三相绕组匝数不相等。

用万用表或电桥测三相电阻。

三相电阻电大差值不得超过三相电阻平均值3%。

电动机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允许值为-5%~+10%
电动机的三相电流不平衡相差 10%。

怎样根据三相电机绕组烧损症状判别故障
1、电机端部的1/3或2/3极相组烧黑或变为深棕色,其余一相或两
相烧组完好或稍微烧焦,由于单相原因。

2、线圈端部有几匝,一卷或一相烧组烧焦,而短路以外本相或其他
二相线圈较好,由于匝间短路。

⑴导线本身绝缘受损或绝缘套管没
有处理好,电机质量或端部碰伤。

3、短路处熔断很多导线或附近有很多熔化铜屑,而其他线圈和另一
端部没有烧焦现象,相间短路。

原因:端部相间绝缘处理有问题,组间联线套管处理不妥。

⑵电机受热或受潮,绝缘性能下降,导致
击穿。

4、槽底或槽口有明显烧伤现象。

⑴制造质量差。

⑵定、转子同芯度差,定、转子相擦产生高温,烧
焦槽绝缘而接地。

⑶高温或受潮。

⑷槽绝缘老化。

5、三相绕组全部均匀焦黑。

⑴电压太低。

⑵轴承损坏,负荷重,起动时间过长。

1、铁心表面擦伤(扫膛)的修理。

故障现象:铁心表面被擦伤,由于定转子铁心相擦,增加摩擦力,
相当于电动机过载,电机会呈现电流摆动和增大,伴有响声和振动,电机擦伤部位因高温引起槽锲烧焦,发出绝缘焦味,当电机停机后,再转动转子,感到费劲、不灵活。

主要原因:⑴轴承磨损,转轴弯曲,电机振动。

⑵装配工艺不当,气隙不均,零部件加工精度不够。

⑶电机内部落入异物。

故障判别:⑴定子圆周上均有擦伤,转子局部擦伤。

转子轴弯曲,铁芯松动,转子铁芯局部变形。

⑵定子局部擦伤,转子圆周均的
擦伤。

定子铁芯偏心、变形或端盖与机座配合松动。

使子下沉,气
隙不均而造成。

⑶转子两端有两道擦伤,而定子铁芯前后端有两
块相反部位擦伤。

转子磨损严重,间隙增大,负载后,转轴受力使
转子轴线倾斜,
另外,电动机前后端盖与机座之间有轴向间隙,是装配不当造成。

电动机规范拆卸注意事项
一拆卸联接件: 1、先将电机与机械设备联接的联接件(联轴器
或皮带轮)固定螺丝或键、定位销松开。

2、采用拆卸工具将联接
件拆下:⑴各拉杆间距离和长度完全相等,钩爪平直钩住连接件
的轮缘两钩爪受力一致。

⑵防止拆卸时产生偏斜,要使主螺杆与
联轴中心线一致。

⑶开始拆卸时动作要平稳、均匀,保持钩爪平衡,逐渐加力⑷不允许用大锤直接打击联接件的轮缘。

⑸配合面生锈
联接件,事先涂上煤油,待10~30min再拆卸。

⑹加热拆卸法:
①将拆卸工具架设好,螺杆扭紧到一定程度,用石棉布将轴包住,
以加大联接件与轴之间温差,快速均匀加热连接件,当温度达到250℃。

对于齿轮传动件,不可直接加热齿部,以防齿轮退火。


吊装或移开电动机时,记录电机地脚下面垫片厚度和数量。

二拆卸端盖: 1、拆卸前,详细检查所有紧固零件是否齐全和
记录损伤,主要防装配时紧固零件遗落电机内部。

2、拆下小零件
应存放零件箱内,并且每相零件按原样装配好一起保存好,便于装配,节省找零件时间(真空泵)。

3、拆端盖之前,要在机座两侧
端盖与机座配合缝上打上不同标志再拧出端盖螺丝,并用顶丝将端
盖从定子机座止口中均匀顶出。

无顶丝孔,当止口配合较松,可将
扁凿插入端盖与机座配合缝隙内,用手锤沿端盖圆周均匀敲打,或
用撬棍出。

以防打碎端盖的“突耳”或碰伤止口配合面。

4、绕线式,先拆前端盖,后拆后端盖,因前端盖装有电刷装置。

5、对于
负载侧为滚柱轴承电机,应先拆卸非负载端。

三拆卸轴承:
1、由于拆卸轴承过程会磨损配合表面,降低配合强度,所以不应轻
易拆卸轴承,下列情况下:⑴修理或更换有故障轴承。

⑵轴承正
常磨损已超过使用寿命。

⑶更换其他零部件必须拆卸轴承。

⑷轴
承安装不良,需返工重新装配。

拆卸注意:⑴拆卸轴承时,从轴上拆轴承,应使内圈均匀受力。

从轴承室拆下轴承时,应使轴承外圈均匀受力。

⑵拆卸工具架设,各位杆长度相等,钩爪要平直钩住轴承内圈,主螺杆应与转轴中心
线重合。

⑶拧紧主螺杆,用力要均匀,动作要平稳,不可使劲猛拉。

相关主题